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座落于诸暨市
应店街镇,距离镇政府1.5公里、诸暨市区20公里、杭州40公里,03省道近在咫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拥有户籍人口1800人许,党员46名。
村落介绍
灵山坞行政村下辖灵山坞、东坞、乌槎坞、俞家桥、洞岩寺等自然村,区域面积3.58平方公里。灵山坞村以杨姓、应姓、孟姓等姓氏为主。其中杨姓为
诸暨倪杨氏七宗之一,千十二公派主要聚居地。
灵山坞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在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朝鲜战争期间,灵山坞村人踊跃参军,先后有十多位年轻人为国捐躯,他们是:杨银贵 、杨乃炳 、杨宰国、杨章国 、杨柳勇 、杨周梅 、杨兆道 、杨定志 、杨吉祥 、杨再清 ,灵山坞被称之为烈士村。
灵山坞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织布机,现拥有织布机约2000张。灵山坞人具有敢闯敢干的性格,在改革开放初,灵山坞就创办了诸暨丝绸纺织第一家社队企业及第一家丝绸纺织合伙私营企业,为整个诸暨的轻纺业布局做出了贡献。
灵山坞风景资源丰富。早时,曾有洞岩寺、四姑坪等庙宇,后毁。拥有天然优良的天然溶洞多处,其中玉京洞最为著名,《会稽志》、《诸暨县志》均有记载,浙江在线网、绍兴日报等对此洞多有报导。位于东坞自然村的古银杏群,是浙江省重点保护的古数群,近年来名声远播,秋日的金黄银杏景观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来采风、摄影、取景。2012年秋,由应店街镇、灵山坞村主办的首届银杏节成功开幕,广受好评。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下,灵山坞干群一致,努力于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的建设。2018年,灵山坞村将进行银杏园第三期建设,启动三A创建、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
美丽乡村—灵山坞,欢迎各界人士来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创业!
周边景色
洞岩寺,位于诸暨市应店街镇西南2公里的应紫公路旁。据传说,此寺始建于唐中和二年,最早名为北塔寺,原寺址在现洞岩寺东北方300米处,遗址犹存。宋代寺院倒塌,后在现洞岩寺处重建,初时名为灵洞翠峰院,后又名云峰院,至明代遂称洞岩寺。
洞岩寺最盛时有300多寺僧,仅寺产田就有360亩。明清以来,几经修葺,颇具
规模,现存断墙残壁上仍有壁画痕迹,可见当日盛况。现存山门、中厅、大雄宝殿、官厅等据考证均系清代建筑。
据当地老人回忆,晚清年间,寺院四周绿树成荫,风景优美。至民国初年,寺前青龙桥边曾有数人合抱的大樟树一株,寺前后左右空地上长有数十株樟树、苦槠树、松树等,有的樟树到1957年大烧樟脑时才被砍掉。
洞岩寺前为山门,山门上横匾为“洞岩寺”三字。山门内为天井,后为二进,门上
书“入三摩地”四字。厅内中间有朝里朝外高丈余两尊菩萨,朝外是弥勒,朝里为韦陀。厅两边都有侧厢,再进去是小天井。后为中厅右,无佛像。第四进建有钟鼓楼、右为钟楼,其钟重数百斤,1958年大办钢铁时被毁;左为鼓楼,有晒匾大的鼓一座,钟鼓敲响时,声传数里之外。第五进为大雄宝殿,系五开间,最中间靠前有佛三尊,其中坐莲花台上的是观音大士,左右各站立善财童子和红孩儿。后壁是姜老相公,靠左首边间是文殊、广法、普贤三真人像,靠右边的是一些神位和牌碣。大雄宝殿左侧有两个鱼池。池前有楼屋三间,称为官厅,是当官的人家来拜佛时憩息之所;官厅与钟楼之间有小楼房两幢。一为僧房,一为俗房,分别供和尚和长工用膳住宿。寺内各处有走廊、厢门连通,雨天行走不湿鞋袜。大雄宝殿右侧有水井水塘,为寺僧用水和洗涤之处。
洞岩寺在民国初年还有4个和尚,法名分别为金田、觉凡、尼云、桂云。其中最后的桂云和尚是嵊县人,4岁到此,后期吃、喝、嫖、赌俱会,当地称他是“末代和尚”。解放后划给紫云乡崇山村为集体放牛,直到七十年代死去。
