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顿极限
在球对称前提下天体的辐射压力不超过引力时的光度上限值
爱丁顿极限,是指在球对称前提下天体的辐射压力不超过引力时的光度上限值。
释义
中文名称:爱丁顿极限;英文名称:Eddington limit;
Eddington limit由亚瑟·爱丁顿命名。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OM,FRS(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年12月28日-1944年11月22日),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是第一个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自然界密实(非中空)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命名为“爱丁顿极限”。
爱丁顿极限(Eddington limit)是根据引力和辐射压力平衡计算得到的。
恒星内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从内而外喷射出来。根据能量转换形式,核聚变产生的热量被物质吸收后其中一部分转换原子的动能。由于原子以极高的速度在内核“挣扎”,恒星内核原子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千甚至数万公里。
因此高速运动的原子就会在高速运动下互相碰撞分离,而在这一过程中动能被转换成了引力势能,也就是物质之间会相互远离,内核的动能在不断的碰撞与向外冲击下将动能一点点传递到恒星的外层,使得恒星外层的物质达到逃逸速度,最终导致外层瓦解。
如果恒星质量太大超过爱丁顿极限,内核产生的能量速率太大,恒星通过光辐射的散热速度比不上能量产生速度,内核累积的大量能量需要得到宣泄,这些能量就会通过光能→热能、动能→引力势能的方式从内核传递到恒星的每一个部分。
由于最终转换的形式是引力势能,而引力势能表现的形式就是相互远离。因此恒星自身就会相互远离,使得恒星各部分膨胀拉伸,最终外层结构完全瓦解。
简单的过程就相当于你在一个塑料袋里用打火机点火,热能推动空气分子高速飞驰并相互膨胀,塑料袋就会被内部的热空气膨胀撑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4:2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