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二花脸猪,江苏省
常州市武进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焦溪二花脸猪品种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明显;头大额宽,耳大下垂过下颌;嘴筒稍长且微凹,上有2—3道横纹,额部有明显皱褶;四肢稍高,中躯稍长,背腰微凹,腹大下垂;后躯宽而稍倾斜,被毛全黑稀疏;具有产子率高、母性好、耐粗饲等特点;猪肉色泽鲜红、有光泽,肌肉细嫩,肌间脂肪丰富,呈大理石状;熟制后香味浓郁,细嫩多胶质,肥而不腻。
内在品质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属郑横圩田地区,其间错落分布着由石灰岩风化形成的舜山、凤凰山、横山等低山丘陵,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低山丘陵仅占4%。平田的地面高程在3米以下,成土母质既有河湖相沉积物也有长江冲积物,主要土壤类型有黄泥土、乌栅土和沙土,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耕作层平均pH值7.43、有机质21.8克/千克、全氮(N)1.43克/千克、全磷(P2O5)1.26克/千克、速效磷(P2O5)27.6毫克/千克、速效钾(K2O)104.0毫克/千克。土壤养分丰富,磷素含量特高,水作旱作都适宜,为全区所独有。另据抽样调查,耕作层平均有效锌(Zn)6.2毫克/千克、易还原态锰(Mn)191毫克/千克、有效硼(B)0.32毫克/千克、有效硅(SiO2)345毫克/千克,锌、硅有效量丰富,锰、硼有效量中等,但相对全区而言微量元素含量都是高的。
水文情况
武进区属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水网区,区内有水域面积近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河流纵横密布,形成以舜河、三山港为径,北塘河为纬,北通长江,南联运河的水系。长江为来水水源,运河为排水通道。
气候情况
武进区位于北亚热带北缘,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温度15.5℃,其中,1月份2.4℃,7月份28.2℃。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005.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7%,以7、8月份最高,分别为54%和62%,3—5月份多连续阴雨,日照百分率仅40%左右。年均降水量1066毫米,其中,1月份37.1毫米,7月163.6毫米;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桃花水”主要时段,6—7月为梅雨期,梅雨期平均21天左右,降水量223.6毫米。初霜日平均为11月10日,最早为10月19日;终霜日平均为3月28日,最晚为4月16日;平均霜期138天,最多166天,最少83天。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573.7毫米。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丰沛的优质水资源,孕育了境内丰富多样的植被和农作物,为畜牧业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环境。
历史渊源
武进的养猪业历史十分悠久。戚墅堰圩墩遗址出土的猪下颏骨,经考证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
春秋时期,吴国已在今苏南发展畜牧业,《吴地书》记载:“匠门外沙里中,城东五里有猪坟,是吴王畜猪之所;……”;从常州市南门出土的西汉陶猪舍和西郊出土的西汉陶猪,说明了当时养猪业的发达程度。
焦溪则历来是有名的苗猪集散地,元代朱泽民在《游三山记》中就用“……河复自湾过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俪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舟人廻牵,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交映,两山之间,浦溆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转,两岸板桥为梁,即三山坞。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饭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鸟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焉……”(摘自《武阳合志·舆地志》)的描述,记录了当时焦溪街镇(石堰现为焦溪的一个村)的繁华热闹景象。
明代万历年间起,武进东北部沿舜山脚下的农民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通过长期选育,培育出了焦溪二花脸猪。据明末的沈氏农书记载,母猪一胎可育成小猪14头,可见当时已经选育出优良的家猪品种。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编修的《武进阳湖合志》之《舆地志》中,有“燕饮昔崇俭素,近亦渐流丰腴,甚或华灯广坐,选部征歌。虽着繁昌,殊乖撙节,鱼丽万物,盛多羔羊,节俭之应也非,士大夫责欤。”的记载。可见当时的生活水平之高。当时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土地利用率日益提高,由于扩大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加上土地复种指数提高,耕作精细,有机肥料的需求量增加,养猪业随之得到进—步发展。由于农作物加工副产品多,加上城镇的粮食和油料等加工副产品亦较多,精饲料充足,青饲料亦比过去增加,均有助于缩短饲养期;亦由于精饲料以大麦、米糠、麦麸等为主,青料以南瓜、萝卜,青草和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饲料为主,在当地生产的这些饲料磷多钙少,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而且当地养猪采用了垫土垫草的软圈积肥方式,猪只终年饲养于光线较暗的舍内,很少运动。这样经过长期选育,逐渐形成了二花脸猪体型中等、耳大而软、额多皱纹、背腰较软而腹垂,卧系、性情温驯、耐粗饲、生长快速、繁殖力高,肉质鲜美等特征和特性。这一由原产地群众长期培育而成的中国独有的珍贵猪种,以其产仔率高、母性好、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特点闻名于全国乃至全世界,被国际畜牧界誉为“世界猪种产仔之王”,二花脸猪的高产仔和肉质鲜美等优良性状正是改良世界猪种和建立中国配套系养猪生产的优良种质资源,其生物价值不亚于国宝大熊猫。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焦溪二花脸猪的保种与选育,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国宝”,2000年农业部又将其列入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1954年,全国养猪专家张照教授定名“二花脸猪”。
