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是
中国历法中计算年份的方式,公元年号除以12
余数是5的年份都是牛年。牛是中国的
12生肖之一,排名第二。
计算方式
牛是中国的12生肖之一,排名第二。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5的年份都是牛年。
列成公式为:
公元年号÷12=某个商,同时余数是5。
例如:1997÷12=商166,同时余数是5。那么,1997年即是牛年。
注意以上只是大概的对应关系,因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和中国的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而
干支历以立春建寅月之日为一年之始,一般立春当天相当于公历每年2月4号或5号。
牛年起算自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历代官方
历书(即
黄历)皆如此。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其一年的范围在正月初一至除夕内,此点并无争议。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
干支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
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它以立春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
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
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以清朝官修史书《
清实录》为例,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
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
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
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
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
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
来历
牛在
十二生肖中居次位,与
十二地支配属“丑”,故一天
十二时辰中的“
丑时”--夜间一点至三点又“牛时”。易卦为“坤为子母牛”。
古时,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一天,农夫托牛给
玉帝传个口信,说是人间寸草不生,大地光秃秃的,太难看,请玉帝带点母草籽给人间,把人间打扮得好看些。玉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
草种。
“你是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说。
“玉帝放心,这点小事我都办不好,甘愿受罚。”牛王坚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请求,属咐牛王到人间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覆下人间后,
头脑晕乎乎的,误以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了。他们托
灶神告诉玉帝,野草太多,庄稼无法生长。玉帝知道坏事了,召来牛王一问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办坏了。
“你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间遍地里草,当初你怎么保证的。从今以后,你和你的子子孙孙都只准吃草,帮助农夫除草,同时,祖祖辈辈是帮助农夫干活儿。”玉帝说完,怒气未消,飞起一脚踢向老牛,牛王一个筋斗从天上落到人间,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于是,牛从此便一辈子给农夫当苦力,并且仍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还没有长出来。
但是,牛是个知过即改的好动物,它任劳任怨,勤恳踏实,拉车犁田从不松套,为农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们的好评。在排生肖的时候,人们一致推举他为生肖。如果不是投机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抢先得了头名,牛王肯定还会当上生肖首领呢。
牛凭自己对人类的贡献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与牛相关
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源于
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从埃及耳濡目染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
金牛犊,当作
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
牛在
中国文化中是勤力的象征。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动
耕犁以整地的应用,后来人们知道牛的力气巨大,开始有各种不同的应用,从农耕、交通甚至军事都广泛运用。
战国时代的
齐国还使用火牛阵,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曾用到牛。
匈奴、蒙古等
游牧民族,除了
牧马之外,牧牛也相当常见。蒙古草原盛产
蒙古牛,
西藏高原盛产
犛牛。受游牧
民族文化影响的汉人,会比江南更盛行
牛肉、
牛乳的食用。
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被称为「
牛市」,下跌称「
熊市」,因为牛象徵生产与增值,熊有「破坏者」与「威胁」的寓意。牛在
印度教中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因为早期
恒河流域的农耕十分仰赖牛的力气,
牛粪也是很重要的肥料,牛代表了印度民族的生存与生机。
西班牙则是将牛当作冒险娱乐的对象,例如专业的斗牛与常民化的奔牛活动。利用牛对红色敏感的特性,藉著激怒牛只然后由
斗牛士与之决斗。
现代
饮食文化中,
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饮食西化指标,有时甚至会用来当做衡量经济贫富的象徵,例如希特勒曾提倡他的政见:「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
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