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
中医基础术语
人体部位名。又名齿龈,又作牙龂。牙龈是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间的口腔粘膜的一部分,常见疾病为牙龈炎。
概念
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间的口腔粘膜的一部分。人体部位名。又名齿龈,又作牙龂。
解读
牙龈指牙床周围组织。分上龈、下龈。上龈属足阳明胃经,下龈属手阳明大肠经。
中医应用
一、望诊部位,辅助诊断
牙龈望诊可作为诊察疾病的参考。如牙龈色白,是血虚的征象;牙龈肿痛常为胃火炽盛所致;牙龈萎缩多属肾虚。
二、常见牙龈疾病的——牙龈炎
1、病因
牙龈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牙周组织的疾病。发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口腔不卫生,牙齿周围有不清洁的沉积物,这种附在牙面上的沉积物,柔软的叫做牙垢,是由食物残渣、唾液中的粘液素、坏死脱落的口腔上皮及细菌等组成;坚硬的叫做牙石,是由唾液中所含的无机物,如碳酸钙、磷酸钙等同蛋白或胶状物结合而成。分龈上和龈下两种牙石。这些牙垢和牙石经常刺激牙龈,破坏龈沟内上皮的完整性,使细菌易于侵入,从而引起牙龈发炎。
2、临床表现
临床上将牙龈炎分为三种:单纯性龈炎、牙间乳头炎、增生性龈炎。单纯性龈炎,主要是牙垢、牙石等局部因素刺激引起,牙龈呈鲜红或紫红色、肿胀、松软,有时龈缘可有糜烂或肉芽组织增生外翻,在刷牙或吃硬东西时,牙龈易出血,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痒和发胀感。牙间乳头炎,多见于后牙,主要是牙间乳头处受到机械、化学的刺激,如食物嵌塞于两牙之间,不恰当的剔牙,不良的修复体如假牙和充填物等刺激牙龈乳头,使牙龈乳头发红、肿胀,有明显的自发性疼痛,探触和吸吮时容易出血,触痛较厉害。增生性龈炎,是牙龈受到牙石等慢性刺激后引起牙龈的慢性增生,好发于前牙,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少年,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牙龈肿大,质地松软,极易出血,一般无疼痛症状,只有感染发炎时才有疼痛。
3、防治
(1)养成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的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减少食物残渣滞留于牙面。
(2)消除一切不良刺激物,如将牙垢、牙石刮除,改正不良的修复体(如充填物和假牙等),调整咬合,防止食物嵌塞在牙间。
(3)炎症期间,清除刺激物后用3%双氧水清洗牙齿和牙周,洗后用棉花球擦干,再将,2%碘甘油或五叶酊涂在牙龈上,每日二次。或用牙龈擦治剂按摩牙龈,每日二次,可促使炎症迅速消退。
(4)增生性龈炎,在炎症消退后可根据情况进行牙龈切除术。
(5)全身治疗:如属维生素C缺乏者,每日口服维生素C0.3-0.9克。按中医辨证,牙龈红肿出血,因胃中积热,或胃火循阳明经上炎于牙龈,血热壅盛,致灼伤血络,发生出血。治疗宜清胃泻火、凉血。
处方1:生石膏、黄连、黄芩、生地、丹皮、升麻、芦根、玄参、赤芍
出血明显者加旱莲草、藕节。
处方2:生石膏、天花粉、黄柏、甘草,水煎服。
处方3:生石膏、生地、丹皮、归尾、升麻,水煎服。
处方4:大青叶,水煎服。
处方5:马齿苋,水煎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2 14:20
目录
概述
概念
解读
中医应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