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炉烤鸭
中国的传统名菜之一
焖炉烤鸭是中国的传统名菜,凭炉墙热力烘烤鸭子,炉内温度先高后低,因烤制过程中“鸭子不见明火”,故烤鸭表面没有杂质。所以焖炉烤鸭被称为“环保型”、“绿色”烤鸭。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内层丰满,肥而不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菜品特色
所谓焖炉烤鸭,就是凭炉墙热力烘烤鸭子,炉内温度先高后低,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内层丰满,肥而不腻,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焖炉——烤鸭所用的焖炉,是从地面直接用砖砌起,砌时砖的码法很有讲究,是“上三、下四、中七层”,一面砖墙下有炉门,炉内可烤5-7只鸭。焖烤——焖炉烤鸭不是明火,将秫秸放入炉内,点燃后将烤炉内壁烧热到一定程度,呈灰白色,将火熄灭,然后将鸭坯放在炉中铁罩上,关上炉门,全凭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中间不能开炉门,也不能移动鸭子,一次放入,一次取出,要有一定的把握。因此,烤炉是关键,如果炉烧得过热,鸭子就烤糊了;热的温度不够,鸭子就生,所以在烧炉时,炉内壁烧成灰白色,迅速将生鸭坯放入炉内,半小时后,打开炉门,手感鸭脯“暄腾”,即可出炉。
火力——焖炉烤鸭是凭炉壁的热力和炭火烧烤,在烤的过程中,炉的温度先高后低,温度自然下降,火力温而不烈,因而鸭子受热均匀,油脂水分消耗少,皮和肉不脱离。
特点——烤鸭皮酥脆,色枣红,肉细嫩,口味鲜美。
菜品由来
据《食珍录》记载,烤鸭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建康(今南京)。当时被称为“炙鸭”。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日食烤鸭一只”,宫廷御厨为了讨好这位皇帝,每天变着法地研制鸭子的新吃法,最终诞生了著名的南京烤鸭
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将南京的一些地方文化以及饮食习惯也带到了北京,而且皇宫内的烤鸭高手也被一并带到了北京,南方饮食文化带到了北方,自然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嘉靖时期,烤鸭的配方与制作方法流传到了民间,没过多久,北京的第一家烤鸭店“便宜坊”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营业了。
南京的烤鸭最初是分为叉烧烤鸭与焖炉烤鸭的,而焖炉烤鸭自然是以老“便宜坊“为代表的,而叉烧烤鸭则就是以后来的”全聚德“最有名气了。1864年,”全聚德“开业,创始人杨全仁将烤鸭技术发展到了”挂炉“状态,使得烤鸭的技术有了极大的革新,名声也不断增大,最终名满京城,享誉全国。
菜品分类
便宜坊是焖炉烤鸭的鼻祖,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两大流派,如今的代表分别是便宜坊(焖炉)和全聚德(挂炉)。
挂炉烤鸭与焖炉烤鸭的区别:
一:挂炉烤鸭特点:
首先是烤炉和燃料不同,挂炉不安炉门,用枣木、梨木等果木为燃料明火烤制,因果木燃烧时,无烟、底火旺,燃烧时间长。其次是烤法不同,因为没有炉门,挂炉烤鸭在烤制时是可以随时查看和翻转的,鸭子入炉后,要用挑杆有规律地调换鸭子的位置,比如还要有“撩裆”的技术操作,以使鸭子受热均匀。因为挂炉烤制的方式火力强烈,鸭子皮下脂肪化掉,烤成的鸭子皮脆肉嫩。
二:焖炉烤鸭特点:
焖烤鸭子之前,先将秫秸等燃料放进炉内点燃,使炉膛升高一定温度,再将其灭掉,然后将鸭坯放在炉中铁罩上,全凭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由于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鸭子“不见明火”,在烤的过程中,炉内的温度先高后低,温度自然下降,火力温而不烈,空气湿度大,因而鸭子受热均匀,油脂水分消耗少,皮和肉不脱离。烤好的鸭子成品呈枣红色,烤鸭表面没有杂质。外皮油亮酥脆,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鲜美。成败的参考标准,是要求“鸭脯像刚蒸得的馒头一样,很暄腾”
这两种烤鸭技艺已经分别申请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制作方法
不过,推陈出新的思路也很有意思。位于崇文门的便宜坊可以说是焖炉烤鸭老字号了,但它对于焖炉烤鸭技术的改进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燃料上,在鸭坯的加工上也下了很大功夫。这几年就不断推出了“花香酥”系列烤鸭和”“蔬香酥”烤鸭。这种创新绕开了在鸭肚子里下功夫的思路,改外不改内,可谓大胆。
2003年至2005年,便宜坊的厨师们在“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孙立新和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传人白永明的指导下,根据现代人们追新求异的饮食需求,在传统烤鸭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花香酥”和“蔬香酥”烤鸭,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花香酥”和“蔬香酥”的上市补充了北京烤鸭在吃法、口味上单一的不足。比如“花香酥”在制作中就运用特殊工艺分别将莲子、名茶、红枣的营养成分浸入鸭内,使烤鸭味型独特并具有营养保健价值。而“蔬香酥”在食烤鸭时配以香椿苗、萝卜苗、薄荷叶花叶生菜,满足了人们口味的需求。
蔬香酥烤鸭
在创新系列烤鸭上市后,著名相声演员李金斗就曾为“花香酥”系列烤鸭题字:便宜坊的鸭子就是傲!“蔬香酥”烤鸭上餐桌后也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创造了销售30万只无投诉的奇迹。业内权威人士称,“便宜坊的创新给中国烤鸭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9 01:10
目录
概述
菜品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