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调,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传统短调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爬山调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主要传唱于山梁沟壑、农家大田或道路村舍。歌者或为羊倌,或为车倌、或为田间农人和村姑。
到了清代中期,即乾隆、嘉庆时期,晋、冀、陕、鲁、豫等地来此垦植的汉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驻牧民众的少数民族文化发生碰撞、交流,形成互补,继而在大青山至河套一带实现了民族文化融合。产生了新的文艺表现形式,而爬山调便是这文化新形式的代表之一。
基本特征
歌唱题材
爬山调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从自然景物到社会现象从演唱者的劳动随想到思想感情的喜怒哀乐,笑骂褒贬,插科打诨,皆能成颂。有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有控诉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有对自由恋爱的追求,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如泣如诉,感人肺腑。而反映军民鱼水情,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的则显得热情洋溢,感慨激昂。
民歌种类
爬山调流行于大青山南北和河套地区,因而有前山调、后山调和河套调之分。河套调传唱于巴彦淖尔市河套川一带,前山调传唱于土默川一带,而后山调,则流行于大青山北麓的武川县一带。在平原地区传唱的河套调、土默川调等节奏较为匀称,音调平和柔美,旋律起伏较小;在山区传唱的后山调等节奏自由多变,音调高亢奔放,旋律跳进多,起伏大。
表演形式
传统的爬山调多为一人演唱,男女老少皆宜,春秋之季尤甚,没有伴奏乐器。解放后,爬山调被搬上了文艺舞台,才加入了以枚(即笛子)为主的伴奏乐器和适当的表演动作。20世纪80年代,舞台演唱爬山调时还加入了电子琴及架子鼓等伴奏乐器。关于爬山调的演唱,最值得称道的是演唱者的即兴性。可以说是想到什么唱什么,看到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儿唱到哪儿,而且所唱的内容还要合辙对称,上口押韵,许多即兴编创的歌词,久唱不衰。
艺术特点
1、淳朴的民族本色。爬山调的唱词短小精悍,活泼自如,多为上下句结构(个别也有四句的)有的上句“虚”下句“实”,有的则上句“实”下句“虚”。虚句多用自然物作比,实句则直抒情怀。语言多用乡土重叠词,显得格外亲切生动,再通过对照和烘托,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2、质朴的口语。将日常的口头用语,当地的方言直接演唱并创作到爬山歌曲当中,这也是其它派类的音乐体系所无法涉及的一种特殊领域。
3、浓烈的感情色彩。直抒胸臆,直吐真情,表达直白通畅而干脆。
4、和谐音乐美。无论是表达如泣如诉的苦难生活,还是演绎亘古不变的爱情故事,都节奏明快,合辙押韵。同时,随着内容的转换而换韵,最常见的是两句一韵(“言前韵”“怀来韵”“江阳韵”)。有时在原有的节奏基础上插入“垛板”或转为长调,更为爬山歌自身的风格形成锦上添花。
5、寓意深刻,比兴得法。前者为“比”,后者为“兴”,承上启下,承前启后,这样的方式更准确地传情达意,具有艺术感染力。
代表作品
爬山调的代表作有:《阳婆里抱柴瞭哥哥》《割莜麦》《想老子》《毛主席过来久了俺们的命》《就爱唱个爬山调》《咱二人多会儿结成亲》。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爬山调是三百年走西口文化的智慧结晶,由于爬山调是方言传唱,流传的地域范围因此受限。此外能传唱爬山调的老艺人先后谢世,爬山调传承面青黄不接,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马成士,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项目名称:爬山调目,序号:05-2102,申报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
保护措施
2017年12月5日,在武川县的一家KTV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爬山调传承人武三军向爱好者传授爬山调。
2019年,武川县文化馆举办第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爬山调”传承人培训班。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川县文化馆、乌拉特前旗文化馆获得“爬山调”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爬山调”项目保护单位武川县文化馆、乌拉特前旗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6年8月20日,爬山调大赛落幕为期三天的“走进爬山调艺术之乡”第二届西部民歌会暨爬山调大赛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乌拉特前旗落幕,呼市群艺馆派出队员参加了比赛,并获得最佳风采奖、最佳演唱奖、最佳组织单位奖。
2016年11月,乌拉特前旗举办了爬山调培训暨保护成果展演活动。此次活动是由旗文化旅游广电局、旗非遗保护中心主办,旗文化馆、非遗保护部承办。乌拉特前旗各爬山调传习所的学员、爱好者们共计6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及展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