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琴,是
侗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侗语称郭各、郭各依斯等,是以两条空弦发音之谐音。又称彦巴森。历史悠久,规格多样,音色柔细,主要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
通道侗族自治县等黔、
桂、
湘三省、区接壤的广大侗族地区。
来历
关于牛腿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黔东南的一个侗族山寨里,住着穷、富两家人。富人依仗财势经常放狗去咬穷人,穷人也不示弱,奋起反抗将狗打死,从此两家仇恨日深。一次,穷人养的牛见主人被欺,冲上相助,富人见势不妙,也放出自己的牛来。此后,人与人打,牛同牛斗,闹得整个山寨不得安宁。有个神仙下凡来调解,送给每人一支芦笙,让他们吹着走乡串寨,忘记争斗。而牛却不听召唤,越斗越凶。神仙担心牛的角斗再挑起人的旧仇,气急之下便把两头牛的后腿给砍断了。两牛再也无法争斗,矛盾虽然得到解决,可穷人却永远失去了耕牛,他伤心地抱着牛腿痛哭不已。待牛腿腐烂了,他就做了一个木头的牛腿,仍抱着它一边抚摸,一边诉说自己的苦衷。于是,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在民间流传的牛腿琴和牛腿琴歌。
历史记
历史虽较悠久,但其初始年代史籍未见记载。牛腿琴既是侗族古老的、也是唯一的拉弦乐器。到了明代,田汝成《行边记闻·蛮夷》中载有:“侗人,一曰峒蛮,散处于牂牁、舞溪之界,在辰、沅者尤多。……男子科头,徒跣,或趿木履,以镖弩自随;暇则吹芦笙、木叶,弹琵琶,拉二弦,臂鹰逐犬为乐。”其中所记“二弦”,即今日之牛腿琴。
传统的牛腿琴(图),琴体用一整段木料制成。民间多为自制自用,不仅使用的材料有别,琴的规格尺寸也大小不同,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全长50厘米~85厘米,多使用当地所产杉木、桐木、松木、椿木、杨木或杂木制作,以选用纹理顺直、无疤节的杉木为佳。共鸣箱系在半边原木一端挖凿出长瓢形腹腔,其上蒙以桐木薄板为面,琴背呈船底形,琴箱长22厘米~36厘米、宽8厘米~12厘米、厚5厘米~6厘米,面板中部右侧(或左侧)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可插入音柱。琴头方柱形,平顶无饰,长7厘米~12厘米、宽4厘米~6厘米,弦槽后开,两侧各设一个硬木弦轴(左上右下)或两轴同设右侧,琴头正面下方开有两个弦孔以穿弦。琴颈前平后圆、上窄下宽,长22厘米~38厘米,上与琴头相接,下与琴箱相连并浑为一体,正面用于按弦,不设指板和品位。在面板下方2/3处置竹或木制桥形琴马,下端设有牛皮缚弦用以系弦。张两条琴弦,最初用细棕绳,后改为丝弦,现多用钢丝弦。琴弓用细竹为弓杆,两端系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长55厘米~65厘米。此外,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小牛腿琴,琴体全长只有18厘米~20厘米,流行于贵州省榕江县乐里一带。
演奏
牛腿琴侗语称“郭各”。琴用杉木制成瓢状,面上装薄板构成共鸣箱。两根弦,五度定音,琴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又称“牛巴腿”、“羊角弦”。演奏时琴身放在左手腕上,左右来回转动,演奏方法和姿态略似小提琴。或自拉自唱,或男拉女唱。多用于走时弹唱爱情歌曲,低音演奏,柔声歌唱,别具韵味。婚礼上用此琴与琵琶合奏,传达出热烈喜庆的气氛。
演奏时,可采用坐姿或立姿。坐姿多使用稍大的牛腿琴,将琴箱下端夹于两膝之间,琴面朝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立姿多使用稍小的牛腿琴,将琴的尾端顶在左肩与左胸之间,琴面朝上,左手托持琴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执弓在弦上拉奏。这种奏法在我国各族民间拉弦乐器中极为少见,它和演奏小提琴的姿势有些相似。牛腿琴还可边走边奏。它的定弦因地域和用途不同而有异,多以五度关系定弦,也可按四度、小三度音程定弦,一般常定弦为:g、d1、c1、g1;d1、a1;d1、g1或e1、g1。只用一个把位演奏,音域只有一个八度。牛腿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使用棕丝弓毛摩擦棕绳弦,所以它的发音纤柔而略带嘶声,音色柔细,音量较小,并能与人声、歌声十分密切地结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演奏时常在音孔中插入一根直径稍细的圆木钉作为音柱,通过推进、拉出或旋转木钉,可以调节琴的音量和音色。经常同时用双弦奏出五度和音。牛腿琴主要用于各种体裁的侗歌和侗戏伴奏,也可独奏或合奏,还常常自拉自唱。
地位
