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辖县
灵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钦州市中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355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辖2个街道、17个镇。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人口169.21万人。
历史沿革
今灵山县境,古属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今灵山县境属象郡地。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今灵山县境归南越国管辖。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今灵山县境属南粤王辖地。元鼎五年(前112年),今灵山县境属合浦郡地。建安八年(203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三国时期,今灵山县境为吴国辖地。吴黄武元年(222年),今县境属交州合浦郡辖地;黄武五年(226年),吴国从交州一部划出设置广州,今灵山县境属广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晋朝时期,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设置宋广县,县治在今陆屋镇古城村,隶属同年设置的宋寿郡(郡治在今钦州市钦北区)。齐设置封山郡及安金县,郡、县治均在今武利镇安金村,隶属越州(州治在今浦北县)。梁中大通四年(532年),设置宋广郡,与宋广县同驻今县陆屋,隶属安州。改安金县为封山县,改隶合浦郡。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宋广郡、县废改为新化县,隶属安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新化县又改为内亭县,隶属钦州,并设置南宾县,县治在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隶属钦州。开皇二十年(600年),设置遵化县,县治在今新圩镇新院村,隶属钦州。大业三年(607年),内亭、南宾、遵化改属钦州改置的宁越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内亭、南宾、遵化等县复改属钦州。武德五年(622年),设置南亭州,州治在今陆屋镇,领辖原隶钦州之内亭、遵化等县,以内亭县为州治。贞观二年(628年),南亭州废,内亭、遵化两县复隶钦州。贞观十年(636年),钦州州治迁南宾县南宾寨(一说元和年间钦州迁治),南宾县治迁建峰子岭南(今灵城街道棠梨村境内),并更名灵山县。因县西一里永宁坊有石六峰,其山纯石平地耸立六峰,内一峰曰龟峰,龟乃灵物,故以名县。天宝元年(742年),灵山、内亭、遵化三县改隶宁越郡。乾元元年(758年),灵山、内亭、遵化三县复改隶钦州。
五代时期,属南汉辖地,灵山、内亭、遵化三县隶属钦州。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钦州并省废遵化、内亭、钦江等县入灵山县。治平二年(1065年),灵山县治从峰子岭迁石六寨(六峰山东侧,即今县城)。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灵山县改隶钦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灵山县改隶钦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灵山县改隶钦州。洪武九年(1376年),灵山县又改隶廉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灵山县复隶钦州。
清朝,灵山县隶属廉州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朝廷将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平吉等地)、博莪练(今钦州市钦南区的那丽、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练(今钦北区的那香、长滩等地)、青塘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青塘等地)拨给钦州。
民国元年(1912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军政府绥靖处。民国三年(1914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道。民国九年(1920年),灵山县直隶广东省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南区绥靖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南路专区。
1950年,灵山县改属广东省钦廉专区。
1951年5月14日,灵山县随同钦廉专区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代管。同年9月21日,灵山县析出那楼、光华、那路、新江、那礼、百济、均安、灵华等8个乡,划归邕宁县管辖。同月27日,灵山县改属钦州专区。
1952年3月8日,灵山县正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管辖。
1953年6月,灵山县析出旧时路、长山、横山(升平以南),划归合浦县管辖;析出木山乡,划归横县管辖。并划辖原属横县的邓塘、岭平、沙塘等地。
1955年5月31日,灵山县改属广东省合浦专区。
1959年3月20日,灵山县改属湛江专区。
1965年6月26日,灵山县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
1971年,灵山县改属钦州地区。
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和县级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灵山县改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辖2个街道、17个镇:灵城街道三海街道新圩镇佛子镇平山镇石塘镇丰塘镇平南镇烟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太平镇沙坪镇武利镇文利镇伯劳镇。县人民政府驻灵城街道广场路3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钦州市中北部,介于北纬21°51′—22°38′、东经108°44′—109°35′之间,东和东南邻钦州市浦北县,南接北海市合浦县,西和西南连钦州市钦北区钦南区,北和西北抵南宁市横州市邕宁区。全县总面积3558平方千米,东西直线最大横距88千米,南北直线最大纵距84千米。
地形地貌
灵山县地形以丘陵为主,六万山支脉从东北部延伸入境,呈东北—西南走向;十万大山余脉从西北部延伸入境,呈西北—东南走向,形成横贯县境两条相望的山脉。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在30—800多米之间。地形呈倒三角形,县境内主要山脉有罗阳山山脉、东山山脉。罗阳山山脉东西走向,主峰罗阳山,海拔869.6米,是县内最高峰。东山山脉从平山镇北面起,绵延至鸣珂江以北,与横县交界,是钦江水系与西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东山,海拔714.9米,为县内第一大山、第二高峰。
气候
灵山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宜人,气候资源丰富。气候特点是:明显的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夏湿冬干;热量条件丰富,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雨量充沛,雨季较长,但雨量分配不均,无霜期长,四季宜耕。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冬季偶有寒潮、霜冻;夏有台风、暴雨;春有低温阴雨;秋有寒露风。此外还时有春秋旱。2023年,灵山县年平均气温23.0℃,年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2.7℃,年总降雨量217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极端最小相对湿度17%,全年日照时数1392.3小时,年平均风速2.0米/秒,年最大风速9.6米/秒,年极大风速16.3米/秒,年蒸发量1021.4毫米。
水文
