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事件
1993年俄罗斯“炮打白宫”事件
十月事件,又称炮打白宫事件,是1993年10月叶利钦下令军队包围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所在的议会大楼,随后进行炮轰,以武力强行解散俄联邦最高苏维埃的事件。1993年10月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4日凌晨,俄政府军奉命进入莫斯科。8时许,政府军的数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包围了议会大厦,随后发起进攻。政府军同忠于议会的战斗队进行了长达10个小时的激战。最后,议长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议会任命的代总统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以及支持议会的几名将军被捕。据官方宣布,这场流血冲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伤。事后,新闻媒介称之为“十月事件”。
事件背景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政权分裂成两个权力机构。一方是总统叶利钦掌控的国家权力,有人称之为“总统派”,其实,它与西方的总统体制有很大差别,莫如称之为“克林姆林宫派”。另一方是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立法机关,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委员会,有人把它称为“议会派”,更是与西方的议会大相迳庭,因为它与“最高苏维埃”配合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这是1978年苏联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1993年10月,这还是个旧宪法,所以,这个“最高苏维埃”就是最高权力机构,叫它“议会派”有点容易混淆,莫如用它当时的办公地莫斯科“白宫”将之称为“白宫派”。在改革政策、国内经济形势评估、新宪法内容、俄罗斯政体以及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主要集中在经济上是否执行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政治上是否走总统权力高于立法机构的总统制
由于叶利钦的“休克”改革造成俄罗斯经济的极度困乏,最高苏维埃的领导人从1991年八一九事件叶利钦的支持者,渐渐变成叶利钦的反对者。到了1993年,昔日的战友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事件经过
1993年9月,两派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9月1日,叶利钦宣布解除鲁茨科伊副总统职务。9月3日,俄罗斯议会通过决定,否决总统有关解除副总统鲁茨科伊职务的命令。9月1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宣告成立,准备取代最高苏维埃。同日,叶利钦重新任命盖达尔为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
根据国家杜马关于莫斯科1993年9月21日——10月5日“十月事件”调查委员会委员会的结论,该事件起因,是当年9月21日叶利钦总统签署了1400号法令。叶利钦宣布中止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并宣布俄罗斯联邦新的立法权力机关联邦大会的选举将在12月11—12日举行。这些措施无疑是要摧毁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的权力基础。
1400法令名称是“关于俄罗斯联邦宪法改革期”,法令前言是:1、该法令以1993年4月25日人民公决同意修改宪法的意愿为基础;2、1993年4月25日全民公决决定制订新宪法;3、新宪法制宪期间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严重阻碍了改革进程,阻碍了制宪进程,已经成了“非建设性的反对派的总部”;4、为了维护俄罗斯的统一和完整,为了国家走出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等等。实际上,这是强调在旧宪法已经被公投决定重写、新宪法尚在制定的“特别时期”,旧宪法已经不适用这一法理要素,因此,总统才有权解散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相反。
1400法令的第一条就是“在新的两院制议会建立之前,取消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行政和控制国家的功能。
21日晚8点,叶利钦在电视上发表了讲话,宣布1400法令。一个小时之后,时任最高苏维埃主席的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在白宫召开全体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叶利钦的讲话是一个政变。
晚10点,紧急会议主席团通过一项“关于立即终止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权力”的决议。同时,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宣布叶利钦违反宪法,因此罢免其总统职位,任命亚历山大·鲁茨科伊代行总统权力。从这一天开始,俄罗斯的两个权力的矛盾迅速升级。同日,鲁茨科伊宣布接任俄罗斯总统,并任命弗拉基斯拉夫·阿列克谢那维奇·阿恰洛夫上将为国防部长。次日,又任命维克托·柏夫涪维奇·巴兰尼科夫为安全部长、杜纳耶夫为内务部代部长。哈斯布拉托夫号召举行全国总罢工。
9月23日晚10点,第十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但是,苏维埃大厦即白宫被切断电话和电源。于是,莫斯科涌来了大批市民保卫白宫。其中有警卫部队的成员,拥有武装部队发出的特别许可证,所以携带了大批枪支。但是,这成了克林姆林宫武装进攻白宫的理由。从9月24日开始,议会大厦已被政府军警包围,与外界电话联系被切断,所有通往议会大厦的道路亦被政府军警封锁。接着,政府停止了对议会大厦的供电、供水。新成立的议会武装小组则向议会警卫部门和志愿保卫人员分发了武器弹药, 准备抵抗。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在双方对峙加剧的形势下,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佐尔金·瓦列里·德米特利耶维奇9月24日提出了解决俄政治危机的零点方案,建议总统撤销9月21日解散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命令,议会也撤销有关决定,使局势恢复到9月21日前的状态;同时建议在12月21日同时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这一建议得到了一些政治力量的支持。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也奔走于叶利钦和议会领导人之间。呼吁双方举行和谈。
9月27日最高议会大厦即白宫被包围。
9月29日,叶利钦总统和切尔诺梅尔金总理要求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撤离白宫。但是,直到10月4日,白宫和捍卫白宫的志愿者才自愿交出武器。
刚刚重归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东正教也积极活动,在双方力量之间斡旋。双方也同意谈判。
10月1日,在圣丹尼尔修道院,在牧首阿列克谢二世主持下,双方代表举行谈判。克林姆林宫方面同意重新供水供电,最高苏维埃方面同意阶段性撤出。但哈斯布拉托夫、鲁茨科伊和一部分议员坚决拒绝叶利钦提出的“必须无条件交出武器”的条件。
但是,谈判的结果却被街头的冲突破坏。
10月2日,在莫斯科距离白宫不远的斯摩棱斯克广场附近,下午1点,白宫支持者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骚乱中处于此地的外交部被封锁了几个小时。
10月3日,冲突激化。反对派举行集会,下午,十月广场聚集了数万人群,他们突破防暴警察的障碍,游行到白宫。
大约下午4点,据说亚历山大·鲁茨科伊在阳台上号召占领市政厅和“奥斯坦金诺”电视台。
下午5点,示威者冲进市政大楼。警察开始对突破防线的示威者开枪。
晚7点左右,示威者冲进奥斯坦金诺电视中心。
晚10点,叶利钦在电视上宣布莫斯科进入紧急状态。
3日晚到4日晨,“克林姆林宫派”做出了选择。据当时的安全负责人回忆,叶利钦先是在国防部部署,军事人员认为,只需要十几辆坦克,就能解决问题,坦克发出的巨大射击声音会震慑抵抗者。随后,叶利钦回到克林姆林宫,睡了一会儿,然后召开了一个被称为“阿尔法”的紧急会议。有人问:你果真要签署总统令?叶利钦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发表了演说。
4日凌晨4点,叶利钦签署了书面命令,并由专使送达,10辆坦克和20辆装甲车开进白宫区域。
10月4日晨7:30,武装部队开始用大口径武器射击白宫。
大约10:00,坦克开始炮击最高苏维埃,引起火灾。
13:00左右,最高苏维埃的捍卫者开始从苏维埃大楼向外运送伤员。
约18:00,白宫保安切断电源。亚历山大·鲁茨科伊、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和其他领导人,以及武装抵抗的支持者被逮捕。
事件结果
据调查委员会公布的数字,在十月事件中死亡人数是200人,受伤逾千人。最后官方的数据是157人,受伤384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20:09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