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灯效应
心理学专业术语
“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是一种心理操纵手段,通常涉及操纵者与被操纵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广泛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在该效应中,操纵者通过削弱被操纵者的自我认知,包括记忆、感知和判断力等,实现对其行为和思维的影响和控制。“煤气灯效应”这一概念最早由Barto和Whitehead(1969)提出,其灵感来自于源自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该话剧在1944年被改编成电影《煤气灯下》。
定义及原理
“煤气灯效应”通常定义为操纵者通过心理虐待的方式,引发被操纵者对自身认知的怀疑,最终实现对被操纵者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或影响。在煤气灯效应的双方互动中,操纵者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坚持己见并采取多种手段质疑被操纵者,旨在削弱后者的自信。被操纵者则处于较为被动的角色,倾向于将操纵者理想化,追求获得操纵者的认同,过度依赖于操纵者对自身价值和认知的看法和态度。
发展阶段
煤气灯效应的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不相信、辩解和压抑。一开始,被操纵者对操纵者的否定持怀疑态度,试图反驳并坚持自己的立场。随着时间推移,被操纵者开始尝试辩解,这表明他们已受到操纵者的影响。最终,被操纵者可能会进入压抑阶段,内化操纵者的质疑,产生自我怀疑和不安。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看上去这三个阶段都是操纵者在单方面伤害被操纵者,事实上该过程需要双方互动才能实现。
起源
“煤气灯效应”这一概念源自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该话剧在1944年被改编成电影《煤气灯下》。话剧和电影中描绘了一名男性通过操控煤气灯的亮度,使他的妻子感到困惑并怀疑自我,进而达到控制她的目的。心理学家随后采用这一术语描述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即通过扭曲事实、否认和误导等,使被操纵者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进而失去自我认同,受控于操纵者。
历史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起,“煤气灯效应”一词被广泛用于描述对个体现实感知的操纵行为。该术语在70年代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心理学分析。2007年,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Robin Stern)基于其在临床心理学领域的丰富经验,出版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一书,该书的出版推动了煤气灯效应在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并逐渐扩展至哲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
影响因素
以下是影响煤气灯效应的一些关键因素:
(1)人际关系:煤气灯效应常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例如伴侣、家庭成员或者朋友之间。在这些关系中,操纵者可能会利用被操纵者的信任和依赖,通过否定、误导、欺骗等方式,使被操纵者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
(2)沟通方式:煤气灯效应的操纵者通常擅长运用语言技巧,比如模糊表达、双重否定、转移话题等,使对话内容含糊不清,让被操控者者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
(3)情绪操纵:煤气灯效应的操纵者者可能会利用被操纵者的情绪,如恐惧、愧疚、不安等,来强化他们的影响力。比如他们可能会通过威胁、恐吓、羞辱等方式,令被操纵者害怕而服从他们的意愿。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煤气灯效应。例如,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被操纵者可能更容易受到操纵者的影响。此外,如果被操纵者缺乏外部支持和资源,也更容易成为煤气灯效应的目标。
表现形式
煤气灯效应的典型做法包括:
(1)持续的否认:操纵者会否认某些事件的发生,即使这些事件确实发生过。这种否认通常坚定且连贯,使被操纵者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
(2)歪曲事实:操纵者可能会故意歪曲或曲解信息和事实,以适应其自身的叙述。这种歪曲的目的是混淆被操纵者者的思维,使其难以区分真实和虚构。
(3)操控记忆和感知:操纵者可能质疑被操纵者的记忆、感知和经历,使被操纵者对自己的感觉和记忆产生怀疑。
(4)引发困惑和不确定感:通过这些技巧,操纵者使被操纵者感到困惑和不确定,进而减少其对自身感知的信任,并增加对操纵者的依赖。
这些操作手法的目的是削弱被操纵者的心理防御,增强操纵者的控制力。煤气灯效应的危害在于它逐渐剥夺了被操纵者的心理自主性和自信,导致其在认知和情感上对操纵者产生过度依赖。
如何检测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煤气灯效应操纵?罗宾·斯特恩在《煤气灯效应》列出了20个报警信号,如果符合下列其中任何一项情况,都要额外留意。
1、你反复质疑自己。
2、你每天数十次地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敏感了?”
3、你经常在工作的时候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失去理智。
4、你总在向父母、男友和领导道歉。
5、你经常考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友、妻子、员工、朋友或女儿。
6、你想不明白,为什么生活里有那么多精彩的事,你却总是不够开心。
7、你给自己买衣服、给自己的公寓买家具,或者买其他的个人用品时,脑子里却一直考虑的是她/他喜欢什么,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
8、你经常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为伴侣找借口。
9、你发现自己开始对朋友和家人隐瞒某些信息,这样你就不用再对他们解释,或者在他们面前找借口。
10、你知道出了严重的问题,但你就是没办法表达清楚,甚至连自己也搞不清原因。
11、为了躲避伴侣贬低你的言语和对现实的扭曲,你开始撒谎。
12、你连简单的事都拿不定主意。
13、你在闲谈时也要三思。
14、在伴侣回家之前,你会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这一天做错了哪些事情。
15、你觉得自己现在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更自信、更爱玩、更放松。
16、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
17、你的孩子开始在你的伴侣面前保护你。
18、你发现开始对一向相处愉快的人发火。
19、你感到绝望,郁郁寡欢。
如何应对
识别并应对煤气灯效应要求个体提高对操纵行为的意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应对方法:
(1)提高意识:了解煤气灯效应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是识别其存在的第一步。意识到操纵者的行为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操纵模式。
(2)记录和验证:当感到困惑或怀疑时,记录下重要的对话和事件。这可以帮助确认记忆的准确性,并作为事实核实的基础。
(3)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或治疗可以为被操纵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帮助被操纵者理解他们的经历,并提供应对策略。
(4)保持独立思考:努力保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要完全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信息进行独立评估。
(5)建立支持网络:与信任的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支持网络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并帮助确认操纵行为。
(6)界定边界:学会说“不”。明确自己的界限,坚决抵抗不尊重这些界限的行为。
(7)自我关怀:进行自我关怀活动以增强个人的情感和心理韧性,如发展兴趣爱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进行放松练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被操纵者不仅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煤气灯效应,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从而在面对操纵行为时保持坚强和独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21:35
目录
概述
定义及原理
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