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雕
犀牛角雕件
犀牛角雕件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角雕”,鉴定角雕首先得了解犀角材质的基本特征。角雕真品大小在15~30厘米之间,颜色有褐色和棕色,有较粗的直线纹,锯开有一丝一丝线条状的纹理,这与直观田黄石有萝卜丝纹类似。犀牛角最主要的要诀是看横断面上是否有像鱼子一般细小的颗粒,这叫“粟纹”,古玩行内也有称“鱼子纹”的。另外,所谓“心有灵犀”,说的就是犀角都有花心,即角中颜色较浅、质地较疏松的部分。
简介
格古要论》曾记述:犀角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纹如鱼子,谓之粟纹;粟纹中有眼,谓之粟眼。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儿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有通天纹,有重透纹;黑中有黄花,黄中有黑花。古云通犀,此二等佳贵。有侧透者,黄中有黑花,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斑者,色深者,或有斑散而色淡者,又次之。有黑犀无花而纯黑者,不甚值钱。
犀牛角是清热解毒的名贵药材,在古代就与夜光璧、明月珠齐名。而今犀牛属于濒危保护动物,犀角不可能再被用作角雕材料,犀牛角雕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已成了绝响。
角雕作伪的主要方式就是材质作伪。自清代中晚期,犀牛角资源枯竭,许多工匠多以海象牙等来仿制,但其断面无纹,多染绿沁,易鉴定;亦有以骨粉、角粉掺合树脂染色横压,再经雕琢作伪的,但其纹理生硬机械,无鱼子纹,也易辨别。但若以大小类似的牦牛角来仿制,那就有了一定的欺骗性了。牦牛角的纹路要比犀角粗得多。犀角上面经常会有霉斑,但擦拭后里面的胎骨还是非常莹润的。
另外,古人为了保护并长久使用犀角艺术品,会给其进行上漆、上蜡、上色的工艺保护,这也为辨伪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先用烧热的针刺一下隐密处,犀角多无味有些有香味,而水牛角有硫磺臭味,树脂、塑料的味道很容易分辨。犀牛角雕比牙雕稀少,比核雕珍贵,且增值空间较大,是杂项收藏中的上上品收藏对象。文/徐学平
鉴赏要点
雕工
市场评价犀器,往往偏重雕工,以镂刻精微巧俏而论高下,很少注意纹理和色泽。
年代
明清以犀角杯成为风尚,尤其乾隆以后的遗器较多见。以江南竹人雕刻法为多,纹饰有母子辟邪,教子升天龙纹、灵芝仙草、梅花玉兰及山水楼阁等。
品质
虽有自然蚀化和人工损磨的痕迹,但真犀角细润如玉,莹然欲透。
历史传承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用兽角制成耳坠、笄、梳、匕等,造型规整,打磨光滑。相传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药接触,则毒药发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视,制为杯盏等器皿,以检验食品,从而使犀牛角雕刻成为古代角雕的著名品种。唐、宋、明各代,犀牛角除由外国使节作为礼品赠送帝王外,还流传民间。
技术演变历程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用兽角制成耳坠、笄、梳、匕等,造型规整,打磨光滑。汉代,大秦(古罗马帝国)、条支(今伊拉克)等国的犀牛角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犀牛角质地坚硬而细密,有纯黑色,称黑犀角;有纯黄色,色如黄金;有带纹理者,如黑色中带黄色纹理,或黄色中带黑色纹理。有的纹理宛如龙、山水、日月星辰等状,但大多呈鱼子或小米状,称为粟纹。《续夷坚志》记载,宋孝宗腰部的佩带为犀牛角制成,呈南极寿星像。宫廷匠师多依据犀牛角的自然形状,雕刻酒杯,供帝王享用。
犀角雕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展到犀角材质中来,这样,形状众多、花纹各异的犀角杯就脱颖而出,闻名于世。
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这一时期,犀角的雕刻能手有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发簪及印章之类,精妙绝伦,与当时苏州的琢玉名手陆子刚齐名,在江南颇负盛名。
汉唐始,犀角从域外入贡,因其稀少和奇特的药用功效,经济价值日趋凸现。如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世界各国珍视,欧美及我国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同时亦为民间藏界垂涎。
上世纪末犀牛被列入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之中,犀角制品已被各国海关禁止出入,其在古玩文物和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一路上扬,十多年来犀角器之价以年均30%的幅度攀升。
明代的犀角雕刻制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艺人们利用犀角扁底尖顶的形状,雕镂成花纹各异的杯、爵等酒器。当时,由于中国与南亚交往比较密切,又与非洲各地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这些地方源源输入,这对犀角雕刻工艺的发展推进很大。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著名匠师尤通,江苏无锡人,以雕刻犀牛角杯为名,曾征入宫廷,人称“尤犀杯”。 20世纪以来,中国角雕以牛角雕为主,产于广西北海、黑龙江哈尔滨、内蒙古包头、广东高州、湖南南岳等地。广西北海牛角雕以虾为传统题材,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莹的特点,使作品极为生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8:0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