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大寨,20世纪50年代提出。
大寨简介
20世纪50年代,
乌审旗大旱,风沙肆虐,牧草不长,醉马草丛生,牲畜大批死亡,牧民流离失所。以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大队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为代表的乌审人民,在毛乌素沙海里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经过铲除醉马草,治沙造林,兴建草库伦,为牧区建设养畜开辟了一条新路。被誉为“牧区大寨”,成了中国牧区学习的榜样。
乌审旗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它的名字与生态建设紧紧连在一起,“牧区大寨”的称号曾为她带来荣光和骄傲。
然而,在随后的岁月里,由于乱垦滥伐,不讲科学的过度超载养畜,加剧了毛乌素沙漠的恶化。乌审旗曾是一个林草丰茂之地。但从20世纪60年代起,乌审旗土地沙化逐年加剧,强度沙化面积70年代中期达到540万亩,到80年代初扩张到70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比例高达40%。沙化面积的不断扩大,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大面积草场、农田被流沙吞噬,许多村庄、房屋被掩埋,道路和电力、通讯线路时常受阻中断。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经济发展使得乌审旗一度成为国家级贫困县。沙进人退的往事不堪回首。
绿色乌审
严酷的现实,逼迫乌审旗人必须绝地谋生,开始了“愚公移沙”的征程。乌审十万干部群众在1.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海,克服无水、无电、无路的困难,坚持植树治沙,劳作在沙海深处,累了就躺在沙窝窝里歇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馍、喝点凉水。每年,殷玉珍的脸都会被风沙打得脱几层皮,手先是裂口子、出血,后来就结成了老茧。过度的劳累,使她落下一身的病,丈夫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炎、
支气管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殷玉珍夫妇绿化荒漠6万多亩。
在苏力德苏木昌黄嘎查,一位名叫乌云斯庆的蒙古族妇女,带领12名姐妹组成了联合治沙小组。经过数年努力,乌云斯庆她们承包的4.8万亩荒沙披上绿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尔林川村农民盛万忠为保护耕地,一下子承包了15000亩荒沙。为了治沙,盛万忠把全家仅有的积蓄和卖牲畜的钱全部花掉了。在盛万忠的“绿色王国”里,生长着50多万株杨树和数不清的沙柳、杨柴、花棒、柠条等灌木,利用修剪下来的枝叶和落叶,他饲养了200多只羊、十几头牛,经营着20多亩水地。
就这样,乌审旗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改变着家乡的面貌。全旗生态建设每年以百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60%和25.3%提高到2009年的77%和30.6%,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点沙成金
在植树治沙的同时,乌审人也在苦苦思索着一个前人和他人从未曾考虑过的问题,沙漠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沙子真的没有用处吗?他们多次进行逆向思维:沙子是从哪里来的?应该说沙子是山体风化而来,那么沙子里不是应该含有矿物质吗?能不能加工利用、变废为宝呢?
