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吸收
牙根外吸收
牙根外吸收(External Resorption)是指牙根表面发生的进行性病理性吸收。该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X线片检查时发现,严重的外吸收可导致牙齿丧失。
发病因素
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清楚,有报道认为与牙骨质的损伤有关。根据已有的临床报告,牙根吸收发生与以下情况有关。
1.牙齿外伤后、咬合创伤和牙周组织炎症的情况下,患牙常出现牙根外吸收。
2.牙根局部的压力作用,如颌骨内囊肿,肿瘤或阻生、埋伏牙的压迫作用。
3.某些口腔科的治疗过程,如无髓牙用高浓度过氧化氢漂白治疗,可引起牙颈部外吸收;正畸治疗以及自体牙移植或再植后引起的外吸收也不少见。
4.全身性疾病,某些造成体内钙代谢紊乱的系统病,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钙质性痛风,Gaucher病,Paget病等。
5.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外吸收,表现为多个牙、广泛的、迅速进展的外吸收。
发病机制
牙根吸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前期牙本质(内吸收)或前期牙骨质(外吸收)受到损害;
(2)损伤区存在有害刺激物、发生炎症反应。
病理生理
牙根表面类牙骨质层消失,牙骨质出现蚕食状小凹陷,逐渐进展到牙本质;凹陷内可见破骨细胞。
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
1. 表面吸收。
2. 炎症性吸收。
3. 置换性吸收。
临床表现
1. 患牙可长期无任何症状,仅于外吸收发生相当量后在X线片上显示牙根表面深浅不一的虫蚀状缺陷。
2. 炎症性吸收时,周围有X线透影区。
3. 置换性吸收时,牙周膜间隙消失,牙槽骨直接与根面附着,呈骨性愈着(ankylosis)。
4. 严重的进行性根外吸收,牙根全面吸收导致冠脱落。如再植牙发生的外吸收。
疾病治疗
1. 正确处理外伤牙齿,可以防止外吸收的发生。
2. 根管内封置氢氧化钙制剂可防止牙根外吸收的发生和进展。
3. 除去压迫因素,如调整咬合、拔除埋伏牙、肿瘤摘除。
4. 牙颈部的外吸收,可在相应的牙周或牙髓治疗后充填或修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14-03-13 18:45
目录
概述
发病因素
发病机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