20世纪80、90年代,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在不大讲究猪肉品质的市场大环境里,多数农户无奈选择养殖周期短、成猪分量重的“洋猪”。
2005年,武进区农业部门在防疫普查时发现,纯种的“二花脸”母猪在焦溪周边地区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在焦溪周边上万头存栏猪中,比对鉴定出35头正宗二花脸猪,且父本只有4头,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得多。
2006年,常州市武进区养殖户顾岳清联合26户饲养户,成立了焦溪二花脸母猪合作社,聘请
南京农业大学和
扬州大学的两位教授为顾问,武进区政府下拨15万元启动基金,支持建立二花脸猪种保护区。
生产情况
2008年,焦溪二花脸猪有纯种公猪12头、6个血统,核心群原种母猪653头、生产群母猪2118头。销售二花脸种猪8100多头,二花脸二元种母猪3200多头,二花脸商品猪7800多头、500多吨,销售额1560万元。
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焦溪二花脸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3年,焦溪二花脸猪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武进区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焦溪二花脸猪原产地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郑陆镇和横山桥镇,区域范围北纬31°46′—32°04′,东经119°46′—120°12′。平原海拔高度3米以下(青岛零点、下同),低山丘陵最高峰115米。东临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江阴市桐岐镇,南接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横林镇,西毗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戚墅堰区潞城镇,北靠江阴市西石桥镇、申港镇。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二花脸猪的产地在以焦溪舜山为中心的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和横山桥镇区域。猪场环境应符GB/T17824.4—1999的要求,母猪猪舍应按图3.1的规定建造,公猪和育肥猪亦可参照。猪场内不得饲养其它畜禽动物,猪场应设有废弃物储存设施,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焦溪二花脸猪体型中等。毛色全黑,毛稍密而短。嘴筒稍长且微凹,额部多皱纹,耳大而软,腹虽下垂,但较紧,臀斜。四肢高而有力,大腿瘦削。乳头较多,一般(9—11)对,多呈丁香型或葫芦形。二花脸母猪的保种选育采取群选群育的模式,通过建立核心群作为先导来带动生产群,发展种源产业。引种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规定进行检疫。种猪引入后至少隔离饲养30天,经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3.1)饲料: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加工过程应符合NY5032的规定。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营养水平不低于GB8471要求,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使用药物添加剂时应符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不得滥用抗生素。在商品猪出栏前30天,停止添加所有药物添加剂。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和有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或其它畜禽副产品。
在饲料生产中,饲料原料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对含霉菌素超标、掺假的原料一律不得接收入库。饲料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分和钙、磷)的检测,以便能根据原料实际营养含量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保证配合饲料营养指标符合要求。生产预混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微量组分必须有专人计量,确保生产预混料的载体水分不超过10%,并由专人负责、监督生产。生产配合饲料时,应按配方要求进行生产,各种原料要准确计量。按物料顺序投料,先投大料,后投小料,不得颠倒顺序。为保证饲料的混合质量,规定预混料混合时间必须达到(10—20)分钟,配合饲料混合时间达到(3—5)分钟。一批预混料或配合饲料混合结束后,混合机要完全放空,确保混合机内没有残留后才能混合下批预混料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药物时必须先将药物进行预混合。配合饲料中添加药物后,应在饲料袋上打上标签,以防与其它配合饲料混淆。为防止饲料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发生霉变,成品饲料夏季应在3天内用完,其它季节应在7天内用完。
