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病害。病初发高热,沉郁,拒食,有多量黏液脓性鼻漏,鼻黏膜高度充血,出现浅溃疡,有结膜炎及流泪。常因炎性渗出物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及张口呼吸。也有的病牛精神委靡与兴奋交替出现。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IBRV、BHV-1粒子由核酸芯髓、衣壳和囊膜3部分构成。囊膜近似球形,带有囊膜的病毒粒子直径约150~200nm。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壳粒总数为162个。IBRV基因组含有一条较大的线性双链DNA分子(约138kb) ,G+C含量为71%~72%,病毒DNA 分子被两重复序列单位(IRs和TRs,各11kb,序列相同但方向相反)分割成一长的单一序列(U,106kb)和一短的单一序列(Us,10kb),两个重复序列及夹在中间的Us序列可沿轴旋转180°,使病毒DNA分子有两种异构体。
培养特征
IBRV除了能在多种牛源细胞,如肾、胚胎,皮肤、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睾丸、肺和淋巴结等细胞培养物内良好增殖外,也能在羔羊的肾、睾丸以及山羊、马、猪和兔的肾细胞培养物内增殖,但需要先经过一段人工适应过程。病毒在适宜的单层细胞培养物内增殖,经24~48小时出现细胞病变。
抵抗力特征
IBRV是疱疹病毒科成员中抵抗力较强的一种。据Griffin等报道,IBRV在pH7.0细胞培养液中十分稳定;4℃以下保存30天感染滴度几乎无变化;22℃保存5天感染滴度可下降10倍;56℃经21分钟可被灭活:-70℃保存,病毒可存活数年。
生物学特征
IBRV含有25~33种结构蛋白,其中11种是糖蛋白。据推测IBRV基因组可至少编码70个左右基因,其中部分已定位,其主要蛋白gB、gC、gD基因及TK基因和部分DNA聚合酶基因、VP8基因已被测序。IBRV含有的TK基因,其对病毒的复制并非必要,但对病毒在维持神经组织的感染上十分重要。像其他疱疹病毒―样,IBRV可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细胞中,中和抗体对此潜伏病毒无作用,在应激条件下或出现免疫抑制剂时,都能激活病毒,并持续感染。
为害症状
呼吸道型
病初发高热39.5~ 42℃,极度沉郁,拒食,有多量黏液脓性鼻漏,鼻黏膜高度充血,出现浅溃疡,鼻窦及鼻镜因组织高度发炎而称为“红鼻子”。有结膜炎及流泪。常因炎性渗出物阻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及张口呼吸。因鼻黏膜的坏死,呼气中常有臭味。呼吸数常加快,常有深部支气管性咳嗽。有时可见带血腹泻。乳牛病初产乳量即大减,后完全停止,病程如不延长(5~7天)则可恢复产量。重型病例数小时即死亡;大多数病程10天以上。严重的流行,发病率可达75%以上,但病死率在10%以下。
生殖道感染型
病初发热,沉郁,无食欲。频尿,有痛感。产乳稍降。阴户联合下流黏液线条,污染附近皮肤,阴门阴道发炎充血,阴道底面上有不等量粘稠无臭的黏液性分泌物。阴门黏膜上出现小的白色病灶,可发展成脓疱,大量小脓疱使阴户前庭及阴道璧形成广泛的灰色坏死膜,当擦掉或脱落后遗留发红的破损表皮,急性期消退时开始愈合,经 10~14天痊愈。公牛感染时潜伏期2~3天。沉郁、不食。生殖道黏膜充血,轻症1~2天后消退,继则恢复;严重的病例发热,包皮、阴茎上发生脓疱,随即包皮肿胀及水肿,尤其当有细菌继发感染时更重,一般出现临床症状后10~14天开始恢复,公牛可不表现症状而带毒,从精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脑膜脑炎型
以3~6个月龄的犊牛多发。体温升高达40℃以上,随后呈现神经症状,精神委靡与兴奋交替出现,但以兴奋过程为主,惊厥,口吐白沫,磨牙,视力障碍,共济失调,最终倒地,角弓反张,四肢划动,病程短促,多归于死亡。
眼炎型
一般无明显全身反应,有时也可伴随呼吸型一同出现。主要症状是结膜角膜炎。表现结膜充血、水肿,并可形成粒状灰色的坏死膜。角膜轻度混浊,但不出现溃疡。眼、鼻流浆液脓性分泌物。很少引起死亡。
流产型
一般认为是病毒经呼吸道感染后,从血液循环进人胎膜﹑胎儿所致。胎儿感染为急性过程,7~10天后以死亡告终,再经24~48小时排出体外。因组织自溶,难以证明有包涵体。
分布范围
从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本病至今(2008年),全球各大洲都有发生IBR的报道。血清抗体检查表明,几乎所有国家的牛群都不同程度地检出了IBRV的抗体,包括至今(2008年)还没有分离出该病毒的少数南美国家。在美国34个州进行的血清抗体调查表明,其中31个州的牛群阳性率达 35%,仅3个州的牛群为阴性。意大利30.4%的成年牛呈阳性反应。英国的较低,为2%。非洲的乍得和尼日利亚分别为30%和60%。1980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牛群中首次分离到该病毒,1982年陈永涧等人对北京等地牛群进行血清学调查时发现有阳性反应牛。中国国内部分省市地区的血清学普查结果表明,广东、广西、河北、河南、上海、山东、四川、甘肃、新疆、黑龙江和青海等省市的黑白花乳牛、本地黄牛、水牛或牦牛均有IBRV存在。截至2007年,全球只有欧洲的丹麦、瑞士、瑞典、芬兰和奥地利不受该病影响。
流行情况
在秋季、寒冷冬季较易流行,特别是舍饲的大群奶牛在过分拥挤、密切接触的条件下更易迅速传播。应激因素、社会因素﹑发情及分娩可能与该病发作有关。
病理变化
剖检变化表现为脑膜炎,鼻、口腔粘膜溃疡及出血性肠炎;尸体消瘦,尸僵完全;血液浓稠;鼻镜、齿龈有溃疡,齿龈潮红、肿胀,鼻粘膜潮红、肿胀,有溃疡,鼻甲骨呈一致红色,有溃疡,会咽软骨出血,有溃疡,溃疡边缘不齐,上覆盖有灰污色的假膜;气管、支气管粘膜红色,呈条状充血与出血。有的病牛鼻腔内积有纤维素粒状物,肺瘀血,水肿,脑膜下血管怒张,充血,水肿,实质肿胀,真胃、小肠粘膜脱落,粘膜下一致红色。脑血管扩张,血管内集有大量红细胞,血管周围水肿,空隙增大;脑细胞肿胀,变性溶解;肺细支气管内集有大量红细胞,间质充血;肝细胞变性、坏死溶解,间质出血,汇管区叶小静脉高度扩张,内集有大量红细胞;心肌颗粒变性、坏死、间质出血。肾血管结构不清,变性、坏死、溶解而形成空洞,间质出血。
