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
葡萄科地锦属的一种植物
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old & Zucc.) Planch.),又名爬山虎、爬墙虎、地锦草等,是葡萄科(Vitaceae)地锦属(Parthenocissus)下的一种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地锦的小枝呈圆柱形,几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与叶对生,叶片为单叶,吸盘发达。花瓣长椭圆形。果实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种子倒卵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地锦是一种木质落叶大藤本植物。
小枝圆柱形,几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膨大呈圆珠形,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气生根,可深达1.5-2米。
单叶,通常着生在短枝上为3浅裂,时有着生在长枝上者小型不裂,叶片通常倒卵圆形,长4.5-17厘米,宽4-16厘米,顶端裂片急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叶柄长4-12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
花序着生在短枝上,基部分枝,形成多歧聚伞花序,长2.5-12.5厘米。花序梗长1-3.5厘米,几无毛。花梗长2-3毫米,无毛。花蕾倒卵椭圆形,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呈波状,无毛。花瓣5,长椭圆形,高1.8-2.7毫米,无毛。雄蕊5,花药长椭圆卵形,花盘不明显。子房椭球形,花柱明显,基部粗。
果实与种子
果实球形,直径1-1.5厘米,有种子1-3颗。种子倒卵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急尖成短喙,种脐在背面中部呈圆形,腹部中梭脊突出,两侧洼穴呈沟状,从种子基部向上达种子顶端。
分布范围
地锦原产于亚洲东部、喜马拉雅山区以及北美洲,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区,在中国分布极广,东北、西北、华东、华南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地锦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攀爬能力,可以吸附在岩石、墙壁或树木上,多见于海拔150-1200米的山崖边的山坡崖石壁或灌丛中,或栽培于庭院墙壁上。
生长习性
爬山虎性喜阴湿环境,不怕强光辐射, 耐寒、耐旱、耐贫瘠,耐修剪,对土地要求不严,但怕积水。在土地肥沃的地方生长尤其旺盛。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地锦的繁殖系统类型是自交亲和、以异交为主,为避免自交或自交衰退,地锦的雄配子活性高且与雌蕊柱头的成熟期不相同,出现雌雄异熟的现象。其次,地锦的花粉为“非淀粉型”,是典型的虫媒花,需要昆虫为媒介进行传粉授粉,并以风媒辅助传粉,意大利蜜蜂就是地锦最主要的访花者。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于秋季果熟时采收,堆放数日后搓去果肉,用水洗净种子后阴干。秋播或沙藏越冬后春播,播种后盖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揭草。移植到绿化的坑穴时,沟中回填腐殖土和苗床土的混合物,沟底施腐熟的粪肥,三五年内不必再追肥。
扦插繁殖
春季2月底至4月上旬进行,剪取茎蔓上的枝条,截取插穗长度20厘米左右。插入土壤时上部露出约1厘米左右,以利发芽。插好后进行喷水,以喷透为宜,有条件的可进行灌溉。
压条繁殖
一般在雨季进行,选择天气较好时进行,将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枝条弯曲埋入土中,踩实,待生根后切离母体,第二年春挖出移栽。此法繁殖成活率高,但繁殖有一定的局限性。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栽植地锦宜选择向阳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前施入腐熟堆肥作基肥,生长期每个月施1次液肥,土壤保持湿润,但不宜积水。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后,应控制浇水施肥。秋后要剪除枯枝、弱枝,疏剪过密的老枝,以促多发新枝,使来年枝繁叶茂。
病虫防治
爬山虎由于高温高湿容易发生白粉病、叶斑病和炭疽病等,可用多菌灵、托布津或者百菌清防治,每隔 7 天左右喷防一次,连续2-3次即可。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蚍虫啉、灭蚜净、或高效氯氰菊脂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地锦为著名的垂直绿化植物,枝叶茂密,分枝多而斜展,入秋后其叶子可变成红色或橘黄色,十分美观。
经济价值
地锦叶中含有矢车菊素(Cyanidim),种子含油率较高达28%,油中含软脂酸、硬脂酸、油酸、棕榈酸等,具有潜在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
药用价值
地锦是中国传统的一味中草药,其性味甘、温、微涩,具有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血瘀、风湿筋骨痛、偏头痛等症。其根、茎藤可作为主药或配伍入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气血阻滞、带状疱疹等病症。
生态价值
地锦在绿化荒山方面所具备的优良生物学性质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巨大潜力,在荒山绿化之初可将其作为绿化荒山的先锋植物,进行人工种植。待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后,再改种其它经济价值更高的植物。
参考资料
地锦.中国物种200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6:0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