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上半叶,中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已开始采用集中多门火炮轰击目标的方法,产生了早期的炮兵战术。19世纪初,拿破仑一世曾以部分火炮射击,诱敌暴露,而后使用炮兵预备队,集中火力出敌不意地进行轰击,保障步兵的攻击,发展了早期的炮兵战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炮兵技术装备的发展,特别是炮兵从遮蔽阵地进行间接瞄准射击方法的出现,引发了炮兵战术的根本变革。炮兵由过去的一线形配置在步兵的前方、翼侧或战斗队形内,发展为在步兵战斗队形内作纵深配置;由以往炮阵地与指挥位置在一起或靠近,发展为炮阵地与指挥观察机构分离;由过去以单炮或几门炮遂行火力任务,发展为大量集中使用炮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了各式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在多次重大战役中,产生了地面炮兵群和反坦克炮兵预备队的编组。进攻时,分阶段进行炮火准备与炮火支援,炮火支援采用了徐进弹幕射击的方法;防御时,以炮兵火力阻止敌方步兵的进攻,并出现了炮火反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按任务区分编组各级合成军队炮兵群,各级炮兵成纵深梯次配置。进攻时,根据步兵、坦克兵在战斗各阶段的行动,按冲击的炮火准备、冲击的炮火支援、纵深战斗的炮火护送三个时节遂行火力任务;防御时,严密组织防步兵、防坦克的火力配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战术,随着炮兵的发展和战争的实践不断得到发展,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炮兵强调集中使用和与步兵的密切协同。在攻克坚固设防的城市战斗中,通常集中参战的全部或大部炮兵火力对预定目标实施突然、猛烈、准确的突击,支援步兵进攻。
抗美援朝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炮兵强调广泛机动,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兵力、火力;采用炮火反击、游动炮、敌后侦察射击指挥等方法遂行火力任务;以直接瞄准射击的方法与敌坦克作斗争。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炮兵在炮击金门作战中,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隔海炮战。在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取得了特殊条件下的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炮兵战术。战斗原则主要包括:①集中兵力、火力于主要方向和重要时机,打击主要目标。进攻时,集中炮兵于主要攻击方向,形成对敌的优势火力,不间断地支援步兵、坦克进攻。防御时,集中炮兵于主要防御方向,并将反坦克炮兵集中使用于受敌坦克威胁最大的方向,及时支援步兵、坦克兵抗击敌进攻。②迅速、准确、突然、猛烈地进行火力突击。火力突击,须抓住战机,快速反应,隐蔽企图,出敌不意,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突击效果。③疏散隐蔽配置。根据敌情、地形、任务、火炮性能和数量,纵深、疏散地配置,并能充分发挥火力,便于隐蔽和防护,便于指挥、协同和机动。④适时机动。根据战场情况,适时机动兵力、火力,并使二者紧密结合,不失时机地打击敌人。⑤密切协同。炮兵的火力和与被支援的步兵、坦克兵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并与航空兵火力协调一致地突击敌人。⑥全面保障。周密组织战斗保障,以确保炮兵顺利机动和遂行战斗任务。炮兵战术运用的主要特点:兵力的集中,须合理而适度,主要以集中火力达成优势;兵力的集中与分散,须适时、迅速、隐蔽,以提高炮兵的生存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化指挥器材和侦测手段的作用,提高炮兵快速反应能力;炮兵在近距离支援步兵、坦克兵作战的同时,强调远距离火力战,实施全纵深打击,并注重炮战和对大量运动装甲目标的突击,以及与电子对抗相结合,充分发挥炮兵的远战能力。进攻时,按开进的炮火掩护、冲击的炮火准备、冲击的炮火支援和纵深战斗的炮火护送等时节,全纵深压制敌方战斗队形;防御时,从远接近地开始,在防御前沿前、翼侧和纵深内构成全纵深、全方位、多层次的火力配系,层层拦击敌人,粉碎敌人的进攻。一些国家军队在炮兵运用上还有不同做法。在炮兵部署上,有的重视编组炮兵群;有的则不编群,将炮兵按任务区分为全般支援、直接支援和火力加强,以便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在炮兵指挥上,有的强调集中指挥,在决定性方向和地段上集中使用大量炮兵,保障合成军队重要战斗行动;有的则强调分散指挥,旨在发挥高度的灵活性和火力的快速反应。未来
信息化战争中,随着炮兵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炮兵将以建制兵力为主进行编组和使用;火力突击节奏将加快,打击力度将增强;火力机动将更加频繁,并将在战场全纵深广泛实施。炮兵的指挥效能和火力反应速度将显著提高,更加强调主动性、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