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敏之
天津河北大学外语系任教授
(1906—1992),焦有功,字敏之,忻县城内东街人,1906年出生,忻县高等小学九班学生。后考入上海大学,1925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青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第二届理事会候补理事。
焦敏之 简介
1926年3月,焦敏之在北京《京报》上发表了《南开大学与上海大学》的文章,评击南开大学的反动势力,曾在全国震动一时,接着,他又写了《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刊于上海《商报》,尖锐地揭露了阎锡山对山西的黑暗统治。是年秋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反基督教》月刊编委会,焦敏之与陆定一等同志为编委。
1927年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后又任中山大学党委委员。留苏期间,他还任过共产国际东方部远东代表的翻译和内务。1930年回国,他先后任上海五金产委书记,法南区委宣传部长。1931年3月在上海被捕入狱,1934年7、8月间,从苏州反省院出狱后脱党。
1934年秋,焦敏之在太原与周北峰、杜任之创办了《中外编读》(月刊)。以后焦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写作工作,与文化界沈钧儒的救国会密切联系,写了《人民阵线在全世界》一书。1938年至1939年,在延安抗大工作二年,任教员。1938年7月,在毛泽东的关怀下,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发起成立了新哲学会,焦敏之为发起人之一。1940年至1946年7月,在重庆为《新华日报》等报刊撰稿,并任苏联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中文部总编辑、新闻类编日报总编辑,及中苏文协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46年2月创立了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任秘书处主任。1947年3月应郭沫若的邀请,商谈编印《苏联研究丛书》。1949年在上海姚雪垠办的《报告》上首篇是焦敏之写的《为经久和平而奋斗》,此文详细论述了和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奠定了杂志基调,后出一期被查封。
解放初,焦敏之在南京华东军区外语学校任校长。1951年5月的一天上午,南京华东军区外语专科学校大操场上,3个中队的学员齐刷刷坐在棚子里,在文娱干事的指挥下,高唱着华东军大的校歌:“长江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时土台子上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气质儒雅,系着领带,穿着西装的校长焦敏之先生——他是著名的翻译家,曾译过列宁写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巨著,深受同学们的敬重;另一个是戴着军帽,穿着退色军装,胸前佩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的首长——同学们立即认出来他就是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便兴奋地鼓起掌来。
焦校长摆摆手说,“请大家安静。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陈毅司令员给我们作报告”之后,便走下土台,和大家一起坐在马扎儿上听讲。(张守仁——怀念我的司令——为陈毅元帅诞辰一百周年而作)。后调南京军事学院,任翻译室主任(军级),1952年焦敏之重新入党,1959年到外文部某研究所工作,1961年,调天津河北大学外语系任教授(高教二级)。 1984年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1992年于天津病逝,享年86岁。
著作
焦敏之著作、翻译甚多,仅出版的就有五百多万字。其重要著作有《苏德战史》(1947年上海光明书局出版)、郭沫若作序,《近代国际关系史》(1948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世界古代史纲》等。翻译的有《马列主义美学观》、1946年,《恩格斯军队论》、《马列主义论军队与战争》、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上三种最早均为延安出版,有解放后又重新出版)、《中国经济地理》(据1953年俄文版翻译出版)、《文艺的基本问题》(1947年上海光明书店)、《苏联的集体农场》、《列宁论战争》(重庆老三联社),《原始人的文化》译,延安时期;《马恩列斯论经济问题》,1948年译等。《苏俄地理基础》1948年11月在上海出版,《中国经济地理》1938年译,上海光明书局出版,《古代世界史纲》解放前出版。
其子焦伯华原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因病早逝。其孙焦雨石现为天津著名民营教育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21:59
目录
概述
焦敏之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