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白粉病俗称上灰、下霜、上硝和冬瓜灰等是由二孢白粉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烟草上的病害。烟草白粉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发病部位主要是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蔓延到茎上,有时花枝和萼片上也可受到侵染。该病最显著特征是在叶片正反两面和病茎上着生一层白粉(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及菌丝)。
发病历史
烟草白粉病于1878年在意大利发现,1879年又在葡萄牙发现此病,以后陆续在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许多产烟国家都发现了白粉病在烟草上发生为害,1947年在意大利引起了相当大的损失,在津巴布韦白粉病是烟草上为害较大的真菌病害之一,在南非此病常造成年20-30%的严重损失,此病在澳大利亚、马其顿地区、爪哇和苏门答腊等也经常成为严重病害。
据记载,中国台湾省在1919年发现烟草白粉病,1939年余茂勋报道了成都平原烟草白粉病的发生情况,随后是贵州、云南、山西、山东、广东和安徽等省都有此病发生的报道。20世纪50年代初,在广东、云南、贵州和福建等省烟草白粉病普遍发生,局部造成为害。1973年,白粉病在上述省份山区、半山区流行发病造成严重损失。1985年,福建龙岩地区,白粉病病叶率高达30%以上,随后仅局部发生。1985-1986年,云南、湖北恩施和四川黔江等地白粉病暴发流行,一般烟田每株上有病叶3-5片,重者达10片以上,减产5-10%,随后几年很少发生;至1990年在四川黔江再度流行为害,病叶率高达15.5%。1989年和1991年,白粉病在湖北局部发生较重,尤其是白肋烟产区,严重的病叶率达60%以上。据1989-1991年调查,中国各主要产烟省(自治区)均有烟草白粉病发生,其中以华南、西南各省发生较为普遍,时有暴发流行。
病原特征
烟草白粉病的病原菌为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叶片上着生的白粉是该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及菌丝,为专性寄生菌。
形态特征
菌丝有分隔透明,内含大量原生质颗粒,分生孢子梗无分枝且与菌丝垂直,有凹陷,大小为80-120微米×12-14微米,而中国山东农业大学烟草研究室测定为47-200微米×10-13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串生,无色,单胞,圆筒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0-32.2微米×12-15微米,山东为24-47微米×10-21微米,在每一个分生孢子里有子囊壳黑色,球形,无孔口,大小为80-140微米;子囊壳外生有弯曲和数目不定的附属丝,内生有10-15个子囊。子囊为长卵圆形,基部有不分支的短柄,大小为58-90微米×30-35微米;每个子囊内一般有2个子囊孢子,偶尔也可看到生有3个子囊孢子的现象。子囊孢子单胞,无色至淡褐色,椭圆形,大小为20-28微米×12-20微米,有性世代较少发生。
生理特性
烟草白粉病为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上生存,在常温下,分生孢子寿命较短,离开寄主后,一般在以内就丧失活力。烟草白粉病菌的营养菌丝和分生孢子梗等全部寄生在叶片表面,而以瘤状或掌状吸器伸人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和水分。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其顶端形成附着胞紧紧附着在叶片表皮上,且产生侵入丝穿透角质层,并分泌酶溶解细胞壁的纤维素后进入寄主细胞内并形成吸器吸收营养和水分,以后迅速生长,在适宜温湿度下,大约7d内在病斑上产生白色菌丝并形成新的分生孢子。
烟草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9.5-23℃,最低温度为7℃,最高温度为32℃。萌发的最适宜相对湿度为60-80%,甚至相对湿度在20%时仍能萌发,在100%时也可见到分生孢子萌发,但在水膜中不能萌发。分生孢子生活力较差,相对湿度较高时,如80-89%时可保持活力达12天,而在相对湿度较低(40-58%)和在19-21℃条件下,仅可存活1-2天;夏季比冬季存活时间长。分生孢子尽管在暗处和亮处均可形成,但在暗处形成的孢子比在光照条件下形成的孢子成熟的慢,大多数分生孢子是在白天释放,而以中午释放最多,下午1-3点达到释放高峰期。子囊壳一般在生长季后期形成,将成熟的子囊壳浸在水中或置于饱和大气中,均可诱发子囊孢子的形成。
