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学名:Pyrrhula spp.)是燕雀科灰雀属鸟类。共有8种。和麻雀差不多大,体型很厚,上面是蓝灰色的,有黑色的头部、下巴、翅膀和尾巴,白色的尾部和翅膀上的条纹。雄性有红色的胸部或脸颊。嘴短厚而宽,基部的宽度比暴露的嘴峰长度为长或相等,翅较长,尾为微叉形,尾较翅为短,跗蹠较中趾连爪为短。两性颜色不同。
动物学史
灰雀学名是Pyrrhula源自希腊词,意思是红色,这是对鸟红色胸部的恰当描述。林奈于1758年首次描述了红腹灰雀(Pyrrhula pyrrhula)。
形态特征
灰雀和麻雀差不多大,体型很厚,上面是蓝灰色的,有黑色的头部、下巴、翅膀和尾巴,白色的尾部和翅膀上的条纹。雄性有红色的胸部或脸颊。嘴短厚而宽,基部的宽度比暴露的嘴峰长度为长或相等,翅较长,第1枚初级飞羽大约和第6枚相等,第2枚到第5枚约相等而且最长,尾为微叉形,尾较翅为短,
跗蹠较中趾连爪为短。两性颜色不同。
栖息环境
红腹灰雀栖息于针叶林、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混杂有稀疏桦木而林下植物茂密的森林中,冬季多在低山和山脚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杨桦林和林缘疏林灌丛地带,有时也出现于人工林、果园和城市公园。褐灰雀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和林缘及杜鹃灌丛,栖息地海拔高度在西藏为2000米左右的针阔叶混交林,在云南高黎贡山多见在1500米以上的阔叶林中,在云南玉龙山则见于3700-4000米高处。灰头灰雀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及裸岩等各种生境中,尤其常见于山顶、高山树冠上,但不到灌丛中。红头灰雀为高山鸟类,夏季多栖息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和河谷中,如珠穆朗玛峰的甘马藏布河谷和卡达河谷,甚至更高。冬季下降至低山处。多成对或结小群活动于针叶林区,喜栖于郁密林深处,特别是松、杉林中,也到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灰雀分布于冰岛、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英国、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瑞士、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蒙古、朝鲜、日本、伊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宁夏、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西藏、云南、台湾。
生活习性
集群
灰雀在冬天广泛漫游。灰头灰雀喜结群活动,一般为10-20只,而不集成大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也见有单独生活的。红腹灰雀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3-5只的小群。
叫声
灰雀歌声吱吱作响,哭泣是旋律优美的悲伤口哨“fuyu”。灰头灰的叫声是一种典型徐缓的、像灰雀一样柔和的“soo-ee”或“poo-ee”的旋律,经常重复或是一种三拍节的哨声。红腹灰雀性较安静,较少鸣叫,成群在树冠间飞来飞去,每次飞翔距离不远,飞翔时轻盈无声。叫声是一种柔和的单调的笛声,音似“teu”、“deu”或“deu-deu”。红头灰雀性驯顺,不大畏人。平时叫声是一种柔和、哀伤的哨声,音似“pew-pew”,如不细分,非常像红交嘴雀的叫声。鸣声动听音似“cherinperi”或“terp-terp-tee”。
食性
灰雀以浆果为食,吃掉浆果的种子,并丢弃果实的果肉。红头灰雀食物主要是植物种子,如松、杉种子和荨蔴种子等,也有些浆果,有时也吃蜘蛛等动物性食物。红腹灰雀多在树枝和林下幼树与灌丛中、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在树上能灵巧的在枝间攀缘,并能将自己背朝下的悬垂在细枝端啄食。在地上活动也很敏捷,能迅速地短步跳跃前进。
生长繁殖
筑巢
灰雀在森林的树上筑巢,主要是针叶树。红头灰雀繁殖期较晚,8月中旬才采到其卵。巢均营在海拔3000-4000m地区的灌木上,巢外壁由细枝编成,内垫较厚的苔藓,并衬以植物须根。
产卵
一窝中有4-6个带有红色斑点的蓝色的卵。红头灰雀每窝产卵3-4枚,卵呈淡蓝色,具红褐或紫褐色点斑,并有紫粉色和淡灰色斑痕,这些点斑多集中于钝端而成环状,有的卵点斑却分散而不密集。卵的大小,平均约为20.8毫米×14.7毫米。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保护现状
7种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圣米格尔红腹灰雀为易危(VU),其他均为无危(LC)。
参考资料
Pyrrhula.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