灰眶雀鹛(学名:Alcippe morrisonia),是
画眉科、
雀鹛属的鸟类。
形态特征
灰眶雀鹛额、头顶、枕、颊和耳羽颈侧灰褐色;背、腰为橄榄褐色;尾上覆羽逐渐转棕褐色;眼先灰褐眼周灰白色;颊比头顶稍淡;颏、喉浅灰褐色;胸灰白染草黄;腹侧和两胁为草黄色,腹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色;肩羽、小覆羽、内侧飞羽和各飞羽外翈同背色,内翈黑褐,但内翈缘色较淡;第2-6枚初级飞羽具切迹:飞羽式为4>5>6≥3>7>8>9>10;第2初级飞羽等于次内侧飞羽;第1枚初级飞羽短于最内侧飞羽。尾羽12枚,中央尾羽橄榄褐。其余尾羽外翈暗橄榄褐色,内翈更暗;中央尾羽具不明显的暗色横隐纹;各尾羽末端羽轴尖出。
灰眶雀鹛嘴黑褐色,嘴峰稍曲,上喙末端略钩,具缺刻,鼻须嘴须均发达。跗蹠前缘,被盾状鳞,跗蹠趾角褐色,爪稍淡。
大小量度:体重♂15-18克,♀16-19克;体长♂122-143毫米,♀122-140毫米;嘴峰♂10-12毫米,♀10-12毫米;翅♂58-66毫米,♀61-68毫米;♂55-65毫米,♀53-65毫米;跗蹠♂20-24毫米,♀20-23毫米(湖北亚种)。
栖息环境
灰眶雀鹛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森林和灌丛中,在原始林、
次生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和
针叶林以及林缘灌丛、竹丛、稀树草坡等各类森林中均有分布,在油茶林、
竹林、果园等经济林以及农田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灌丛内都见有活动,是雀鹛属鸟类在中国分布最广的一种。
生活习性
灰眶雀鹛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
苔藓、植物叶、芽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各类主要有甲虫、毛虫、鞘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膜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蜻蜓目昆虫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榕果、
浆果、
草莓、
花蕊、
苔藓、悬钩子、果实、杂草种子、叶芽等,偶尔也吃少量谷粒等农作物。
灰眶雀鹛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常成5-7只至10余只的小群,有时亦见与其他小鸟混群,频繁地在树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有时也沿粗的树枝或在地上奔跑捕食。常常发出“唧、唧、唧、唧” 的单调叫声。常与其他种类混合于“鸟潮”中,大胆围攻小型鸮类及其他猛禽。
分布范围
灰眶雀鹛在中国以内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其以南各省区,往北达
陕西南部和
甘肃南部,往东至
浙江和
福建沿海,南达
广东、
香港、
广西、
台湾和
海南岛,往西至
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灰眶雀鹛在中国以外分布于
缅甸、
老挝、
越南、
柬埔寨。
繁殖方式
灰眶雀鹛的繁殖期在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近地面的枝杈上,巢距地高0.2-2米。巢呈深杯状,主要由草叶、草茎和草根等材料构成,有时还有树叶和苔藓掺杂在一起。巢的大小为外径8.3厘米,内径4.5厘米,巢高6.3厘米,深4.6厘米。每窝产卵2-4枚,卵白色、密被有淡棕黄色斑点,卵为梨形,大小平均为19.6毫米×15毫米。在台湾发现一巢筑于离地约2米的树上,巢呈碗状,主要由树叶、树皮、草叶、苔藓和芒草茎等材料构成,巢的大小为口径6厘米,巢高7厘米,深4厘米,窝卵数3-4枚,卵乳白色、被紫红色斑点,以钝端较多,卵的大小为20毫米×15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灰眶雀鹛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灰眶雀鹛有一个非常大的分布范围,种群趋势尚不清楚,种群规模没有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