灵山县境内河网密布,河流多为发源地,境内河流683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较大的河流30条、其他河流653条(段),较大的河流有钦江、那隆江、大平江、旧州江、武利江、沙坪江等。其中,钦江主干流发源于灵山县境,境内长93千米。在建的平陆运河在灵山县境内经沙坪镇、旧州镇、陆屋镇,境内长约36.5千米。
土壤
灵山县境内土壤以花岗岩赤红壤、沙叶岩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绝大部分在1.0米以上。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8月,灵山县耕地面积6.38万公顷,林地面积20.22万公顷。
矿产资源
灵山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钛、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石膏等27种,已开发9种。
生物资源
灵山县境内植物资源种类有18科83种,其中珍贵植物有紫荆木(扫把木)、蚬木、火力楠等,食品加工植物主要有荔枝、龙眼、柑橙、芒果、柿子、橄榄等。野生动物资源有5类9科,共约110种。
人口
数量
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人口169.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6.96万人。
民族
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有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72万人,壮族、瑶族、苗族主要分布在太平镇、沙坪镇、烟墩镇、三隆镇的14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灵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8.73亿元,同比增长3.41%;财政收入17.7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0亿元,同比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209.40亿元,同比增长68.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56元,同比增长4.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6元,同比增长6.70%。
第一产业
2023年,灵山县第一产业增加值95.52亿元;孵化淡水鱼苗超1500亿尾,新获认证绿色食品7个,获“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有58个;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51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9家、市级23家、县级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10家,家庭农场3445家。粮食播种面积99.25万亩,粮食总产量34.22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7.34亿元,同比增长4.98%。
第二产业
2023年,灵山县第二产业增加值44.77亿元,新增“上规入统”企业10家,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工业投资42.66亿元,同比增长103.15%。
第三产业
2023年,灵山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18.44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8亿元,同比增长0.14%;全年入库42家限上服务业企业,有县域龙头商贸流通企业3家、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3家、乡镇商贸中心44家、农贸市场24个;全年网络零售额7.70亿元,同比增长26%。接待游客83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8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灵山县有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普通高中2所,高完中1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级中学11所,小学49所,教学点24个,在校小学30427人,在校初中生13094人,在校高中生6350人,中职在校生1289人,有高中专任教师394人,中职专任教师69人,初中专任教师940人,小学专任教师1724人。有民办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初级中1所,小学在校生5261人,在校初中生26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2023年,灵山县21所幼儿园建成使用,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实验小学(城东校区)、新星小学(长岗岭校区)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实验小学获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县城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000多个,建设灵山县第三中学(高完中),完成灵山外国语学校“民转公”工作,化龙中学成为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县职校主编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检修》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名单。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瞪羚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广西企业技术中心4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灵山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站12个;有博物馆4个,全年共接待观众4.66万人次;有公共图书馆1个,共有藏书约24.5万册(件)。
截至2024年1月,灵山县共组织各种相关文艺活动260多场(次),刊播相关宣传稿件210多篇,照片70多幅;出版宣传墙报、板报、橱窗4510多幅、悬挂宣传横额80多条、发放宣传小册子等宣传资料20000多份。
体育事业
截至2024年8月,灵山县新建80个篮球场、8个11人制足球场、全民健身路径40套、120个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新建全民健身中心1个,改扩建1个,维修3个;新建健身步道1条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600多套体育器材到基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数量597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2692546平方米,体育馆、体育场、篮球场等公共体育场馆每周免费开放时间50小时以上,可满足各群体开展篮球、乒乓球、气排球、足球等项目锻炼。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灵山县共有医院6家(其中,综合医院4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1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院1家,卫生监督所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0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卫生院12家,村卫生室236家,门诊部4家,诊所类157家。医疗机构床位1744张(编制数),卫生技术人员2603人,其中,执业医师842人和执业助理医师166人,注册护士1135人,药师(药士)180,技师149人,卫生监督员14人,其他117人。
2023年,灵山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创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家县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截至2024年1月,灵山县拥有三级公立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18家,政府办村卫生室389个,民营医院5家,家庭医生签约团队327个、2064人。
