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坦克歼击车是产于纳粹德国的坦克。1941年冬天,德国设计师们决定在3号或4号坦克的底盘上发展新的
自行反坦克炮,但由于车体结构并不适合,这个设计没有通过。同时埃克特(Alkett)公司发展出的新底盘(Geschutzwagen III/IV),它结合了3号(主要是J型)和4号坦克(主要是F型)的部件,被认为很适合作为新的自行反坦克炮底盘。
发展历程
Panzerjager Hornisse / Nashorn 自行反坦克炮犀牛”编号Sd. Kfz. 164
自行榴弹炮(编号Sd.Kfz.165)。引擎被移到中间,车体被延长以容纳长身管的88毫米反坦克炮,同时还可以平衡整车的重量分布。由于火炮的巨大重量和车体承载能力的限制,乘员组只能受到轻型装甲的保护。
1942年10月,整车模型向希特勒本人做了展示,得到了批准,他还希望生产能于1943年5月开始。
1944年早期,驾驶室前装甲板的布置在生产中有了变动,火炮也变为PaK43,这样该车就有了两种不同的型号。1944年2月24日(一说27日),
希特勒大黄蜂”和“犀牛”除了驾驶室前装甲板的布置和火炮型号外没有任何区别,而这两点变动都是无关紧要的。尽管缺少装甲防护,二者都为威力强大的88毫米
反坦克炮提供了急需的机动性。战斗室的有限空间使载弹量受到限制,通常在24-40发之间。“大黄蜂”和“犀牛”顶部敞开的战斗室仅依靠帆布来遮蔽风雨,而且缺乏一挺车体机枪,通常一挺MG34或MG42机枪会配备在车体内以提供近战防御。从1943年2月到1945年3月,由埃克特(Alkett)公司设计、德国埃森工厂(Deutsche Eisenwerke)制造的“
大黄蜂”和“犀牛”
自行反坦克炮产量很低,分别为20辆和474辆。
这两种型号的自行反坦克炮都装备了重型坦克歼击炮营,第一次作战是跟随第655重型坦克歼击炮营参加
库尔斯克会战。它们表现得很成功,所以以后一共装备了6个这样的重型坦克歼击炮营,出没在各条战线(例如1944年第525重型坦克歼击炮营在意大利战线作战)。最后它们逐渐被威力更大、防护更好的自行反坦克炮如四号坦克歼击车和猎豹坦克歼击车所取代,但它们的战史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
研制背景
研制“犀牛”一类“重型自走炮”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所谓的“T-34冲击”。
纳粹德国侵略军的装甲洪流涌入苏联大地后,开始时一帆风顺,但很快就遭到苏联红军
T-34坦克等战车的顽强抵抗,而德军的Ⅲ/Ⅳ号坦克根本不是对手。德军用来对付T-34坦克的,主要是牵引式的Pak43/1式88毫米
反坦克炮。这种反坦克炮机动性极差,往往需要动用很多人力和车辆将火炮运进和运出发射阵地。为此德军迫切需要将这种火炮装到履带式底盘上,制成自行火炮。首先选中的是Ⅲ/Ⅳ坦克的底盘。
性能参数
车体防御
“犀牛”
自行反坦克炮的战斗全重为24吨,比基型车四号坦克重了4吨多。乘员为4人。车全长8.44米,车体长5.8米,车宽2.86米,车高2.65米。由于战斗室下部布置了燃油箱等,再加上炮架布置在动力舱的上部,使车高抬得很高,这也是“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一个缺点。车体及上部战斗室为钢装甲焊接和螺栓连接混合式结构。装甲板较薄,厚度为10~30毫米。部分车体甲板采用螺栓连接结构,也是为了便于从车上拆卸发动机。战斗室很宽敞,加上是顶部敞开式,乘员在战斗室内觉得很舒服,但顶部防护很差。运输或行军途中,战斗室顶部可罩上帆布,并用火炮
固定器将火炮固定。由战斗室后方见到的炮长席位置,炮长在左侧,由防危板和火炮相隔;装填手在右侧。火炮右下方的管子,用于在冬季向战斗室送去发动机的暖气。尽管是顶部敞开式结构,但在车体后部仍开了两扇小门,供乘员上下车用。车体后部下方有一个备用负重轮。
火力
“犀牛”的主炮为PaK43/1型火炮,倍径为71,在二战期间是对付美军和苏联红军中型和
重型坦克的主力。不但拥有长炮身,连弹筒的长度也很突出。该炮发射
被帽穿甲弹(弹丸重10千克,弹药重23千克)时,在1 000米射程上穿甲厚度为167毫米;在2 000米射程上穿甲厚度达139毫米。如用上钨芯弹,在2 000米的射程上,可以击穿184毫米厚的钢装甲。也就是说,它可以击穿二战期间盟军所有坦克的装甲。实战中曾出现“犀牛”的88毫米火炮在3 500米的射击距离上击毁6辆
T-34中型坦克的记录。除了榴弹和
穿甲弹外,在弹种中还有
破甲弹。
弹药基数为40发。其中,战斗室两侧各8发,战斗室底部存放24发。发射榴弹(弹丸重9.4千克,弹药重19.3千克)时的最大射程达17 500米。据说,还有一次,“犀牛”
自行炮在600米的射击距离上从后面击中一辆
T-34坦克,将发动机抛出到车体5米开外(估计是引爆燃油箱的结果),其威力之大可见一斑。
机动性
“犀牛”
自行炮的动力装置为HL120TRM型汽油机,最大功率300马力。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动力传动装置前置,主动轮在前。炮车的最大速度为4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15千米。燃油箱容量为470升。炮车上装有FuG型无线电台。总的看来,“犀牛”
自行反坦克炮,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反坦克武器,穿深高,威力大,射击精确度高,机动性也算不错,但防护性相对较差,是它最为致命弱点。
战绩
1943~1945年间生产的“犀牛”
自行反坦克炮,几乎全部装备给德军独立重型
坦克歼击车营。先后装备“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德军部队有:第560重型歼击坦克车营、第655重型坦克歼击车营和第525
重型坦克歼击营等。这些“犀牛”自行反坦克炮,多数用于苏德战场(东线),也有一少部分用于西部战线及意大利战场。在
库尔斯克会战中,“犀牛”首先亮相,在和
苏军T-34/76坦克的较量中,“犀牛”占尽上风。但是,由于苏军坦克数量多,又有
SU-152自行火炮和“
喀秋莎”火箭炮的支援,最终失败的是德国。
特殊战绩
美军在欧洲战场上唯一损失的
M26潘兴正是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杰作。1945年3月6日,一辆美军第3装甲师的M26在250米的距离上被一炮击毁,这个“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杰作发生在Cologne以北的Niehl镇。
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