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源流
历史起源
1、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慈禧太后逃到山西避难,仍然牢记用烩面补身驱寒,多次差总管李莲英诏贡山羊做烩面食用,及时解除了寒疾病险。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御厨庞恩福因不甘宫廷御膳房苛律束缚,逃出皇宫隐居黄河河南段后,正宗的原阳烩面才传艺民间。
2、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位名厨,叫做赵荣光,特别喜欢吃面食。空袭来了,赵师傅就去躲飞机,回来后,就把剩下的面条加点羊肉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师傅发现重新烩过得面也很好吃,就潜心研究,在里面放些盐和碱,使之更筋。这样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后来就成了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
菜品发展
河南面食多有所长,烩面是代表之一,此面汉魏时期亦称汤饼,唐以后名称渐变,宋代
汴京食店便有“插肉面、大奥面”的供应,后多称羊肉烩面,取其筋软光滑、汤醇性温。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河南烩面所用的面为扯面,类似于拉面,但稍有不同。一般用精白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烩面的精华全在于汤,羊肉汤要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因为面香肉烂,味道浓郁,而且价格便宜,它成了中原地带最典型的风味小吃。
菜品制作
食材原料
制作方法
各地特色
萧记三鲜烩面
萧记烩面的创始人萧鸿河原是郑州国营长春饭店做伊府面的师傅,退休后领着两个儿子开起了烩面馆。他没有沿袭传统的羊肉烩面风格,而是从自己拿手的伊府面中找到了灵感,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海参、鱿鱼加入羊肉烩面中,称之为三鲜烩面。三鲜烩面主要以三道高汤(鸡汤、骨汤、羊肉汤)为基准配方,它的特点有三不过(滋养不过补、味美不过鲜、油香不过腻),其风味独特,质优味美。
合记羊肉烩面
合记羊肉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1994年5月荣获“全中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1997年12月又摘取“
中华名小吃”桂冠。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白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合记的前身是老乡亲饭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营,因是合伙经营,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俗称合记。
裕丰源滋补烩面
裕丰源烩面的特点是特浓白汤,味道醇香,且无任何添加剂,加入了当归、枸杞等中药成分,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且味道也为许多人喜欢。
白记烩面
位于
西站路上的白记烩面包子菜馆(俗称白四烩面)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在传统烩面的基础上几经改良,中药熬汤,味道鲜香,品后舌尖微麻,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76人老烩面
76人老烩面秉承“传统的龙,传统的面”,认为制作烩面最好的秘方就是没有秘方。原汁原味,老锅老汤就是特色。获得了广大食客的强烈认可,发展异军突起。
煜丰羊肉烩面
煜丰羊肉烩面,2010年被
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小吃”称号,该烩面在烹制时主张原汁原味,区别于一般的滋补烩面,主要特点是色白汤浓,味道纯正,不腥不膻,面筋道。煜丰烩面是在传统羊肉烩面的基础上精心选料,并采用独特技法,将上好的羊肉、羊骨架同各种香料文火熬制4个小时以上,以精白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反复揉搓直至筋韧后,将面拉成薄条下入羊肉汤中,配粉条、木耳、黄花菜等辅料烩制而成。长久以来,煜丰烩面以其汤鲜面筋、浓香爽口、营养丰富、价格公道而受到顾客的一致喜爱。
荥阳烩面
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汤白味浓、香而不腻,爽口润胃,老少皆宜。其特点是汤浓酽醇厚;面光滑筋道;香喷喷、热乎乎、白嫩嫩的羊肉掺和在米黄色的汤里,再加上晶莹可口的指宽面条,添配些许小葱香菜,顷刻间香气扑鼻,余味无穷。
荥阳烩面又分羊肉烩面、牛肉烩面、高汤烩面等多种类型,各有特色,异彩纷呈。
米河烩面
米河烩面,著名的是老帖烩面,与其他烩面不同,汤少面多肉多,不以喝汤美颜为主,主要是面劲道、肉香,吃起来香纯且不腻,在
巩义米河当地,非常有名,每个在外的家乡人,回到家里都会到街上去品尝一番,只因做这烩面的是回民,推广力度不大,但已是当地的一道名吃。主要做法:羊汤煮面,盛碗,加肉乳。
尉氏烩面
尉氏烩面没有华丽花哨的众多配菜,而是以其独特的汤、面做法,直接在羊肉浓汤锅中下面(而非取羊肉清汤小锅下面),在面临出锅时在烩面碗中放入盐、
芝麻酱、葱花、等调味品,从下烩面的汤锅中取汤入碗,然后再放入羊肉丁、香菜(芫荽)或是荆芥(五香菜),再以个人口味加入用牛羊油沷的油辣椒。
原阳烩面
原阳烩面,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原阳羊肉烩面,是产自河南省原阳县的烩面的简称,具有汤肥肉瘦、浓香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特色。原阳烩面所用汤为各种调料调制的羊肉老汤。面在汤锅中熟后,盛碗。碗中汤仍为老汤,配以味精、香油、羊肉片、香菜调制而成。各面馆的面的分量,有两种,以所用面碗称呼为大碗或者小碗,而不称为大份小份。
叶县烩面
叶县烩面主要特色是羊肉炝锅,采用优质面粉,细腻光滑,柔软筋香,滑润适口;烩面汤取新鲜的羊排、羊蹄骨,并放多味少许的五香调料熬制而成,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誉周边十几个县市,属风味特色类。
浚县老式烩面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高筋小麦主产区。浚县人的面食也因此更加丰富多样,浚县老式烩面,与其他烩面最大的不同就是秘制炒卤,原汤煮面,可以说是鹤壁人的美食记忆。
秘制炒卤:干煸羊肉,炒黑酱。精选山羊肉切丁备用,葱姜香料备用。油热,葱姜炸黄,煸炒羊肉30分钟左右,改小火加秘制黑酱翻炒10分钟。纯手工烩面,清汤煮面,煮熟后配以榨菜丁、虾米、秘制炒卤盛碗。面筋、味美,卤香四溢。
方城烩面
方城烩面起源于八十年代初期,师承于郑州烩面,烩面师傅结合方城回族较多,从而羊肉资源丰富,进而在郑州烩面的基础上摸索改进形成豫南特色美食方城烩面。方城烩面看似容易做,可是要达到真正的口味绝非一般人所能做的。欲辨其是否正宗方城烩面,一观汤,二看面,三尝辣椒油。
汤用羊骨、全羊骨架,置入清水锅里大火炖煮,两个小时后起浮沫,放旧调料袋提味。下羊肉块,然后换新调料袋加味,武火烧溢,之后文火炖之。数小时后,满屋醇香,起看肉烂如泥,汤浓如奶。面选上等小麦面粉,水和面,盐和水,盐是其中关键。把面揉搓成团成絮。揉,下力揉,面皮光色亮润,一面筋力如胶。用湿布盖压盘性。性起,静坐,把面分成每块一两左右的面剂,推擀成椭圆形面片,两面再抹上一层小磨香油,以防粘连,一个个油光光白亮亮,整齐地叠放入盘,以备用之。此为制面之法,有三字令:柔、韧、光。辣椒油,方城烩面的上等调味作料,犹如做菜要用味精一样。制辣椒油,须用羊油和方城所产的小型红尖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