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玉村位于
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这里丘陵地区自然
条件差、
基础设施薄弱。熙玉村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54亩;人口2231人。
因地制宜,通过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扶持等措施,依托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笋用竹、经济生态林和各类水果,推进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一、三产业相结合发展。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了熙玉村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重点,依托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笋用竹种植带、经济生态林带、水果种植带三大产业带发展的规划,以集赏花品果、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发展,通过规划引导促进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实现一、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示范园作为科技推广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葛仙山镇建立了农业承包合同管委会、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向业主集中工作组。驻村干部和农技员入驻园区,农牧局还派出4名农技干部定点联系、跟踪服务,根据农时季节需要主动传授农科技术,提供产业发展信息,免费指导园区规划,吸引业主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引导鼓励加快发展。市、镇两级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培训8—10期,共计培训12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余份,并组织农技专家、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市上还拨出专款建起了果树新品种母本园,对使用果树优质种苗的农户予以补贴,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先后引进推广了32个果树新品种。
整合资源,聚集效益改善发展环境。在规划的指导下,市、镇、村三级通过投资项目的政策倾斜,把各种支农手段、资金整合起来实施扶贫开发工程,并多渠道筹资,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退耕还林2527亩,配套荒山造林380亩,建经果林850亩;多方筹资120万元,共改造道路7.89公里,业主建设旅游环形路3.4公里;共计投入522万元,完成坡改梯827亩,建微水治旱蓄水池112口,整治山坪塘12处,排灌沟渠6.51公里,提灌站5处,建成滴灌示范区100亩。政府在熙玉村引导性投入,鼓励带动业主滚动投入社会资金达1500余万元,推进熙玉园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引进业主,现已达26 家,流转土地6284亩。其中,经营土地400亩以上的4家,200—400亩的9家,200亩以下的13家,带动农户1003户。在熙玉村的带动下,葛仙山镇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余亩,其核心区规模种植面积达7313亩。水果规模种植已成为熙玉村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熙玉村突出抓住小水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两个龙头,以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该村围绕打造小水果基地和食用竹基地,成片种植了梨、桃、李、杨梅、枇杷、雷竹、麻竹等18个优质水果和食用竹品种,并注册了熙玉牌水果品牌。水果收入达2000余万元。同时,熙玉村还依托规模种植打造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16家上档次的“农家乐”,日接待能力可达2000人。在举办的彭州市首届
田园赏花节期间,熙玉村接待赏花观景游客达4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上千万元,农民人均综合增收1300余元。通过土地租金收入、在园区务工收入、种养殖业收入以及外出打工的多种途径,实现了农民增收多元化。其中,仅在园区内长年务工和季节性务工的农民就有3000余人,农民年人平务工增收可达283元。
熙玉村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比比皆是。溯熙玉河而上,沿河旁1公里多长的崖石上,有十多处摩崖造字。其中有清代四川按察使黄云鹄刻题的“天理良心”、“古之人”等瑰宝。有清代新繁龙藏寺住持、留日高僧雪堂合澈留下的“入山不入深,辜负入山心。······”以及高8米宽6米的大“佛”字等石刻绝句佳作,堪称“彭州一绝”;白果庵的千年银杏树盘根错节,7人才能牵手围住,堪称“中国银杏之王”;曲尺山下的云居院古塔,巍峨雄壮,塔身高21.8米,属13级密檐式实心塔,建于北宋景祐年间(公元1033年),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也巍然屹立,丝毫未损;由成都市青羊宫援建的下葛仙观,建在原中正寺庙基上,三清殿主体工程已完工,已对香客及游人开放;唐代建筑半边寺,大殿和三尊石佛像存在完整,是信士朝拜祈福的好去处;海会堂即燕子窝,海拔1100多米,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庙宇虽毁,但残存的石围墙、石门仍然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古叼桥建在椒子庵山溪沟上,两座叼桥是用本地两块6米长的石条搭建而成,在古建筑中独一无二,实属罕见;水石缸又名尖尖山,海拔1133米,常年云雾缭绕,山顶有一大石缸,水深2米左右,积水常年不涸,水中鱼虾畅游,是登高观景的灵山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