社会保障
2023年,灵山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建设8个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个公建民营养老设施项目。
截至2024年1月,灵山县共有养老机构24家,医养结合机构3家,五保村和农村幸福院483个,养老床位总数共5800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29张。
交通运输
截至2024年8月,灵山县等级公路里程3669.97千米,其中二级以上公路417.18千米。县境内钦江及黎钦铁路、清凭高速公路、宾钦高速公路、209国道、359国道以及在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南湛高速公路、鹿钦高速公路过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唐贞元十年(794年),朝廷顺应民意,取人杰地灵之意,下诏将南宾县改名灵山县。《钦州志》记载:“西灵山,即石六峰,在县治西一里”,“其山纯石,平地耸出六峰”,“内一峰曰龟峰,龟,灵物也,故曰‘灵山’,因以县名。”这便是灵山得名的由来。
方言
灵山县境内的日常交流语言以灵山方言(灵山话)为主,为粤方言的次方言,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其流行地域是以灵城为中心,方圆30—40千米以内,包括平山、佛子、新圩、三海、檀圩、那隆、陆屋、旧州、沙坪、烟墩、平南、武利、伯劳、文利等10多个乡镇(街道)的大部分地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灵城附近新圩、檀圩方向10多平方千米以内的方言,其他地方语音已有所变异。至于灵城内则多操广州方言,部分乡镇的部分地区操邻县方言。此外,个别地方操肇庆话、新民话(客家话)、壮语等。
非遗文化
截至2024年1月,灵山县《跳岭头》列入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墩大鼓》列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9个传统村落入选省区级以上传统村落名录,有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自治区保护传承名录,列入市、县级非遗名录有30个。
截至2024年4月,灵山县共有13个村落列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其中10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末,灵山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个。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个、自治区级文保单位10个、县级文保单位27个。
大芦村古建筑群,位于灵山县佛子镇,由九个建筑群落组成,建于明清两个朝代,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从明嘉靖二十五年至清道光六年间(1522年—1850年)逐步完成。2013年3月5日,大芦村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截至2024年8月,灵山县主要旅游景区有六峰山风景名胜区、大芦古村文化生态旅游区、灵山县博物馆、萍塘古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广西桂味荔枝农业生态园、烟霞山景区、奇石湖生态农庄等。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灵山县城中心的鸣珂江畔,海拔243米,相对高度182米,面积0.96平方千米,距钦州市98千米,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六峰山有龙头、凤尾、鹤立、龟背、宝幛、冲宵六个山峰,故六峰山由此而得名,有景观、景点几十多处,主要有:北帝庙、三海岩、燕子岩、观音阁、三清宫、大佛堂、大雄宝殿、龙船岩、小桥观鱼、灵岩初地坊、六峰宝山坊、观音石刻、仙人井、观峰门、龙隐洞、八仙渡、黄华书室、鲤鱼过龙门、揽月亭、石鼓、七音石琴、二炮台等。
钦州大芦古村文化生态旅游区
钦州大芦古村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佛子镇大芦村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离县城7.8千米,以古宅、古树、古楹联而著名。大芦古村由劳氏先辈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延续至清道光六年(1826年),历时200多年才逐步完成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富春园、东明堂、陈卓园、杉木园、蟠龙堂、劳克中公祠等九个古建筑群。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景区保护区域面积4.2平方千米。
灵山县博物馆
灵山县博物馆,位于灵山县新光路287号,馆内展陈面积649平方米,分为远古化石、鸿蒙初辟、越地汉风、灵山铜鼓、碑碣石刻、灵山英杰、古建华章、民艺民俗、瓷艺繁花、烽火灵山10个单元。
地方特产
灵山香鸡
灵山香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特产,于2012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灵山香鸡体躯矮小紧凑,肉髯、耳叶红色,喙前部黄色,基部大多数呈粟色,皮肤、胫黄色。公鸡羽色以棕红为主,其次为棕黄或红褐色。母鸡以棕麻、黄麻为主,尾羽黑色,主翼羽、副翼羽以黑羽为主。显著特征为“一麻”(麻羽),“两细”(头细、胫细),“三短”(颈短、体躯短、胫短)。
灵山绿茶
灵山绿茶,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灵山绿茶茶树品种为适应当地环境的中小叶种,主栽品种为福云六号、灵山群体种。
灵山奶水牛
灵山奶水牛,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特产,于2022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灵山奶水牛全身皮毛黑色或灰黑色;体躯深厚,背宽,后躯发达,肌肉丰满,腰角突出;前额突出明显,部分前额有白毛或玉石眼,角明显卷曲呈小圆形;尾帚较长、部分有白毛;四肢健壮、部分有白毛,蹄圆黑色;乳房发育良好。
荣誉称号
2007年11月21日,灵山县入选“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10日,灵山县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2017年10月27日,灵山县入选“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
2018年2月22日,灵山县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5月21日,灵山县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名单”。
2019年8月29日,灵山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 ”。
2019年11月12日,灵山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3月19日,灵山县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8月,灵山县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0月,灵山县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灵山县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11月18日,灵山县入选“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
2023年7月21日,灵山县入选“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4年1月19日,灵山县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4年4月19日,灵山县入选“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1 01:5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