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小说》是流行于
现代社会网络
文学中的一种新兴小说
文体,它与奇幻、悬疑、恐怖等类别小说题材交织,很难精确地划分类别。其以神鬼等事物为题材,渲染恐怖灵异气氛或展现奇幻色彩。一夜之间,灵异小说就忽然涌上了书市,成为读者的热宠,伴随《荒村公寓》《婴骨花园》等灵异
小说的问世,蔡峻、
庄秦、
成刚、刘小小辉等一批“灵异写手”应运而生。
简介
世上总是有着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于是人们称其为“灵异”。(上文所说的《诛仙》并不算是灵异小说,而是玄幻小说。)
灵异小说与修真、幻想、玄幻小说常有交集,因此很多难有明显的分类界定,不过灵异类小说最大的特征还是秉承自
《聊斋志异》的
异行志怪,古代神话、传说、史传、志怪、传奇都是这类小说的创作源泉,寓以
妖仙精怪,实则
针砭时弊,从另一个侧面冷眼旁观现实社会,有着其独到的魅力。
灵异小说主要有两个分支,一类主要是写
异能、奇术、超能力等,着重于人自身的进化与发展,另一类则生动描绘了妖精灵怪的种种逸闻趣事,旨在志异。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陶东风则认为,装神弄鬼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一个怪象,不独玄幻文学是如此。它所表征的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想象力的极度贫乏和受挫。
经典推荐
1.《死亡笔记》
作者:刘小小辉
本书简介:小时候我被女鬼缠身,被迫搬离重庆老家,迁居到爷爷在神秘湘西工作的地方,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恐怖离奇的事情。传说海域龙王和黑暗蛇女育有一子,被藏于山林,吸取日月精华,不知何时苏醒,也不知传说是真是假,小时候的那个女鬼为何阴魂不散……
2.《孤坟》灵异经典小说
本书简介:痴情汉的《
孤坟》,刘雨文是考古专业的研究生,小时候曾被女鬼缠身,这次讲师让他们去民间去搜寻古老的传说,他被分配到最具神秘色彩的陕西,在路途中不幸失忆,亲身经历诡异的
水蛇湾,恐怖的
鹤骨洞,被日军废弃已久的隧洞,活死人,食人族,千年古墓,巴国图腾中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而这一切的谜团如何解开?
3.《荒村公寓》
本书简介:《
荒村公寓》讲述了一个恐怖至极又唯美伤感的故事。贯穿始终的除了紧贴皮肤、深入骨髓的恐惧,更有
亘古不变爱的召唤。在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中,深沉的爱超越了五千年的时空,超越了都市与荒村,超越了生命与死亡——惟有在
绝对恐惧的考验下,才能迸发出如此动人如此炽热的浪漫。
4.《婴骨花园》
本书简介:林红独居的房间,飘荡着属于另一个女人的暗香;她可以感觉到那个神秘女人的任何感受;楼下花坛内穿雨衣的男人,带着婴儿的尸体窥探她;无数初生的婴儿在血泊中嬉戏,并向她靠近,随时准备撕裂她,夺去她腹中胎儿的生命;当她终于有了一个孩子后,又在数日之后失去,取替的,是一具已经风干的婴儿标本。在孩子们出发的地方,父亲在永远的守望……妇产科,历来就是连接两个世界的生死之门。生与死的界限,在这里已经变得模糊……
5.《鬼吹灯》
本书简介:小说中作者首创历史上四大盗墓门派——摸金、卸岭、发丘、搬山,其中摸金是技术含量最高,规矩最多的门派。“人点烛,鬼吹灯”是传说中摸金派的不传之秘,意为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传这是祖师爷所定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千年传承,不得破。有谚为证:
发丘印,
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蜡,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水银癍,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
代表作者
TINA
Tina,25岁,身形瘦削,内向不多话。在现实中,这个来自粤北的女孩每天朝九晚五穿梭在广州的楼群之间,过着有规律的公务员生活;在网络上,她文采飞扬,分分钟可以写出洋洋洒洒数千言并得到数以万计的点击率,而且拥有着恐怖灵异小说圈子里最资深的粉丝“纳米”,人数以千计。时间倒回2000年,她还是广州一所师范大学的大一学生,学习中文和法律,空闲时写写科幻小说,逛逛逸仙时空和水木清华。“之前我一直是写科幻的,但是发表到网上之后回应者寥寥。当时正好对《
聊斋志异》发生了兴趣,于是产生了写作灵异小说的想法。”在这个“偶然”的驱动下,一部以
中山大学为原型的校园
恐怖小说就此诞生。“我选择中大为原型的原因是因为刚好
冤鬼路的灵感和故事原型都在中大。而且我觉得中大的校园气氛有比较浓郁的书香气息,更符合小说中的意境。”