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占有重要地位,是牛腿琴歌、侗族大歌和叙事歌离不开的伴奏乐器,应用十分广泛。牛腿琴歌侗族称作嘎郭各、嘎给以、嘎腊(拉嗓子歌)或嘎昂(室内歌)等,曲调较短,结构简单,速度悠缓,是侗族未婚男女青年“行歌坐妹”、倾吐爱情的一种主要方式。叙事歌侗语称嘎窘,多为民间歌手自拉自唱,伴奏随歌进行,不时夹有间奏,曲调优美,节奏平稳,有如小河淌水潺流不息、娓娓动听,真可谓歌者入神,听者有兴。较著名的牛腿琴民间艺人有:贵州
黎平的石国兴、广西三江的罗胜金等。
每当夜幕降临侗族的美丽家乡,在月明风清之时,就会从村寨传出缕缕轻盈悦耳的牛腿琴声,这是哪位罗汉(未婚小伙子)在向姑娘倾吐爱情?听,姑娘那抒情的牛腿琴情歌也伴着乐声飞向远方。在侗族,未婚青年专门用于求爱的乐器,要算是那种小巧玲珑的牛腿琴了,在榕江乐里一带,几乎每个
罗汉都有一支。当青年男女初恋时,小伙子要在半夜登着独木楼梯,爬到意中人住的阁楼窗外,拉起小牛腿琴向姑娘求爱,这琴声既不能惊醒父母,又要唤醒恋人。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下,小牛腿琴的演奏,缔结了许多美满姻缘。
改革
改革牛腿琴,侗族
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榕江、从江、黎平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等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侗族民间艺人和音乐工作者,在继承牛腿琴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针对音量小、音质差等缺陷,进行了不断的改革。首先扩大共鸣箱,面板由平面改为拱形,面板上的音孔也相应扩大;将活动音柱改为圆形木制固定音柱,支于面、背板之间,并择以最佳位置;增设了指板,便于换把按弦;先后采用丝弦和钢丝弦,提高了音质;改用长马尾弓演奏等。扩大了音量和音域,使琴声清脆铿锵,音色明亮动听。有的还在牛腿琴的尾部置以弯形金属架,演奏时可挟于奏者腋下,使琴身得以固定,既减轻了左手负担,又丰富和发展了演奏技巧。
贵州省榕江县文化馆廖群全制作的改革牛腿琴,选用“倒立木”为制琴木料,除进行上述改革外,将琴背中心厚度定为2.5厘米,琴头由长方形改为牛蹄形,弦槽由前面开改为后开,弦轴柄端增加牛角装饰,便于调弦,音孔由圆形改为牛尾形,使牛腿琴“牛”的特点更为突出,音量显著增大,音色更加圆润优美。适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受到侗族人民的欢迎和好评,已在附近几个县文工团采用。
博物馆存放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支牛腿琴,琴体都用一整块杉木制成,琴形完全相同,全长分别为49厘米和52厘米。共鸣箱呈长瓢形,蒙桐木面板。其中一支琴箱长22厘米、最宽处8.2厘米、最厚处5厘米,面板中部右侧开一圆形音孔,直径1厘米。琴头方柱形,平顶无饰,弦槽后开,左右两侧各设一轴。弦轴硬木制,圆锥形,轴长10厘米,轴柄刻有直条瓣纹。琴颈窄而长,前平后圆,上窄下宽,下部与琴箱接为一体。面板中间置竹制桥形琴马。张两条丝弦,琴弦由琴头正面弦孔穿出,下端系于皮制缚弦上。细竹系以马尾为弓。此琴通体髹以兰色油漆,制于1958年,出自贵州黎平民间艺人之手,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低音牛腿琴
低音牛腿琴,侗族新型弓拉弦鸣乐器。我国音乐工作者设计研制,已用于北京、广西等地专业音乐团体和音乐演出中。
20世纪60年代初,
中央民族歌舞团李寄民与北京乐器厂合作,在侗族民间拉弦乐器牛腿琴的原形基础上,共同设计制作出低音牛腿琴,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的低音拉弦乐器。其特点是:共鸣箱硕大,设四轴、四弦,并有按音指板,琴弓于弦外运弓演奏,除琴的外观具有民族乐器形式外,琴弦、琴马,琴弓均与低音提琴相同,除可拉奏外,也可拨弦弹奏。这种低音拉弦乐器,有着良好的音响效果,已用于中央民族歌舞团乐队中。
制作
90年代初,广西艺术学院孔宪钊在李海生老师的协助下,研制成功的低音牛腿琴颇富民族特色。它除了有效弦长、琴箱空气容积借鉴了
低音提琴的设计以外,琴的外形与民间牛腿琴极相似。琴身用一整段木料先挖凿出腹腔,即侧板、背板连为一体,其上再蒙以拱形云杉面板(较低音提琴面板稍薄)而成,面板中部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砍刀形音孔。琴头雕刻以牛头为饰,正面下方开弦槽,两侧设有四个弦轴(左右各二),采用低音提琴金属螺旋轴。琴颈较短,上端设有弦枕,正面胶有硬木按弦指板,采用低音提琴弦,琴马形状为广西花山崖画图案,系弦板呈葫芦形,使用与二胡弓相仿的竹杆马尾弓在弦外拉奏,也可拨弦弹奏。其定弦和奏法均与低音提琴相同。此琴首次参加1993年3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93广西国际民歌节”的演出,它作为伴奏民族风情乐舞的低音拉弦乐器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