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是由
黄东赫执导,黄东赫、
孔枝泳编剧,
孔刘、
郑裕美、
金贤秀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1年9月22日在韩国首映。
剧情简介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姜仁浩(
孔刘饰)来到雾津市,应聘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结识了人权组织成员徐友真(
郑裕美饰)。姜仁浩妻子早亡,8岁的女儿松儿患有先天性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缴纳5千万韩元,并美其名为学校发展基金。同时,姜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
金贤秀饰)和贪吃的陈宥利(
郑仁絮饰)总是躲闪。全民秀(
白承焕饰)的弟弟自杀身亡,他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生活老师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秘密被慢慢揭开,真相令整个韩国震惊。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制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11年9月6日,《熔炉》在首尔市某影院举行了媒体看片会及记者招待会。
上映时间
主创公司
参考资料
票房收益
《熔炉》在10月1日当天吸引了34万9041名观众入场观影,影片的累计票房数字同时达到了214万1960人次。9月22日上映之后短短十天便顺利突破200万大关。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5年,韩国光州一所聋哑人学校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教师性侵学生事件。韩国作家孔枝泳以此为蓝本,创作了小说《熔炉》。片中男主角孔刘在当兵服役期间曾读过该片的原著小说,退伍后他主动向所属经纪公司提议,希望把该小说拍成电影。孔刘在军队服役晋升为兵长的时候,指挥官送给他一本书作为礼物,就是
孔枝泳创作的小说《
熔炉》。退伍前最后一次休假时,
孔刘通过朋友联系到孔枝泳作家,希望能把小说改编为电影,并且希望能出演该片的主人公。
幕后花絮
影片原声
参考资料
影片特色
主题内涵
该片揭露了现实世界与人性的黑暗面,关照弱势群体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勇气与人性的光辉,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诸多的韩国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当中,“恨”的释放与释怀几乎成了全部的主题。电影《熔炉》的主角是身体有缺陷的残障孩子。这些人物外在的普遍特征使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对外界存有戒心,他们处在仁爱聋哑学校这个环境中,遭受到的是不公正的近乎变态的疯狂虐待,孩子们内心也渴望改变这种处境。姜仁浩和徐有真作为社会中的小人物同情这些可怜的孩子,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与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平抗争。但这种抗争更多时候是无力的抗争:一次次怀揣希望的诉讼却一次又一次地沦为失望的结局。黄东赫导演就是要在影片中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抒发人们内心积蓄已久的悲悯情怀。
《熔炉》为观众讲述的正是势力微弱的正义者与强大而又凶残的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但是与常规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影片结尾为观众展现的却是邪恶的一方压倒了正义的力量。影片创作者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渴望,而是用一种尖锐的方式将现实社会中的人性丑陋面展现出来,并且以这种结局引起社会对司法系统的关注。
人物设置
在人物设置上,电影将原有的多人性侵多名幼童改编为三人性侵三名幼童,实现类型叙事,使得矛盾表现更为集中。尤其是对校长和行政室长的刻画,巧妙地将其以双胞胎身份进行艺术处理,为影片后期庭审指证内容埋下伏笔。同时以各个部门的人物设置来表现老师需向学校缴纳高昂的“学校发展资金”、犯罪分子与地方警官之间的权钱交易、教育厅与市政厅之间的互相推诿、法官与检察长的黑色交易等等社会乱象。这些特权阶层的人物刻画更展现出其对于弱势群体的欺压,黑暗、无助、不公之感贯穿全片。直至男女主角在海边陪孩子们玩耍,阳光、海浪、沙滩,象征着孩子摆脱魔爪、健康成长的希望,也是全片难有的温馨画面。
《熔炉》中的人物设置适用于普罗普的功能人物核心三角执行思路,按照角色在剧情中所承担的功能做了规范化的延伸和扩充。基本上划分为“主人公———拯救者冶、“被迫害者———受害者冶和“迫害者———施暴者冶。拯救者以姜仁浩、徐友真为代表,受害者以三个聋哑儿童为代表,施暴者以慈爱学堂的校长、行政市长、老师为代表,在这三种主要的人物外,还安排了为数众多的帮助功能完善和情节推动的角色。如倾向于正义一方的雾津人权维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参与庭审和静坐示威的聋哑残障人士、好心的慈善人士、姜仁浩的母亲和孩子、无辜的慈爱学堂的其他儿童。而邪恶的一方则是施暴者的拥趸和帮凶,如慈爱教会与涉案者相关的亲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司法及其他公务部门人员,甚至是助纣为虐的警察等。
叙事情节
情节上一方面尽可能高度还原原有案件真实度,另一方面采取多线叙事的改编技巧。在阅读电影叙事的时候,观众的角色被认为类似于“求证”,他从收集的线索中以不同的顺序拼贴出原来的事件序列,并把这些事件重新安排成有因果关系的连贯的逻辑,然后了解其意义。《熔炉》中除了从始至终贯穿着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外,还有着男女主角合力侦探查案、男主角家庭变故、男女主角情感变化、受害儿童心理转变等多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得主要矛盾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在最后的情节设置中,美术老师抱着受害男孩遗像在政府水枪下无声地控诉,呼应着这场斗争的失败,发人深思。