洞岩寺东南1000多米处的半山腰,有一庵。叫西林庵,后叫四姑坪。据说建于宋代,最兴盛时也有尼姑白人。在明初时,洞岩寺的寺主曾与西林庵的庵主破戒通情,后生有一子。为了晚上幽会方便,他们用白石头在祠、庵之间铺了一条小路,晚上行走不必用灯。现尚有遗迹依稀可辨。寺主死后葬于洞岩寺右侧皇蛇山上,发七寺三族,即牌头越山寺、五泄寺、狮象侠师寺、红门吉祥寺、思安道林寺、县上秀慧寺、富阳黄坛寺;三族为散落在现应店街镇的上孟、东坞、独山一带。据说此“皇蛇”风水被后来刘(伯温)国师迁破,因洞岩寺前右有狮子山、左有象鼻山,俗称“狮象管门”。据说此风水宝地必出皇帝。皇蛇左侧还有一小山名“皇印”山,但此小山坐落在左面,是颗反手印,出王必出反王。刘国师为保住自己官位,清除反贼,亲自从义乌一直延山脉追到此处,见此风水后,下令务必截断皇蛇经脉,以绝后患。据说当时此地果有一小子不久前出生,其貌奇特,有贵人之相,此小子睡在屋内,白天必有一黑一白两只狗轮流睡于屋顶之上,实为一朵白云,一朵黑云,遮着贵人,使别人无法观到星象。刘国师在皇蛇山顶颈部位开掘多日,始终找不到皇蛇的经脉。后来他在附近观测多日,看到黑白两狗上屋顶睡觉,才算出其中奥秘。为此,他派人趁其中一只狗下来吃食时将其扑杀,另一只狗因熬不住饥饿,也下来吃食,屋内贵人无云遮盖,逐被国师等人观出星象,不久就切断了“龙脉”,破了风水,那小子后来果然成为无用之辈。
洞岩寺北还有“石笋”两枝,一在溪南,一在溪北,大各数十围,高十余丈,拔地参天,对峙若柱,绿苔苍鲜,藤花缠绕,松柏偃蹇,奇峭秀拔,苍古可爱,当地称为“石柱爷爷”、“石柱嬷嬷”。
洞岩寺西南500米处,有一天然溶洞,当地称作大岩洞。据《国朝三修县志》记载,“寺西南山麓有玉京洞,亦名白云洞,名胜志云,洞十数重,深数十里,须秉烛而入,入必须以物记其处,洞内多相似,不记则迷路。洞中宽敞,崎岖不一,火光中岩石奇峭,光洁如洗,流水溅溅,或汇为池,泻为溪;中一处上有窍,仰视如巨星,光射下微辨色,石床在焉;又入则蝙蝠群触入面,不可前,或云深处行二、三日抵钱塘……”
对玉京洞,古代曾有很多文人墨客游过此洞,留下诗文甚多,现摘登数则如下:
徐文长曰:“洞岩奇于阴,五泄奇于阳,而七十二峰两壁夹一壑,时明时幽时旷时逼,奇于阴阳之间,数语得之矣。”
明代知县刘光复诗:“仙人幻奇迹,破壁出龙宫。山作仇池样,无疑小有通,村桥黄叶雨,古岸菊花风,自叹风尘吏,能来亦雪鸿。”
郑天鹏《玉京洞》诗:“我曾踏破天下三十六洞,白云缺何知,此洞真奇绝,一级一级探之窈,莫穷幽深奇……”
另有钱世贵、刘口玉、王钰、翁溥、袁宏道等名士都为玉京洞题过诗词玉京洞洞口朝东南,直径约10米左右,口大里小,呈喇叭形,洞口一段向下,颇难行,须爬着下去,进100多米后,是较平的一段,约20多米,宽约4米,称为石弄堂,再进去越来越宽,可容几十人,中间有稻桶大小一块平面石头,称为仙人棋枰石,传说是神仙下棋之处。再进去即到鳖子洞。因形如鳖,故称鳖子洞。洞左边石壁上刻有诗词,可惜已经模糊不清,传说是徐渭的手迹。鳖子洞须爬着进去,据洞岩寺最后的桂云和尚说,原来七个鳖子洞,因常有人要迷路钻错洞,故堵塞了几个。又说有一洞是洞岩寺和尚藏金银财宝的。过了鳖子洞以后,一石室又高又大,可容上百人,上漏天光,称为一线天,有人曾在此处放鞭炮,也不及其顶。再往里走向左弯,是上坡,约30多米,称为桃花岭,爬上后又是一处较宽敞的平地,此处亦有石桌石凳。过此石室后即分为左右二洞,靠右一个往下很陡,人下去要用绳索攀着,才能慢慢下去,靠左的洞比较平缓,洞口左边又有一大石头,人要弯着腰才能绕过去。到底后再向右一段路与右洞相汇合。此处再进去则洞较小,蝙蝠屎堆积甚厚,并可以听到水声风声,称作水洞、风洞,传说有时还能听到划船摇橹之声,以前曾有一财主名张芝万,游到此处灯笼掉下去了,过了三天,他坐船去杭州,在钱塘江中发现他在洞中丢失的灯笼,玉京洞通钱塘的传说由此不胫而走。据桂云和尚说:“洞中有三岭九曲一根桥,桥是用三根棕桐树穿起来的,到此桥后就不能再进去了。但后来进去过的人却谁都没有见到过什么桥。”
洞内空气确实比较新鲜,无气闷感觉,也确有水声、风声所闻,说明洞中或有其它穿洞亦未可知。1982年5月29日,玉京洞反山寨头电站引水渠下塌,约有7000立方米洪水流入渠道下塌处,但未见洪水出处。1983年3月21日下午,电站引水渠道上年下塌处再次下塌,而且面积更大,洪水从上午10时半流到下午一时半,才在玉京洞下面的水洞处见到黄泥水。足见此地下有较大的蓄水之池,否则,这么多流量的水,在高差很大的情况下,于何处容纳?
七十年代,当地因开采石灰石烧灰,几处洞顶和原洞口均被打破,大量覆土石渣倒入洞内,导致洞口被塞。1983年、1985年诸暨县文管会曾两次会同当地镇乡开挖过玉京洞。1997年,应店街镇也在玉京洞反面寻找过洞口,但终因工作量过大,经费有限,最后都半途而废。
银杏公园
金秋十月,来到应店街镇灵山坞村东坞自然村,满眼银杏。每当白果成熟之际,杏叶染黄之时,就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2014年,来灵山坞的人更多 ,因为银杏公园新建成了。
灵山坞村东坞自然村有1400多株银杏树,年产白果20万斤,是远近闻名的“银杏村”。这里的古银杏群,是浙江省重点保护的古树群。 灵山坞的村民们收拾好工具,沿着刚建成的环山游步道拾级而上,采摘白果。东坞的银杏是野生的,果子圆而大。
2014年四月,应店街镇投资100多万元,启动了灵山坞银杏公园建设。经过5个月的施工,银杏公园施工进入最后扫尾阶段。一座亭子、一个停车场、一条长达千米的环山游步道,不但方便了游客进山观景,也给灵山坞的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