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窑址,又称磁窑堡古窑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灵武市宁东镇灵新煤矿东侧,是西夏时期的瓷窑。
历史沿革
北宋时期,灵武窑址所在地因地下盛产香渣子煤,与煤炭伴生的高岭土资源丰富,以烧制陶瓷而著称。
明弘治年间,
胡汝砺编撰《宁夏新志》中有所记述:“磁窑山,州东北六十里,为陶冶之所”,“磁窑寨,城周回二百一十丈,门一。产砟炭,其土可陶……”。
西夏与中原有着密切的技术交流和文化往来,大批中原制瓷匠人的移居,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灵武窑没有经过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便突然兴盛起来。
1984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马文宽教授率队进行灵武窑址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灵武窑址,又称磁窑堡古窑址,窑址坐落在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小山上。文化层厚约2~4米。根据出土遗物,灵武窑址可分为五期,一、二期为西夏中晚期,以下分别为元至清。通过考古发掘,共清理灵武窑炉3座、窑炉1座,瓷器作坊8座、元代作坊1座。
窑炉
窑炉数座,均为东北座向,有的炉门相对,炉膛内形置略有不同。窑炉平面均呈马蹄形,分别由炉门、火膛、窑床、烟室等部分组成,长约3~4米。窑体以砖石错缝砌护而成,窑门宽50厘米,火膛平面呈半圆形,因长期烧窑高温,壁内结有厚厚一层褐色窑汗,色泽美观。火膛地面铺垫一层粗砂,上面的煤灰土中散落有瓷钩、支丁等小型器物,其间参杂没燃尽的煤块、煤渣等。窑床上立有4或6根支柱,柱高1米,上顶保存完好,形似洞穴。窑炉后部为两间正方形烟囱,窑床与烟囱间有隔墙,隔墙中部留有4~6个条形出烟孔。窑具为瓷胎,多为素烧,有匣钵、顶碗、顶盘、顶钵、垫条、垫饼、垫圈、工字形窑具、馒头形窑具与测温锥。多为匣钵装烧,装烧方法有顶碗覆烧、支圈正烧、垫条对烧、芒口对烧、器物搭烧与泥饼插烧等。
文物遗存
综述
灵武窑址出土瓷器、瓷具、窑具3000余件,其中包括大量墨书西夏文瓷片、墨书汉文西夏年款瓷片和西夏钱币等。
瓷器
灵武窑出土的瓷器种类繁多、器形多样。从用途分,有生活器皿、文房器具、娱乐用品、雕塑艺术品、建筑材料等;从釉色分,有白釉、青釉、黑釉、褐釉及数量较少的紫釉,还有的一器两种釉色,如外施黑釉内施青釉等;从装饰技法分,有剔刻花、刻花、印花、点彩、雕刻和镂空等。剔刻花深亮的釉色和浅素的胎色对比鲜明、图案平突、不加厚却产生浮雕效果。碗可分为高圈足碗、折沿碗、六棱碗、曲腹碗和斜壁碗;盘有折沿盘和六棱盘;盆有素面盆和鱼纹盆;壶可分执壶和剔刻花扁壶;瓶有经瓶、花口瓶、玉壶春瓶、双耳瓶和葫芦瓶等;罐分无耳罐、单耳罐和双耳罐。建筑材料有瓦当、滴水、板瓦、白瓷瓦等,这些尺寸较大、制作精细规整的素烧建材并非一般民居使用。黑釉瓷瓦为建筑构件,有多种规格,这种瓷瓦在西夏陵有所发现,用作建筑物上的贴面,为古老的墙面瓷砖。
历史文化
灵武窑
灵武窑属北方窑系,是一个综合性瓷窑。烧造品种丰富,有白釉、青釉、褐釉、黑釉等。其装饰风格与河北磁州窑接近,如白釉剔花、白釉划花、黑釉剔花、白釉点褐彩等。其中折枝、缠枝牡丹最多。折枝花多在器物开光内出现。以海水纹地衬托花纹是该窑装饰的一个特征。
灵州瓷
灵武窑址出产灵州瓷,该瓷器在造型、装饰、用途上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扁壶是灵州瓷器中比较常见的器物,是由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大者正反面中间均有一圈足,反面圈足起放置平稳作用,壶两侧有两耳或四系,便于穿绳提拿或携带。小扁壶胎体较轻,背面有一凹足,两侧只有双耳,为灵武窑之外其他窑址所不见。西北游牧民族长期生活于马背,擅长骑射,扁壶体态轻盈,适合在马背上吊挂携带;瓷钩、瓷铃是游牧民族常用的器具,以陶瓷代替金属便是灵武窑的创举;牛头瓷埙是游牧民族喜爱的乐器,正面有两孔,顶部有一孔,吹之发出美妙的声音,这种形制的瓷埙如今仍在宁夏地区民间流行,俗称
泥哇呜;瓷骆驼、马、羊等动物雕塑品反映这些动物与游牧民族生活息息相关。
文物价值
灵武窑址是中国古代西北地区制瓷业的重点产区,也是宁夏境内古代制瓷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唯一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瓷窑。考古研究证明,灵州制瓷工业技术高度发达,产品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瓷器的出土,为宋代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社会生活习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灵武窑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灵武窑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宁东镇灵新煤矿东侧。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灵武窑址,路程约35.2千米,用时约41分钟。
参考资料
灵武窑址.灵武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