画面色彩
影片由于反映的是社会的黑暗面,所以采用的多是阴暗的冷色调。电影从一开头的天气预报和悠长的隧道就定 下了一种灰暗的基调。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雾津,一个全年被雾笼罩的城市,片中很少出现晴天,天空的颜色永远都是灰蒙蒙的。并且每个人的表情都特别严肃、忧郁,所有痛苦的遭遇好像都写在了脸上。
影片也有两处出现过颜色相对亮丽的色彩、灯光及伴随相对轻快的音乐。第一处是妍斗在找肴利时,路经校长办公室外面,室内有一道比较刺眼的灯光打到她脸上,同时放着她很喜欢的适合下雨天听得轻快的音乐。殊不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校长正在对肴利作出禽兽般的事情,当时的灯光、音乐和办公室内发生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很强的讽刺意义;第二处是崔仁浩和须肴真带民秀、肴利和妍斗在海边沙滩散步的情景,这是整部电影中唯一的一场温情戏,画面很像是一家人的感觉,洋溢着幸福和感动,这段短暂的时光也许是这些小孩生命当中最快乐的。导演设计这样一幕与整部影片有点格格不入的画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导演是想给观众及现实中的一些有心人士一点希望。
拍摄技巧
《熔炉》整部影片都采用一种灰黑色调,给人以压抑、阴沉的视觉和心理效果。片头的浓雾、冬季的枯木杂草等等都给人苍凉压抑之感,尤其是小男孩儿的死亡,在观影者心中奠定了灰色的情感基调。此外,影片中常伴有低声哼唱音乐,令人感到惊悚紧张,为这所私立听障学校笼罩着一层阴郁沉闷的气氛,暗示剧情的沉痛压抑。影片前半部分通过美术老师对一件件怪异小事的困惑和探索,借助暗示和渲染的手法将绝望无助的气氛烘托到极致,并最终爆发,将矛盾展现给观众。
在影片开头,便出现了“以2005年发生于某听障学校的真实事件为蓝本”的开场字幕,给人以心理冲击预设。为了展现画面的真实性,在影片审判场景中出现的听障陪审人员均为真实聋哑人士。影片借助受害儿童回忆场景的视角来构建电影画面,将犯罪者的恶行艺术地具体化,更让观影者感同身受。导演也借助借位、替身、剪辑等拍摄、处理技巧较高地还原了听障幼童被性侵的残暴场面,同时尽力避免血腥暴力场面对年幼演员造成心理阴影伤害。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电影里折射了任何社会都存在的“铁三角”怪圈,即“权力”、“资本”和“知识精英”的大联合。由此,在刑事和解背景下,观众们会觉得“法官判决不公”。这种“铁三角”的怪圈自古就有,权力的地位将资本和知识笼络其下,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一障碍尤为突出。唯有这不沉默的抗争,这点滴的呐喊才能汇聚成力量,回归规范上的平等。再回到电影里的几个意象:“熔炉”、“雾津”、“打碎的玻璃”。或许,世界就像“玄天大雾”,迷茫重重,人就像生活于“熔人之炉”,焦灼不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了人的尊严,不沉默的人注定要与这个丑恶不断抗争。(正义网评)
电影《熔炉》的现实意义与震撼力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魅力,人们肯定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珍贵,以伦理的高度审度了施虐者的良知和道义,深刻表明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从没有因为一部电影的上映,而改变一个国家的法律,然而这部电影是一部真正能够改变国家对人民态度的影视作品。在这部电影的背后可以看出韩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国家对社会的反思与对民权的尊重。(《电影文学》评)
韩国电影《熔炉》以其独特的艺术与现实互动视角,将电影转变为实现社会控诉的特有宣传媒介,成功引起社会关注并推动社会发展,对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山东大学李大伟、高洋评)
《熔炉》是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的以聋哑儿童被性侵事件为蓝本的电影。该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真实性以及对于社会敏感题材的再现,反映了韩国民众对社会不公正待遇的悲愤以及对于角色悲惨命运的遗憾,借以呼吁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社会机制漏洞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刘红心评)
《熔炉》揭示了法律触及不到的阴暗面,肯定了始终为正义而战的勇士,唤醒了人们对残障儿童权利保障的关注,完成了其现实主义法律电影的使命,给中国法律电影如何立足现实主义视角创作提供了模板。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电影人应勇于反思现实,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通过艺术处理和商业运作,充分体现法律题材电影的社会意义,唤醒社会对法律的敬畏与尊重。(南京林业大学贾树平评)
《熔炉》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效应被评选为2011年度韩国十大法律新闻事件之一。在韩国,还没有哪部电影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变动,与“熔炉”事件有关的一切人物事态在“熔炉效应”的波及下都在主动或被动的改变。《熔炉》电影催生了《性暴力犯罪特别法》和《社会福祉事业法》的修订完善。(《方圆评》评)
影片影响
《熔炉》被评选为2011年度韩国十大法律新闻事件之一。该片改编自真实案件,片中该事件虽然已经有了法律上的判决,但现实社会中的判决还没有结束。当2011年该片上映时,获得韩国时任总统
李明博的赞赏,更引发了570万次的观影成绩,还引发了上百万人联署旧案重提,案件调查被重新启动。同年9月,相关罪犯被判刑12年,学校被关闭。同年10月,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