在网络上,Tina被人称为“校园恐怖第一人”,或者即使不是第一人,但也是“互联网(校园恐怖文学)在中国普及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对于整个互联网络或者恐怖灵异小说,Tina和
《冤鬼路》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她和她的《
冤鬼路》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在恐怖灵异小说范畴内划分互联网发展的符号。 2000年以前,互联网尚未普及,恐怖灵异小说的读者有限,一个出色的作者和一部出色的作品往往能成为社会流行的风向标。而2000年以后,互联网进入了“平民时代”,
网络写作的繁荣一日千里。Tina和《
冤鬼路》的出现恰恰为接下来的“平民时代”恐怖灵异文学划定了一个可以用于学习的模型。
后期还出现了像《夜半鬼叫门》这样以现实中真实
灵异事件为题材的另类作品。
2007年1月,《
冤鬼路》出版。2001年以前的阅读狂潮依然能体现在今天的销售数字上,不到一个月,《
冤鬼路》的销售量已经达到4万余册。
代表作品
《邪者易正》
《目睹殡仪馆诡异事件》
《每夜一个离奇的故事》
《古墓迷葬》
《幽冥鬼录》
《鬼吹灯》
《镇墓兽》
《百鬼直播》
《妖怪俱乐部》
读者层次
从年逾花甲的老人到十几岁的学生都是恐怖灵异小说的读者,但绝大多数仍是20到30多岁的年轻人。Senica是个
鬼故事迷,也是水木清华“鬼话”版版主,北京当老师教网页设计。她从高一就开始看鬼故事,2004年,她上大三的时候开始看网络灵异小说。有时一个人在家看鬼故事看得脊背发凉。她开始拉身边的朋友写起了鬼故事,“自娱自乐”。网络的普及造就了一批网络作者,因为网络传播故事不像
传统媒体那样那么高门槛,只要你肯写,就肯定有人看,这样也就鼓励了一批又一批的作者。女读者比男读者多得多。书店里
恐怖小说的柜台前,也是女生多于男生。
创作大省
Tina、
一枚糖果、
谢飞、
红娘子、
老家阁楼等写手都在广东,广东以其著名写手排列第一,四川名列第二。这个快速成长的读者市场自然早就落入了出版商的势力争夺范围。
丹飞,磨铁文化总编,也是《
冤鬼路》系列的编辑。在丹飞的眼里,与武侠、言情和前几年刚兴起的玄幻类作品相比,恐怖灵异类作品2006年以前一直属于比较“6年10月,丹飞找到了Tina,从商谈到签约不超过一周时间。“我认为她写的是情,而不是恐怖,恐怖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一条路而已。不过,在宣传的时候,我还是会强调恐怖的一面。如果要定义,我会定义成恐怖言情小说。”
丹飞联系的还有另外一名网络写手“
一枚糖果”。在前期了解市场时,丹飞对Tina和一枚糖果的读者进行了比较。“Tina的读者,很多都是以前在网络上看小说的那批人。这批人已经大学毕业,成为了上班族。年龄在二三十岁。一枚糖果的读者要比Tina的读者年轻一两岁,而且由于一枚糖果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底层意识,得到了草根的支持。许多农民工和
打工妹也是她的读者。”
创作利益
非法书商一年带走上百万元
全民原创的热情和高点击率吸引了另一部分人的眼光——出版商。莲蓬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2002年,其时已陆续有书商联系出版的事情,而那段时间也是“
莲蓬鬼话”被盗版最惨烈的时候。“那时就有明白人告诉我,非法书商一年从鬼话带走上百万元的利益。前期好的书商不多,盗版的耍流氓的倒不少。鬼话是中文网络被盗版最惨烈的BBS,那时任何一个恐怖故事集子都有鬼话的作品。而且书出了,作者去要稿费时,还不承认,或者只给15元每千字这样侮辱人的水平。现在好多了,好书商和大书商多了,虽然骗人和欺诈的事件还有,但已经不是主流了。”莲蓬将“鬼话”的成功归结于坚持原创和赶上了网络出版的大潮。“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没有经济利益的板块是不可能繁荣的。”
对于恐怖灵异作品究竟为什么流行,莲蓬有着自己的理解。“因为这类作品迎合了市场需要,它是商品。你也知道,好吃的东西你才会去吃,书也一样,好看的书才有人买。而好看的书是用什么组成的。情节、悬疑、猎奇、人性、激情,这些因素神鬼文学几乎都具备了,而且特意加强。”同时,莲蓬也认为,现在
恐怖文学不是最红的,却是市场最稳定的,也就是说只要出了书,市场就能过得去,基本上不会让书商赔钱。
至于传统文学将鬼怪描写称之为
噱头,莲蓬说:“我同意,但你把这噱头写好了试试。”
发展现状
已成为论坛新宠
灵异小说颇受欢迎,首先要归功于网络,很多灵异小说都是在网上受到强烈关注后才得到书商青睐,进而出版问世。记者随机进入几个文学论坛,灵异小说版块的点击量都是最多的,如搜狐的“灵异空间”、“
校园有鬼”,
天涯社区的“
莲蓬鬼话”,新浪的“玄异怪谭”等。天涯社区最热的帖子
《魂祭》开帖三个多月访问量已高达50亿次,如此蔚为壮观的点击量,堪称各文学论坛之最;
纳兰元初的灵异小说
《断龙台》最初在网上连载,创下百万点击量,图书发行后也卖出十万多册。如此种种,说明灵异小说已异军突起,成为文学论坛新宠。