子囊壳开裂最适宜温度为14℃,最低为4℃,最高为22℃,在4-34℃之间子囊孢子均可萌发,而最适宜萌发温度为10-18℃。在中国广大烟区,迄今尚未发现子囊和子囊孢子,而在土耳其香料烟上已经发现了子囊壳。 Delon等发现,在法国西南部此菌可产生有性世代,而在法国其他地区未发现有性世代。该病菌除为害烟草外,还侵染胡萝卜科、茄科、菊科、蔷薇科、豆科和旋花科等115个属以上的植物。
为害症状
烟草白粉病在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发病部位主要是在叶片上,严重时也可蔓延到茎上,有时花枝和萼片上也可受到侵染。该病最显著特征是在叶片正反两面和病茎上着生一层白粉(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及菌丝)。因此,有的又称“冬瓜灰”和“上硝”。发病初期先在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褪绿小斑,随即在斑块的正反两面出现毯状小点,渐次扩大,烟草白粉病斑相互愈合,在短时期内,白粉可覆盖叶片的大部或全部,严重时叶片干枯,后期偶尔可见黑色的颗粒体,即是此菌的子囊壳。在大田成株期,先从下部叶片发病,自下而上逐步蔓延,严重时引起全株枯死。重病叶片失去烘烤价值,发病较轻的叶片,在其调制过程中,病斑仍会继续扩大,叶片薄如纸状,易破碎呈糊片,缺乏弹性,失去经济价值。
分布范围
烟草白粉病分布于意大利、葡萄牙、澳大利亚、巴西、中国、保加利亚、希腊、印度、伊拉克、危地马拉、日本、爪哇岛、马其顿王国、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葡萄牙、罗马尼亚、津巴布韦、苏门答腊、俄罗斯、南非、土耳其、前南斯拉夫、波兰、牙买加、尼加拉瓜等国家。中国各主要产烟省(自治区)均有烟草白粉病发生,其中以华南、西南各省发生较为普遍。
侵染循环
在冬季寒冷的地区,烟草白粉病菌以子囊壳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在中国极少发现子囊壳世代,其初侵染主要是来自烟草实生苗和其他越冬寄主上的白粉菌,而附着在病株残体上的菌丝和分生孢子越冬后无侵染能力;田间侵染源是先发病病株上形成的分生孢子成熟后,主要由气流传播。
流行规律
烟草白粉病在温暖、潮湿、日照较少的年份或地区易发生,高山及丘陵地区发生较多,平原地区及通风透光较好的烟田发病较轻,在靠近湖泊、河流、水沟、沼泽、池塘、建筑物、墙边、森林及其他遮荫物的烟田,密度过大或间作作物不当时病害较重。
防治方法
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首先采用抗病品种,其次加强田间管理,最后适时进行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在烟草白粉病始发期开始用药效果较好,用药时间不适宜往往会降低药剂的防效,另外视病害发展趋势和药剂情况确定用药的次数,严重时2-3次即可。20%
三唑酮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但施用
苯菌灵可以产生抗药性的菌株。汪汉成等报道,苯并噻二唑对烟草白粉病具有很高的诱导活性。使用科惠丙环唑、福星氟硅唑乳油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效也很好。
生物防治
中国学者张涛、王静等研究发现,菌液对粉孢子的破坏作用表现为粉孢子不能萌发,细胞肿胀变形、细胞原生质解体或收缩。温室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R03菌悬液处理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AR03菌株防治烟草白粉病的持效期为30天以上。生防细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病害的防病机制主要包括抗生、竞争、诱导抗性及寄生等多种方式。这些生防微生物的发现为烟草白粉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途径,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病害区别
烟草白粉病与
烟草霜霉病(中国尚未发现此病)在发病初期都是产生褪绿小褐点较难区别,易引起误诊,烟草白粉病多发生在叶片正面,为白色粉状物,而霜霉病多发生在叶片背面,为灰蓝色霉层,通过镜检可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