带着一连串在不少人看来是精神不正常的想法,乌审旗旗委政府和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非常重视被世人公认为废沙、灾沙、祸沙的风积沙的开发利用,委托中材地质工程勘查院对风积沙进行工业化选矿研究。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经过对风积沙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历经多种方法,多项工艺,于2008年3月提交了《沙漠风积沙选矿试验报告》,首次向世界揭示了沙漠风积沙选矿和提纯后的真面貌。根据选矿成果揭示的质量技术指标,被选矿后的硅砂与长石,可广泛用于玻璃、陶瓷、冶金、电子、医药和化工等工业作为生产原料。特别是精选后的硅砂,可作为5000多种无机硅产品和2000多种有机硅产品的工业原料,拓宽了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中试生产线的试验成功向全世界宣布,沙漠风积沙再也不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废沙、灾沙和祸沙,而是可用于众多工业产品大规模生产应用的重要工业原料,其储量巨大、开采简单、利用方便、矿多廉价,为现代工业化利用的又一种新型的矿床。
乌审旗凭借富集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进驻。
环境恶化
查汉淖尔湖湖面被一条堤坝分成南北两部分,低洼的南侧湖水较少,呈暗红色,气味较淡。北侧湖水则几乎溢出堤坝,暗黑色的湖水上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泡沫,泡沫里面时隐时现一些腐烂鸟儿的尸体。
牧区大寨,是20世纪60年代乌审召镇在全国响亮的名头。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约150公里,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腹地。这里曾是一片荒漠,五六十年代靠人工治沙,建成一片绿洲,被树立为全国牧区大寨。
2014年60岁的巴拉吉老人描述过去的景观,那时水草丰美,开春时鸟窝鸟蛋多得无从下脚。每年6月份马兰花开了以后牧场就像铺了紫色绸子一样美。
2004年以后,这里开始建起了化工厂,又扩大成化工工业园区。抽地下水,排污水,排有毒气体。
短短几年,草场退化、芦苇消失,鸟类成群死亡。
明排虽停 暗排不止
查汉淖尔湖原来是一个天然的碱湖,随着碱矿被采空,制碱企业撤走,留下了巨大的坑。2004年开始承接了3公里外的乌审召化工园区排出的废水,逐渐形成了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污水湖,比原来面积扩大约四倍。
2014年9月1日,某记者从鄂尔多斯市出发,向西南约150公里,抵达乌审旗乌审召镇,计划先探访查汉淖尔湖的污水排污口。
据知情牧民讲,排污状况晚上肆无忌惮。由于白天两条通往排污口的通道分别有人把守,无法靠近。某记者等到夜里进入乌审召镇镇政府往西一公里处的排污口查看。
22时许到达一片水域后,明显感觉到一股臭鸡蛋的味道,打开手电,很快找到排污口。
顺着手电照射的方向,排污口在离岸约3米远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一根管道在水中,一股乳白色的液体从管道里流出,在水面上形成一股泉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
知情人说,以前是明排,是通过一根直径半米多的管道排到化工园区外的一条沟渠里,流向查汉淖尔湖,沟渠穿过牧民的草场。后来牧民纷纷抗议,明排停止了。
但工厂每天都在生产,臭味也依旧,不见排污,牧民都觉得蹊跷,开始沿湖搜寻,发现了伸向水底的排污管道。
湖臭水黑 鸟毙滩涂
2014年9月2日一早,某记者在当地牧民指引下,实地查看牧民所反映的查汉淖尔湖死鸟现象。
顺着查汉淖尔湖西南方向行走,在湖边的草地上、沙土上和靠岸的水里,不断发现有死亡的鸟儿。沿湖走过300多米,记者仔细数了数,死去的鸟儿达到200多只,还有鸟儿在湖边淤泥中挣扎着。
其中不乏黑翅长腿鹬、白鹭、赤麻鸭、反嘴鹬等等十多种各类国家各级保护鸟类。
附近的牧民们告诉记者,仅七月份就死了超过万只,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来收死鸟,然后就近掩埋。
一牧民随手掰了一根干树枝,在一片沙地上刨了几下,就看见一堆鸟的尸体埋在沙土下。
牧民称,先后有四头牛在湖边中毒,仅有一只救活过来。
2014年8月,针对牧民反映大量鸟类死亡事件,鄂尔多斯环保局下发文件中的调查情况写到:经我局环境监察支队现场调查,塘坝水库有大量水鸟在水中游玩,并发现有十几只死亡野鸭。
过度开采 水源争夺
在查汉庙嘎查(大队),某记者首先探访了布日古德家,布日古德的家位于乌审召镇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海拔大约在1375米,布日古德表示,原来这里牧草丰美,绿树浓阴,因水位下降,植被越来越萎缩,每年都有一些灌木和树枯死。
2000年至今打了7口井,而且水井从7米打到200多米,总共耗资十几万元。打水井占据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将来水位继续下降,不知道还能不能打得起更深的水井。