诊断方法
在进行IBR诊断时,首先结合流行病学和一般临床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然后采用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抗原栓测
IBRV只有一个血清型,只要有一个已知标准毒株的免疫血清,通过在敏感细胞培养物中进行的中和试验即可做出鉴定,也可以用荧光抗体法对接种培养物进行鉴定。
抗体栓测
通常将血清中和试验(SN)、免疫荧光抗体试验(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在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病毒等方法用于诊断IBRV急性感染和潜伏感染的动物。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在丹麦将阻断ELISA方法作为基础试验用于检测IBR抗体,灵敏度是病毒中和试验的2倍。Kramps JA 等(1994)用抗IBR病毒gB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简单、方便、敏感的阻断ELISA诊断方法。中国的曲新勇用从四川牦牛分离的IBR85-Y株提纯后做包被抗原,血清样品做1:100稀释,用兔抗牦牛IgG辣根过氧化物酶作结合物,在492纳米波长测量OD值,以OD值大于或等于0.25为阳性,以此诊断IBR。与病毒中和试验比较,其敏感性高于后者,且可用于其他牛群的检测。ELISA方法因其快速、准确、方便而成为目前检测IBRV的主要方法之一。
分子诊断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主要是PCR技术和核酸探针检测技术。1993年,Vilcek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用于IBR的诊断,由于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而能够在检测牛血清中微量的IBRV等方面得到应用。张桂红等以发表的gB基因和TK基因为模板,设计了两对引物,分别对Bartha Nu/67等7株IBRV进行扩增,均得到339 bp和457 bp的特异性片段,证明此法特异性强,快速、准确,是快速诊断IBRV最灵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核酸探针检测的阳性结果可以直接确诊为IBRV携带者,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确诊提供了直接依据,比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更敏感、特异。
防治措施
奥地利、丹麦、芬兰、瑞典、瑞士等几个国家已通过禁止接种、除去血清阳性牛和一些预防措施根除了本病,其他国家也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控制IBR,其中接种疫苗成为多数国家控制和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扑杀
当确诊为IBR临床病牛,一律扑杀。IBR阳性反应牛,如头数较少,为预防传染也可以扑杀;当头数多时,应集中在一起饲喂。
疫苗
弱毒疫苗
1956年IBRV首次被分离后,同年就报道了第一株减毒疫苗。1957年美国把用强毒病毒经牛肾细胞培养后继传60~100代的弱毒作为制苗种毒。该弱毒对牛失去病原性而仍保持免疫原性,牛肌肉注射后可产生免疫力。但对妊娠牛,尤其是对妊娠6~8个月的牛接种时,容易引起流产。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比利时研制出不引起妊娠牛流产的优质改良苗。但弱毒苗不能达到彻底免疫的效果,一些国家已不再使用。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虽较安全,但有效免疫期极短,不能保护强毒的攻击。匈牙利报道的以乙醇或皂角苷灭活IBRV的强毒灭活疫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血清及相当早期的鼻液中出现抗体,获得预防强毒攻击的免疫能力,可是该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尚不明确。同弱毒苗一样,灭活苗的最大缺点是由于疫苗株和野毒株之间的交叉反应性,接种后无法鉴别接种牛和野毒感染牛。
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安全有效,不存在潜伏感染的危险。Trudel等报道用纯化的IBRV囊膜糖蛋白与一种新型佐剂ISCOM混合作为亚单位疫苗,免疫牛后使牛在强毒攻击下得到保护,但仍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持续感染,而且因为亚单位疫苗不能在体内复制,所需接种量大,成本高,至今未得到广泛使用。
基因缺失标记疫苗接种后能有效地保护牛,还可应用于诊断试剂盒中,用来鉴别自然感染牛和接种牛,这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根除IBRV计划的主要措施;在基因缺失疫苗基础上发展的基因重组疫苗即第二代基因缺失疫苗是目前国际上新型疫苗研制的另一大趋势,用重组疫苗表达的IBRV糖蛋白gⅠ和gⅢ都能诱导抗IBRV的中和抗体产生。新型疫苗的问题是,这些疫苗和制剂似乎都不能阻止病毒的持续感染。研究高效能的疫苗,彻底消灭本病是兽医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一些国家开始使用基因缺失疫苗及其相应的强弱毒鉴别诊断方法,以达到根除IBR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