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口
消费者在咀嚼槟榔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烧口是因槟榔卤水中的氢氧化钙(或石灰石)含量过高,消费者在咀嚼槟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主要体现为口腔壁和舌面的不适。
基本信息
槟榔烧口与槟榔原籽,即槟榔干果无关,但与卤水制作、卤水泡制点卤有直接关系。
在卤水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尽量避免卤水浆体(氢氧化钙饴糖等混合浆液)中石灰粉团(槟榔企业称为“成坨”)的产生。因为这种粉团中的石灰在消费者咀嚼时,强烈刺激消费者口腔,严重时会导致舌头表面和口腔黏膜组织的损伤,即烧口。
也就是说,在生产中成坨的卤水,未能转化成碳酸钙而是以氢氧化钙或氧化钙形式存在,形成大量游离碱,导致碱含量过高,造成烧口。
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烧口,关键在于卤水的制作。那么,在制作卤水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石灰熟化必须完全或氢氧化钙需定量;
2、熬制卤水时一定要搅拌均匀,并且饴糖的加入不能过快;
3、刚熬制好的卤水必须过筛;
4、熬制好的卤水应该适当放置一段时间(称为“陈化”)。
即使这样,有时还是很难避免粉团的存在。因此,一些槟榔企业创造性地使用胶体磨处理熬制好的卤水。
为了防止烧口,湖南省内很多烟果消费者,在开始咀嚼槟榔时,即会把槟榔侧咬几下,等槟榔中间的卤水咬散、松动之后,拿出槟榔敲掉其中的卤水粉末,这样可以减少卤水与口腔的接触,减少槟榔中的氢氧化钙含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1 11:29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