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井镇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下辖镇
灵井镇,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地处建安区西部,东与河街乡接壤,南接椹涧乡,西与禹州市褚河街道相连,北邻桂村乡。区域面积70.5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68224人。
历史沿革
明、清至民国元年(1912年),分属逮村保、由郭保、兴源保、土城保、灵井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分属灵井镇、泉店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灵井镇、泉店镇合并为灵泉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解放,属许昌县灵井区。
1949年,分属七区(灵井区)、八区(根涧区)。
1958年,成立灵井公社。
1961年,恢复灵井区。
1965年,复称灵井公社。
1966年,改名红旗公社。
1968年,恢复原名。
1984年,公社改为乡。
2001年,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灵井镇辖灵南、灵北、湾鲁、李井、史堂、小庄杨、岗王、陈庄、郭店、寨杨、霍庄、小宫、泉店、大前王、纸张、韦庄、郝庄、易刘、兴源铺、杨堂、曹王、贠庄、大郑、李庄、刘庄、大慕庄、小慕庄、老关赵、韩庄2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灵井镇下辖10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灵南北大街与东大街交叉口西北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灵井镇地处建安区西部,东与河街乡接壤,南接椹涧乡,西与禹州市褚河街道相连,北邻桂村乡。区域面积70.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灵井镇地处浅山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北部、西北部有灵岗、狼岔岗等岗地,占镇域总面积的45%;西部为嵩山余脉,东部为黄淮冲积平原。境内最高点位于小宫村,海拔118.16米;最低点位于前庙村,海拔96米。
水文
灵井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67平方米。白沙东干渠横贯全境,自泉店西入境至韩庄东出境,境内长13.1千米。
自然资源
灵井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磁铁矿等。探明煤炭储量1.5亿吨,可采储量为0.9亿吨,目前有开发公司1家,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配备有生产能力90万吨的洗煤厂。
人口
2011年末,灵井镇辖区总人口59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000人,城镇化率40%;另有流动人口500人。总人口中,男性29500人,占50%;女性29500人,占50%。14岁以下18500人,占31.3%; 15~64岁32500人,占55.2%;65岁以上8000人,占13.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5400人,占93.9%;回族3600人,占6.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0.5‰,人口自然增长率0.7‰。
2017年,灵井镇常住人口56291人。
截至2018年末,灵井镇户籍人口6822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灵井镇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1985万元,实际完成5462万元,较上年净增收1863万元。工商税收完成5366.1万元。其中国税完成2984.1万元,地税完成2382万元,农业税完成24万元,其他收入完成71.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925.8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2018年,灵井镇有工业企业96个,其中规模以上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28个。
农业
灵井镇有农业耕地总面积6.9万亩,人均1.2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4%。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27167吨;大豆种植面积7410亩,产量1103吨;玉米种植面积4.9万亩,产量21423吨。经济作物以油料作物为主。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7230亩,产量1814吨;油菜种植面积0.5万亩,产量689吨。
灵井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存栏34618头,出栏65748头;肉牛存栏12007头,出栏2188头;羊存栏22821只,出栏22136只;家禽存栏256015羽,上年家禽457384羽。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4500万元。2011年末,林木覆盖率14%;小杂果62亩,每亩产值1.2万元。2011年,农业机械8000余(台)辆。
工业
灵井镇工业已形成以档发加工与煤炭开采、精深加工、运销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职工5000余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8%。
商业
2011年末,灵井镇有商业网点26个,包括营业面积4500平方米的灵井时代广场、营业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永胜量贩等大型零售企业。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有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2011年,出口总额29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主要产品涉及假发、原煤、精煤、商用混凝土等。
金融
2011年末,灵井镇有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许昌县信用社等开设的金融网点5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各项贷款余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3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灵井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800余人,专任教师74人;小学10所,在校生6500人,专任教师3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650人,专任教师1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灵井一中,是镇域内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面积4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含小学部)。有教职工103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3名,许昌市名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15名,县级骨干教师20多名;副高级教师6名,一级教师51名。
2011年,灵井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灵井镇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9个。各类图书室33个,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藏书5.1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30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兴源铺村兴元春民间剧团,业余演员30人,年演出20余场次;郭店文艺演出团有专兼职演员20余人,年演出120余场次,演出收入60万元。
2011年末,灵井镇有学校体育场11个,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2011年末,灵井镇有灵井广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0.3万户,入户率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灵井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公立卫生机构床位7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专业卫生人员125名,其中执业医生90人,注册护士2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1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0000人次,住院手术260台次,出院病人1190人次。
2011年,灵井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8%,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6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灵井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户,人数15人;医疗救助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60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350户,240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42人。有敬老院2家,床位110张。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8500人,参保率95%。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灵井镇有邮政所2个,代办所30个,投递单程总长度90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30个,固定电话用户0.5万户,电话普及率30%,移动电话用户1.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
2011年末,灵井镇镇区有自来水厂2座,深水井3眼,年供水30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有管道1.2万米。
2011年末,灵井镇镇区有变电站1个,2000年建成,供电量2400千瓦时。
2011年末,灵井镇镇区有花坛50个,绿化面积650平方米。
交通
灵井镇境内有永登高速公路过境,双向4车道,向东通往商丘永城市涡北镇,向西通往郑州登封市唐庄乡,有郭店高速服务区。237省道境内长14.2千米,向东通往禹州市顺店镇,向西通往鄢陵县只乐乡。县道灵根公路、灵桂公路纵贯境内。2005年建成灵井公路站,日发送客车60班次,日均客运量1200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所砌自流泉眼,不涸不溢,灌溉数百亩良田,被誉为“灵泉古井”,故村名“灵井”。
文物古迹
灵井遗址位于灵井街西北角。一九六五年,古人类学家周国兴先生发现了灵井遗址并认为它是“中石器时代”的代表遗址。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包括湖相、漫滩相(湿地)堆积物为背景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人类狩猎、肢解动物、加工兽皮、石器、骨器的工作营地。
小宫清真观(又名小乐宫)位小宫村东北,占地1.7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是许昌县仅有的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建筑艺术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3:3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