(3.2)防疫:猪场防疫按GB/T17823—1999的规定执行。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应分开。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并设置:消毒室、兽医室、病理分析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猪场大门口处应设置大的消毒池,并设有高压消毒泵,对外来车辆进行消毒;外来人员,必须通过大门处的消毒室,且经过5分钟紫外线照射和消毒池方可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在门口应设有消毒室和淋浴室。猪舍入口处应设消毒池或设置湿麻袋(消毒液浸润)供人员消毒,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消毒、淋浴、换衣鞋。工作服应每天清洗消毒。非生产人员不允许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需经淋浴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每周对场内道路及相应设施如车辆、器具消毒一次;每周对猪舍及猪舍内的猪喷雾消毒一次;猪舍空圈期应一周以上并清洗一次、消毒一次。各种消毒剂应定期更换交替使用。
猪场兽医人员不准外出诊疗动物疫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外出开展猪的配种工作,场内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不得对外开展相关工作。
应定期对以下疫病进行监测: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伪狂犬病、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其它一些疫病进行监测。病死或淘汰猪的尸体按GB16548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出售病猪、死猪。猪的防疫保健程序按表3.1执行。定期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到无害化处理。
注:育肥猪出场前60天内不得使用疫苗和驱虫药,兽药使用按NY5030规定执行,驱虫按NY5031规定执行。
(3.3)兽药使用:兽药使用按NY5030规定执行。驱虫程序按NY5031规定执行。消毒防腐剂使用应符合NY/T5033规定。必要时进行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所用的兽药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所用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
允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二部收载的用于生猪的兽用中药材、中成药方制剂。允许在临床兽医的指导下使用钙、磷、硒、钾等补充药以及微生态制剂、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营养药、血容量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抗贫血药、维生素类药、吸附药、泻药、润滑剂、酸化剂、局部止血药、收敛药和助消化药。
禁止使用违禁药品。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淘汰的兽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兽药。
(3.4)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根据体重、配种量和气温确定日喂量,一般为精饲料(2.3—2.5)千克、青饲料2千克。精料中应含天E(12.13—12.56)MJ、CP16%、动物性饲料(3—5)%。配种旺季前30天还应增加营养。保持圈舍干燥清洁,每天自由运动(0.5—1)小时。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初配月龄以性成熟程度和体重来确定,一般为(6—8)月龄、体重(60—80)千克。幼龄公猪每周采精(2—3)次,成年公猪在正常情况下隔天采精1次,配种旺季在高营养水平下可连续采5天休息1天。使用年限一般为(4—5)年后备种公猪在(45—60)天离乳后即应分群,以(2—4)头小群饲养,并加强运动,增加光照,促进发育;120天后单圈饲养,(5—6)月龄开始调教采精,以后每(1—2)周采精1次。
(3.5)种母猪的饲养管理:空怀和妊娠前期以粥料形式日喂混合料(1.0—1.2)千克,加上(3—5)倍的青饲料;妊娠后期增加(25—35)%精料;哺乳期的饲料应优质、多样、稳定,除产后(4—5)天内要控制喂量外,日给混合精料(3.5—5.0)千克,精料中应含天E12.13MJ、CP14%,并注意供给矿物质、维生素,青饲料控制在(1.5—2)倍。
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安静,夏天注意防暑降温。
哺乳母猪在产后20左右自然发情,即可配种。
后备母猪4月龄起即可配种,初配前30天内应适当控制生长速度,多投喂青饲料。
(3.6)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产出后应于(1—2)小时吮足初乳,对弱仔应辅助其吮(2—3)次。气温过低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仔猪生后3天内剪齿断尾,断尾应在离尾根(3—4)厘米处,并用碘伏消毒尾部。对断奶10天左右的仔猪适量饲喂,遵循“少量多次、基本不剩”的原则。
(3.7)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适时进行换料及增加饲喂量,让其自由采食。所进饲料必须在2天内用完,堆放饲料的场所要保持清洁。根据猪舍内的气温和气味,及时开关窗进行调节气温,遇到高温时应冲水降温。
对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猪要及时调整分群。做到大小分开、公母分开、强弱分开,使猪群保持均匀一致,并做好猪只的调教工作,使猪只“吃、拉、睡”三点定位。猪舍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料槽应保持干净,水槽或自动饮水器保持有水。
(4)产品收获。猪只实行全进全出制。种猪出场生长发育性能不低于三级,猪只健康,经免疫注射、兽医人员签字,并附种猪出场合格证明及系谱卡。商品猪按NY5029—2001的规定执行。应采用符合卫生条件的专用车辆运输,不得混装。
(5)生产记录要求。对二花脸纯种猪进行认定、编号,建立生产系谱记录、防疫记录和耳标记录。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做好饲料来源、每日出入库、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淘汰情况的记录。做好采精、配种、产仔、留种的系谱记录。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便备查。资料由专人保管,最少保留二年;种猪的档案按NY/T820—2004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