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疔
中医病名
烂疔,中医病名,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易于腐烂,病势凶险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农民和士兵,发病者有手足等部位的创伤和泥土脏物等接触史,发病急骤,皮肉腐败,腐烂卸脱,容易合并走黄,危及生命。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
名词解释
烂疔是一种发于皮肉之间,易于腐烂,病势凶险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农民和士兵,发病者有手足等部位的创伤和泥土脏物等接触史,发病急骤,皮肉腐败,腐烂卸脱,容易合并走黄,危及生命。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烂疔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
病因
本病多由于感染特殊毒气、湿热火毒内蕴所致。
病机
多因皮肉破损,接触潮湿泥土,感染特殊毒气,加之湿热火毒内蕴,以致毒凝肌肤,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湿热火毒炽盛,热胜肉腐,毒气弥漫,则易并发走黄之症。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1.好发部位:本病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常有外伤史,伤口深且常夹杂潮湿泥土。
2.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2一3天。初起患肢有沉重、包扎过紧感,继则出现“胀裂样”疼痛,四肢皮肤高度水肿,紧张光亮,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肿胀迅速,蔓延成片,状如丹毒,皮肤呈灰白,或棕黄,或如紫铜色。l一2天后,肿胀疼痛剧烈,皮肤上出现许多含暗红色液体的小水疱,积聚融合成数个大水疱。疮面略带凹陷,形如匙面,按之局部有握雪音。溃后有浅棕色湿浊稀薄脓水,混杂气泡,气味臭秽。此后,腐肉大片脱落,疮口较大。初起即伴有高热(40℃以上),寒战,头痛,呕恶,烦躁,极度疲乏,大量汗出,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甚或神昏谵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黄疽,是为走黄之征象,可危及生命。
3.辅助检查:脓液细菌培养可发现革兰阳性梭状芽孢杆菌。X线检查患部气泡阴影。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鉴别诊断
流火常有反复发作史;局部皮色鲜红,边缘清楚;一般无水疱,即使有也较小,刺破后流出黄水,肉色鲜红;无坏死现象。
辩证论治
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要结合病症的轻重。由于创口染毒,内有湿热蕴结,以致湿热火毒聚于肌肤所致,为湿热蕴结证;由于毒邪不能控制,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内入营血,热毒炽盛,郁于肌肤,腐坏肌肉所致,为毒入营血证。
治疗原则
烂疔多因感染特殊毒气,加之湿热火毒内蕴,以致毒凝肌肤,气血凝滞,热胜肉腐而成,故清热凉血解毒为本病治标主法。同时,应辨明病因,审因论治以治本。湿热蕴结者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毒入营血者宜清营凉血解毒。
证治分类
内治法
1.湿火蕴结证
证候:患部灼热肿胀剧痛,皮肤出现水疱或大疱,疮面皮肉腐烂,有浅棕色混浊脓水溢出,臭秽,混有气泡;伴寒战高热,胸闷呕恶,头身疼痛,纳差;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柏、黄芩、栀子、萆薢、薏仁、黄柏、赤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2.毒入营血证
证候: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气促呃逆,胸闷呕吐,黄疽;局部高度水肿发亮,迅速成暗紫色,间有血疱,肌肉腐烂,气味恶臭;舌红绛,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常用药:犀角(水牛角代替)、生地、赤芍、丹皮、黄连、黄柏、黄芩、栀子。 
外治法
1.初起用玉器膏或金黄膏外敷。如皮色紫黑,加用蟾酥合剂。
2.腐肉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时,改用蟾酥合剂或五五丹。
3.腐肉脱净,周围肿势渐退,肉色鲜红者,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外敷。
其他疗法
1.早期应用大剂量广谱或敏感抗生素。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调护
1. 必须严格消毒隔离。用过的敷料应予焚毁,换药用具应彻底消毒。
2. 应加强宣教,尽量避免赤足劳动,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文献摘要
1.《备急千金要方》云:“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瘢,疮中溃有脓水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
2.《诸病源候论·丁疮候》云:“亦有肉突起,如鱼眼之状,赤黑,惨痛彻骨,久结皆变至烂成疮,疮下深孔如大针穿之状……令人恶寒,四肢强痛,……一二日疮形便变焦黑色,肿大光起,根硬强,全不得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9 09:58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病因
病机
临床诊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