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竹
禾本科刚竹属植物
灰竹(Phyllostachys nuda McClure)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或灌木状竹类植物。地下茎为单轴散生,竿高可达9米,节处常为暗紫色,节下方有暗紫色晕斑,无毛,竿壁厚,竿环强烈隆起,高于稍隆起的箨环。箨舌黄绿色,狭而高,顶端截形,边缘生短纤毛;箨片绿色,无叶耳及鞘口繸毛;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花枝呈穗状,边缘生柔毛,无叶耳及鞘口繸毛,狭披针形;小穗轴最后延伸成针状,外稃通常无毛;柱头羽毛状。4-5月出笋,5月开花。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状竹类。地下茎为单轴散生,竿高6-9米,粗2-4厘米,劲直或常于基部呈“之”字形曲折,幼竿深绿色,被白粉,节处常为暗紫色,节下方有暗紫色晕斑,无毛,老竿灰绿色至灰白色;节间长达30厘米,有纵肋,竿壁厚,为竿粗的1/2-1/3;竿环强烈隆起,高于稍隆起的箨环。箨鞘背面为淡绿紫色或淡红褐色,具紫色纵脉纹和紫褐色斑块,尤以捧鞘的上部为常见,被白粉,因脉间有微疣基刺毛而微粗糙;无箨耳及鞘口繸毛;箨舌黄绿色,狭而高,其高约4毫米,顶端截形,边缘生短纤毛;箨片绿色,另有紫色纵脉纹,狭三角形至带状,外翻,幼时微皱曲,以后平直。末级小枝具2-4叶,无叶耳及鞘口繸毛;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长8-16厘米。
花枝呈穗状,长5-9厘米,基部有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7片,边缘生柔毛,无叶耳及鞘口繸毛,缩小叶小,卵状披针形至锥状,每苞腋有2或3枚假小穗,基部的1或2片佛焰苞常不孕而早落。小穗含1或2朵小花,长2.7-3.5厘米,狭披针形;小穗轴最后延伸成针状,节间密生短柔毛;颖不存在或为1片;外稃长2.5-3厘米,无毛或仅边缘疏生短柔毛;内稃长2-2.5厘米,通常无毛;鳞被3,长约4毫米;花药长约1厘米;柱头2或3,羽毛状。笋期4-5月,花期5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及湖南。1908年由中国浙江余杭县塘栖引入美国栽培。灰竹是较耐旱、耐寒、耐瘠薄的山地竹种。
栽培技术
抚育:可通过抚育,清除杂草,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强透气性,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给地下竹鞭、孕笋、长竹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空间环境。抚育分劈抚与垦抚,依据坡度大小,立地条件好坏确定抚育方式。坡度大于25°、土壤瘠薄的进行劈抚;坡度小于25°、立地条件较好的进行垦抚。垦抚时间结合施肥浇水在覆盖之前进行。
施肥:施肥是给竹子增加营养、调理性能、增添活力、提高产量、保证品质的主要举措之一。依据竹子生长特性,施肥时间宜选10月底至11月份,在覆盖之前与垦抚结合起来同步进行。若能在笋期结束后,施1次“产后肥”,效果会更好。
浇水与修剪:8-9月是笋芽分化期,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容易干旱缺水,需要浇水;12月中旬,竹笋出土之前也需要大量的水分,而此时又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所以需要适时浇水,浇水之后立即覆盖。修剪时间结合覆盖进行,剪去病虫及过密枝叶,剪下枝叶除病虫外用于覆盖。
覆盖:覆盖是获得竹笋丰产稳产可持续性经营的关键举措。覆盖竹林与不覆盖竹林,在出笋时间、笋产量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覆盖竹林,日均地温可增加4℃以上,出笋时间提前12-32天,667平方米产量可提高12.5-75千克,667平方米产值增加233.1-507.5元。同时,覆盖竹林的笋健美粗壮,大小均匀。不同覆盖材料,覆盖效果也不同,以竹叶覆盖为最好,砻糠麦壳覆盖其次。
病虫防治
为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必须禁施农药,病虫害防治关键是预防。其主要措施主要有:加强科学营林培管,保持合理的竹林密度和竹龄结构,促进竹林健壮生长,提高其抗性能力,营林中一旦发现病虫害危害及时清理病竹、笋,严重者应连竹带鞭挖除焚毁;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保护天敌,利用鸟、蜘蛛、螳螂等天敌消灭害虫;人工除卵和捕杀成虫。
主要价值
笋质优良,壳薄肉厚,俗称“石笋”,是加工天目笋干的主要原料;竿节甚突起,不易劈篾,但壁厚坚实,多作竹器柱脚,也作柄材使用。
参考资料
灰竹.中国自然标本馆.
灰竹.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3 16: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