随着水位下降,枯死的树逐年增多,牧场的灌木和草场也一年不如一年。
据一份调查显示,当地企业大量抽取地下水,有60口深水井遍布乌审召镇各个牧场,30口井为乌审召工业园区供水,另外30口井,是为距离100多公里的乌兰木伦镇的化工企业供水。
化工企业和牧民及自然生态夺水,越来越白热化。
“他们的井又深又大,我们肯定抢不过他们。”布日古德说。
据当地人介绍,乌审召镇塔北庙小队水井全部枯竭,牧民不得不长途运水维持生计。
据财经杂志报道,乌审召化工园区,正在规划建设的500万吨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同时是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称“地下水资源较为丰沛”来招商引资,用每年几百万立方米的地下水换取企业的进驻。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说:“对于水源匮乏的沙漠地区,抽取地下水进行高耗水的化工生产,对大漠的生态将是毁灭性的破坏,沙漠地下水是几千万、乃至上亿年形成,过度开采,对草原大漠荒漠化是雪上加霜,无法修复。”(陈杰)
相关事件
乌审旗野生禽鸟死亡为“疾病所致”
2014年9月12日18时许,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市乌审旗野生禽鸟死亡为疾病所致,与查汗淖尔湖水质无关。
在新闻发布会上,乌审旗人民政府旗长张占霖介绍说,2014年7月17日,
乌审旗林业局乌审召镇林工站接到群众反映“奎子淖尔有大量禽鸟死亡。”经当地组织工作组赶赴现场查看发现死禽约100只左右。2014年7月18日,工作组再次赴现场,初步诊断鸟类死亡原因为“禽霍乱”,排除禽流感和中毒的可能性,并对死禽进行了消毒掩埋。
2014年7月24日晚,有村民反映查汗淖尔周边有禽鸟死亡。2014年7月25日,有关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查看,发现有赤麻鸭等禽鸟死亡,约300只左右,并于次日对死禽进行了消毒掩埋处理。
2014年8月1日,经巡查监控发现,巴音淖尔和查汗淖尔两处有禽鸟死亡现象。2014年8月2日,国家林业局派出专家赶赴乌审旗禽鸟死亡现场捕捉了5种7只濒临死亡鸟类,进行调查取样和诊断。
张占霖说,2014年8月9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出具的《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查汗淖尔野生鸟类死亡初步诊断报告》显示,2014年7月17日至7月31日,禽鸟死亡大概500只,涉及赤麻鸭、灰头麦鸡、
凤头麦鸡、
小青脚鹬、遗鸥等5种鸟类。
检验结果显示,未检出禽流感病毒,未检出新城疫病毒;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确定引起此次野生鸟类死亡的原因为
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
急性感染。
张占霖说,为彻底消除农牧民顾虑,乌审旗环保局于2014年7月25日对查汗淖尔(碱湖)湖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鄂尔多斯市环保局于2014年7月26日对湖区周边孟根花等8户牧民家的压水井和
内蒙古苏里格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废水、博源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及查汗淖尔(碱湖)死鸟水域湖水进行抽样检测和对比分析。
检测结果显示,博源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水质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死鸟水域除PH值、悬浮物以外,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PH值超标原因为该湖原为碱湖,悬浮物超标原因为风沙所致。
张占霖说,野生禽鸟死亡为疾病所致,与查汗淖尔湖水水质无关。2014年8月13日,工作组深入农牧户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明。
张占霖表示,乌审旗将切实做好释疑解惑工作,不断加强牲畜疫病检测与防控。继续完善相关防治方案,防止家禽家畜发生类似疫病,保障农牧民财产不受损失。同时,继续深入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减排、在线监测、环保技术改造等措施,切实消除环境隐患,确保持续达标排放,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查汗淖尔湖为碱湖,形成于几百年前,蓄水量约为200万立方米,湖区东西长约4.6千米,南北宽约1.2千米。2008年湖面被分割成南北湖,南湖为碱湖采空区。附近企业高盐水排入南湖,企业清洁废水(转化锅炉废水、循环水、合成锅炉废水)排入北湖(塘坝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