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豆树
豆科牧豆树属植物
牧豆树(Prosopis juliflora (Sw.) DC.)是豆科牧豆树属乔木。茎直立、上升或匍匐;嫩枝被微柔毛;托叶成对,羽状复叶,常簇生于短枝上或生于延长的枝条上;叶片着生处有腺体;长圆形,先端圆钝,基部偏斜,两面均被短柔毛或仅具缘毛;荚果线形,弯曲或劲直,淡黄色,无毛;种子长圆形;果期6月。
形态特征
乔木,高4-5米;嫩枝被微柔毛。托叶刺状,成对,长约1厘米。二回羽状复叶常簇生于短枝上或生于延长的枝条上;羽片1-3对,总叶轴长1-8厘米;羽片着生处有腺体;小叶10-20对,长圆形,长5-10(17)毫米,宽2-3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偏斜,两面均被短柔毛或仅具缘毛,余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4-8.5厘米,总花梗长6-12毫米;花黄绿色;花梗长1毫米;花萼杯状,长1毫米,具5齿,齿小;花瓣5,分离,长3-4毫米,顶端及边缘被毛;雄蕊10枚,分离,突露,长6-7毫米;花药顶端具脱落性腺体。荚果线形,长16-23厘米,宽10-12毫米,弯曲或劲直,淡黄色,无毛;果梗长5-7毫米;种子长圆形,10-18枚。果期6月。
宏观构造:木材散孔材。心材深褐色;与边材界限明显。边材通常窄;浅黄色。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略见,放大镜下明显;散生;数少;略小;导管内常含树胶。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环管状、翼状、聚翼状及轮界状。木射线放大镜下明显;略密;略宽。波痕及胞间道未见。
微观特征:导管横切面多为卵圆形,部分略具多角形轮廓;单管孔,径列复管孔(2-7个或以上,多数2-4个)及管孔团;散生;3-16个,平均7个/平方毫米;最大弦径176微米,平均弦径80微米;导管分子平均长190微米,部分导管充满树胶,螺纹加厚未见。管间纹孔式互列,多角形,纹孔口内含,透镜形,系附物纹孔。单穿孔,穿孔板略倾斜至倾斜。导管与射线间纹孔式类似管间纹孔式。轴向薄壁组织丰富,翼状、聚翼状及轮界状;具纺锤薄壁细胞;分室含晶细胞普遍,内含菱形晶体多为4-8个。木纤维壁厚或甚厚;直径11微米,纤维平均长1170微米,单纹孔略具狭缘。木射线5-9根/毫米;非叠生。单列射线少,高1-10细胞。多列射线宽2-6(多为4-5)细胞,高6-39(多数15-30)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多列射线细胞多为多角形。射线细胞内晶体未见。硅石可见。
生长环境
牧豆树为深根性树种,极耐干旱,在热带,南亚热带特别是干旱地区可广泛种植,还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牧豆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分布范围
牧豆树原产美国。中国广州、海南岛、浙江也有栽培。
繁殖方法
牧豆树多采用种子,条播法,裸根栽植法。
采种:牧豆树为果实以8-9月为主要成熟期。熟时荚果由青色转变黄褐色。采回的果实晒裂脱出种子,干藏。种子千粒重80-100克,发芽率为60-70%。
育苗: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24小时(自然冷却),捞起晒干即播。采用条播法,条距25厘米,每条播沟点种15-20粒,覆土1.5-2厘米,盖草保湿。1周后发芽,揭去盖草,无须遮阳。苗木生长期间,注意间苗及中耕除草。1年生苗高50-60厘米,可出圃栽植。
栽培技术
造林早春雨后,挖60厘米×60厘米×40厘米的植穴,株行距为1.5米×1.5-2米,裸根苗浆根栽植。植后头几年,每年抚育2-3次。
主要价值
牧豆树是热带、南亚热带干早地及流动沙地造林的树种,可保持水土流失,绿化环境。
牧豆树的木材用作薪材热值很高,能得到高质量木炭,有木制无烟煤少之称,是干早地区重要的优良薪炭材。在阿根廷,生长在立地条件差的林地,美国得克萨斯州林业局曾研究在工厂附近种植大片牧豆树,连根挖起拖到工厂切碎作中型锅炉燃料,经济上比用其他燃料更合算。
牧豆树除作薪材外,还是重要的饲料植物。其荚果和豆子均有一定营养价值,味道可口,把它们磨成粉可作成浓缩饲料,是牛、羊、骆驼等牲畜的良好饲料。
牧豆树的荚果磨成粉作成烘烤食物或把它制成一种糖浆,用来配制各种饮料供人食用。其花是制取高质量蜜的一个重要来源。
植物文化
2019年9月26日,2020年迪拜世博会吉祥物发布仪式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吉祥物由6个卡通形象组成,牧豆树就是其中一个。
参考资料
牧豆树.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