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于湿
中医药理论中的病证
热重于湿是中医药理论的一种病证,症见身热稽留,汗出不退,渴不引饮或喜热饮,胸闷泛恶,四肢倦怠,身重头蒙,神情呆钝,小便浑浊,大便溏泄,脉象濡缓,舌苔白腻等。治疗以苦寒消热为主,兼以化湿。
病症简介
重心在胃,症见身热增高,口苦作渴但不欲多饮,胸痞干呕,心烦溲赤,便秘或溏而不爽,舌苔黄腻甚或干燥,舌边尖红绛,脉象濡数等
重心在脾。症见身热稽留,汗出不退,渴不引饮或喜热饮,胸闷泛恶,四肢倦怠,身重头蒙,神情呆钝,小便浑浊,大便溏泄,脉象濡缓,舌苔白腻等。
治法说明
湿重于热的,治宜化湿为主,湿去则热邪易清。常用化湿法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临床可根据具体症情掌握运用。如藿朴夏芩汤,三仁汤为其代表方。
热重于湿的,治疗以苦寒消热为主,兼以化湿,如王氏连朴饮、黄芩滑石汤为其代表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0 13:41
目录
概述
病症简介
治法说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