缘何受到青睐
中国自古就有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造人等反映了上古人类勤劳勇敢,而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民间更是流传了不少鬼神故事,现代社会灵异小说的盛行跟自古流传的“鬼神之说”有着一脉相承的“
血缘”关系。现代灵异小说的作者与读者绝大多数都是“80后”,一方面年轻作者有将幻想诉诸文字的欲望,另一方面年轻读者喜欢看灵异小说来满足自己的好奇,这就使灵异小说有了极大的市场和生存空间。再者灵异文学的进入门槛很低,就连小学生有兴趣也可以写,所以在网络上异常兴盛。而“鬼神之说”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层层递进,连环解谜,恐怖悬疑,引人入胜,这些都是灵异小说颇受欢迎的原因。
警惕负面作用
灵异小说大行其道,然而其中的迷信成分,对青少年的负作用也不可不警惕。
首都师范大学的
陶东风教授曾撰文《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对灵异小说进行了近乎刻薄的批评,认为灵异小说是在“装神弄鬼”,文中称“灵异文学不同于传统武侠小说的最大特点是‘它专擅装神弄鬼’”,“灵异文学的作者更以此来掩盖自己除装神弄鬼之外其他方面艺术才华的严重贫乏。装神弄鬼作为一种掩盖艺术才华之枯竭的雕虫小技,只有在想像力严重贫乏或受到严重控制的情况
下才会出现”。由于网络的自由使得灵异小说良莠不齐,有反映现代生活的,也有宣传封建迷信、宣扬暴力至上的,《
断龙台》的作者
纳兰元初曾告诉记者他写书的过程中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而灵异小说的鼻祖TINA就因其作品单纯写“鬼”而一直没有被出版成书。如何引导灵异小说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值得每一位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
灵异事件
灵异事件,指的是各种非自然,无法解释的类似“幽灵”一类的
怪事。
但是,经过心理学家证实,灵异事件大部分是发生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在这些空间里,通过人体的气流很急,而那些发现所谓灵异生物的人,大多数是由于了解以往的历史而产生了心里发面的“暗示”。由于
汉普顿宫向来有“闹鬼”传统,由
赫特福德郡大学的心理学家
理查德·怀斯曼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2000年对汉普顿宫的“闹鬼现象”进行了调查。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魂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KB
幽闭和磁场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有鬼。由于这类环境因素不断地影响同一处地区,这些地区很快就会得到“闹鬼”的名声。
兴起背后
寻求刺激和娱乐性自然是表面的原因,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是满足身心发育的重要手段,恐怖灵异小说所提供的感官刺激性在某种程度上切合了他们的需要。但是从深层文化心理来说,恐怖灵异小说中的“神鬼”主题,却反映了如今基本哲学教育的缺失。 在过往的公众文化心理中,对于人生的看法基本上是一种
科学主义式的,也就是说,关于人生的意义,世界的意义问题,都是用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判断。但是随着这个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心灵所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以往仅仅利用科学主义来解释的许多答案。
而在中国思想传统中,谈论人生之意义问题首先是与“灵魂”和“神鬼”相连,比如子产就曾说:“人生始化曰魄,
既生魄,阳曰魂。”而孔子也会说,“
敬鬼神而远之。”虽然他不怎么纠缠在鬼神的问题上,但是也会对这样的问题表示敬重,但是存而不答。
由此看来,关于世界观与人生观问题,我们或许要给予他们的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解释,这自然就要涉及到,人从哪里来,是否拥有灵魂等一系列的问题。
正是出于这样潜在的好奇,那么恐怖灵异小说才可乘虚而入,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影响人们对“灵魂世界”的看法。由于这样的小说大多是以刺激为目标,因此在对于读者在人生意义方面的建设方面,自然是乏善可陈,但是却又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