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尾,读音:shāo wěi,
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其实,烧尾最早的意思,鲤鱼跃
龙门,跃过龙门之时,天雷击去鱼尾,鱼乃化身成龙。
1、唐 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
升迁的庆贺宴席。2、唐 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3、喻显达。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
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
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烧尾。一云新羊入群,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 中宗 时,兵部尚书 韦嗣立 新入三品,户部侍郎 赵彦昭 假金紫,吏部侍郎 崔湜 复旧官,上命烧尾,令於 兴庆池 设食。”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烧尾宴》:“士人初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又说:
鱼跃龙门,化龙时,必须雷电为烧其尾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