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21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常规籼稻品种。全生育期为124~120天,比粳籼89迟2—3天。株高96.7~93.8厘米,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茎粗中等,秆壁厚而坚韧,耐肥抗倒力强。穗大粒多,群体内穗粒结构自动调节能力强。穗轴和穗枝软而有韧性,灌浆后稻穗呈弧形弯曲下垂,穗大小均匀。穗长21.5~21.0厘米,亩有效穗数19.5~19.4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42.7~138.4粒,结实率77.6~83.6%,长粒形,千粒重21.5~21.4克。整精米率51.1%,垩白度6.1%,直链淀粉含量24.9%,米质达广东一级优质米标准。抗性:在广东抗稻瘟病、中抗
白叶枯病和褐飞虱。
产量表现
1995、1996两年晚造参加广东省优质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22.11公斤和425.49公斤,比对照粳籼89增产10.21%和7.62%;1997、1998两年参加海南省早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18.70公斤和431.24公斤,比对照
七桂早25分别增产28.8%和42.0%,1996年早造参加广东省水稻中试品种试验,亩产54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植,培育壮秧:早造2月下旬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移植;晚造7月中旬播种,8月上旬初移植。亩播种量15~20公斤,秧苗叶龄5.5~6.0片;晚造5.0~5.5片;2、合理施肥:早造在插后18天、晚造在插后12天施完前期肥,约占全部施肥量的80~85%。施足磷、钾肥,移植后早造65天、晚造55天,看禾苗长相和叶色的浓淡每亩适施尿素3~5公斤;3、科学用水,合理灌溉:前期浅露结合促分蘖,中期轻晒田、多露田,后期保持湿润直至收获;4、病虫害防治:提高栽培技术,增强禾苗自身抗性,综合防治病虫鼠害。
审定意见
该品种属常规籼稻品种,作晚稻全生育期120~124天,比粳籼89长2~3天。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宜在广东省中南部及海南省双季稻区种植。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特籼占25是佛山市农科所用特青2号与粳籼89杂交育成的早晚造兼用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于1995~1996年参加广东省晚稻优质谷组区试,亩产分别为422公斤和425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分别增产10.2%和7.6%。于1998、1999年分别通过了广东省和海南省品种审定。广东省1998年推广面积达58万亩,1999年进一步发展到77万亩;海南省1999年推广面积达26万亩。
一、特征特性
特籼占25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病性强、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不但保持了双亲的良好生长特性和优良性状,而且还克服了双亲的缺点,前期保持了粳籼89早生快发的生长优势,中后期又保持了特青2号高光效茎叶形态,成熟后期克服了特青2号易早衰和粳籼89遮光的缺点。穗数与穗重协调,早造亩有效穗数24万穗、晚造21万穗,千粒重21克。该品种米质晚稻为一级,达优质米标准。抗病力强,对稻瘟病全群抗比达84.7%,
白叶枯病为3级属中抗,高抗
白背飞虱。耐肥抗倒,特籼占25茎秆基部节密,茎秆粗壮,维管束坚韧,叶鞘粗厚,亩产600公斤仍不倒伏。
二、栽培技术要点
(1)该品种在广东适宜于粤北以外地区晚季和中南部地区早季种植,同时适宜海南省各地早、晚季种植,广东省晚季种植好于早季,各种类型田块均可种植,中上肥力田块种植更能获得高产。
(2)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大蘖壮秧。早季2月下旬播种,秧期30天左右;晚季7月中旬播种,秧期20天左右。秧田亩播种量10~12公斤。移栽时秧苗叶龄早季5.5片、晚季5~5.5片,有1~2个2片叶以上分蘖,秧高20~25厘米,叶色青绿,叶片短青,根系粗白。
(3)施肥上要注意施足基肥,重施前期肥。根据禾苗长相抓准时机施幼穗分化肥,以促穗大粒多,这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攻穗肥一般早造在移植后70天左右、晚造在移植后60天左右,亩施尿素4~5公斤。
(4)抽穗至黄熟期田面保持湿润,不能过早断水,以免影响谷粒充实。
亲本来源:特青2号(♀) 粳籼89(♂)
选育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类型:籼型常规水稻
适种地区:广东省中南部及海南省作早稻种植.
用特青2号/粳籼89杂交育成的感温型优质、高产、多抗籼稻品种(高焕东等, 2003; 赵社根等, 2002)
·2001年国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21
·1999年海南审定,编号:琼审稻1999001
·1998年广东审定,编号:粤审稻1998002
特征特性:常规优质稻品种。晚造种植全生育期120~124天,比粳籼89迟2~3天,生势强,叶片长阔,挺直向上,叶色青绿鲜明,株叶刚健清秀,生长前期假茎较矮,分蘖向植株周围丛生,假茎扁阔粗壮,抽穗期植株长高明显,秆坚硬,抗倒力强,穗较大,均匀,有效穗多,穗颈短,穗轴穗枝较软,稻穗向下弯,叶下禾,耐寒力强,熟色好,谷粒较细长,谷色淡黄,千粒重20.8克,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稻瘟病全群抗性比84.7%,其中中B群86.1%,中C群94.1%;中抗白叶枯病(3级)。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晚造一级。
产量表现:1995、1996年两年晚造参加省区试,丰产性较好,亩产分别为422.11公斤、425.49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10.21%和7.62%,增产均达显著水平。
适宜范围:适宜粤北以外地区晚造种植和中南部地区作早造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中上肥力田种植,肥田种植更能获得高产。
·参考文献
1. 周汉钦;陈建酉
广东国外水稻种质资源的引进和评价利用
北方水稻, 2007, (6): 19-21,31
2. 高焕东;吴炯兆
优质水稻新品种特籼占25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2003, (1): 6-7
3. 赵社根;吴炯兆
特籼占25的选育及生产应用
中国稻米, 2002, (4): 15
·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107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