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预警是指灾害发生前的应急网络的建立和灾害信息的发布。为便于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央和地方(县级以上)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责任要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减少灾害造成的各种破坏。
北京此次“7·21”特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积水、
山洪、泥石流三种灾情叠加,受灾面积大。
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人员伤亡巨大,灾区重建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灾害过后政府在思考我们的城市系统为什么那么脆弱?我们各个单位部门,公共场所,旅游景点能不能建立起一套更加有效的灾害预警系统,当灾害来临时及时告知人们防范灾害,最大可能的减少灾害的损失,答案是肯定的。其实近年来随着气候转暖,各种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的趋势,如何预防各种自然灾害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和工作。 一整套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向社会发布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警告,宣传避险常识和技能,提示公众做好自救互救准备;开放
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转移易受自然灾害危害的人员和财产,情况紧急时,实行有组织的避险转移;加强对易受自然灾害危害的乡村、社区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责成民政等部门做好基本生活救助的准备等。
当灾害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总是呈现环境恶劣和时间紧急等特点。通过口口相传的预警和疏导已经不现实了。借助传统广播设备地域局限性太大,而
无线调频广播覆盖范围有限,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信号的传输更是得不到保证。利用电子大屏建立发布系统,一是投入成本过高,二是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很难有人驻足仔细阅读发布内容。所以在农村建立一套由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合管理的数字语音灾害预警广播系统,在大型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大型社区,城市交通道路,地铁,工矿企业,人员密集的写字楼大厦等建立有效的应急广播系统,是减少灾害损失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