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乐盐场
四川省乐山市境内井盐产场
犍乐盐场,井盐产场。四川犍为乐山二场之合称。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民国三年(1914)始设。产盐始于秦。唐宋时在王村、马踏井一带凿井煮盐。元明时称永通厂。清雍乾时移产区于五通桥两岸,称五通厂。民国时期全场产地分为七区,共有盐井5224眼,煎锅2404口,年产盐38万吨。1955年其私营井灶同国营金山寺制盐厂合并为五通桥盐厂。1988年五通桥盐厂组建为四川峨眉山盐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历史
犍乐盐场产盐始于秦,蜀郡太守李冰就在牛华红岩子凿井造盐,这是五通桥盐业生产的历史渊源。唐宋时在王村、马踏井一带凿井煮盐。
从明代始,随着“卓筒井”技术不断提高,乐山所属井研、犍为盐业发展渐渐兴旺。元明时称嘉定府犍为县五通桥一带盐场叫永通厂,永通厂盐井逾万,居全川之冠。
清初时在王村井制盐的“永通厂”因盐卤枯竭、燃料缺乏、运输困难而日益衰落,盐商们另寻出路,先是在牛华溪的红岩子开井,继而向吴家山、沙湾头一带延伸,逐渐成为产区中心。清乾隆九年(公元1745年)官府将乾隆元年设在马踏井的盐务通判改在牛华溪设盐课司大使署,始称乐山盐场。接着又有商民在红豆坡骡子山开办老山坡盐井(口传为犍厂第一口井)。于是红豆坡、灰山井两地成为犍厂产区中心。后又一路向西发展至青龙咀、杨柳湾、柑子桥;一路向东发展至顺河街、卤店儿、金银坎,这便称为犍为盐场。乐山盐场与犍为盐场合称“犍乐盐场”,与“富荣盐场”等并称四川四大盐场。犍乐盐场所产盐称“犍盐”,远销云南、贵州、湖北一带。
清道光年间,五通桥盐业达到极盛,井盐产量居全川之冠,时称“川省第一场”。当时,四川盐场不少,但规模和数量都比不上犍乐盐场。因此,有人认为在清朝道光以前,四川真正的盐都应是五通桥,而不是自贡(旧称富荣盐场)。民间流传的“金犍为,银富顺”,金犍为就是指五通桥,因当时犍为辖五通桥。
五通桥得名就是因为井盐生产而来,五通桥也是犍乐盐场的主体区域。由“永通厂”发展到“五通厂”,五通厂的商人出资在两河口修建的老桥就取名“五通桥”。虽然当初它只是单独地指一座桥,但随着盐业兴盛,逐渐成为一个地名。新中国成立后“因盐设市”设立了五通桥市,今为五通桥区。据《犍为县志》记载:“五通桥盐泉大旺,日需煤数十万斤,水运陆负,日活数万人”,虽只寥寥数语,已勾画出昔日制盐盛况。犍为知县严士宏的诗句:“灶食日万升,流民五万积”(《别犍为道经四望关有作》);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中记载:“大盐厂如犍、富等县,灶户、佣作、商贩各项,每厂之人以数十万”。
分场简介
犍乐盐场设三场,即犍场、乐场、井仁场。犍场分七区:一区辖瓦窑沱、青龙咀;二区黄角井、杨柳湾、四望关;三区柑子桥、鲞草滩;四区金山寺;五区灰山井、顺河街、金银坎;六区红豆坡、先家沟;七区金石井、三江镇、王村、马踏井、瓦渣滩。乐场:牛华镇、冠英场、安谷场、太平寺、河咡坎。井仁场即井研仁寿盐场,有井研城、门坎山、大水弯、乌抛弯、仁寿城、杨泗井等。
犍场七区
一区辖瓦窑沱、青龙咀。这是五通桥的中心地带,是犍场的中心。青龙咀地处青龙山下。青龙山山形如龙,传说有一年五通桥大旱,老百姓饮水困难,青龙冒犯天条,行云降雨,拯救百姓。青龙咀是后来的五通桥盐厂8车间所在地。
二区辖黄角井、杨柳湾、四望关。其中四望关属于五通桥的标志,现在是中共五通桥区委所在地。杨柳湾后置杨柳镇,位于区境中部,是五通桥盐厂4车间所在地。
三区辖柑子桥、鲞草滩。柑子桥现为杨柳镇辖行政村。1951年曾建柑子乡,1958年改柑子公社,1962年并入杨柳公社(杨柳镇前身)。鲞草滩虽是五通桥小地方,却是五通桥盐厂3车间所在地。
四区辖金山寺。金山寺即今金山镇,这里是五通桥区的东大门。金山历史悠久,因金山寺而得名。金山镇是五通桥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产盐历史悠久,清末民初达到鼎盛。这里盐井林立,盐灶密布,商贾云集。这里是五通桥盐厂2车间所在地。
五区辖灰山井、顺河街、金银坎。灰山井是犍场的著名盐区,即现五通桥区辉山镇。顺河街也设过公社,是五通桥盐厂1车间所在地。
六区辖红豆坡、先家沟。两处均为小地方,前者现为杨柳镇一行政村,后者现为辉山镇一行政村。
七区金石井、三江镇、王村、马踏井、瓦渣滩。金石井即金石井镇,地处犍为东北部。三江镇、王村、马踏井现均为井研县所辖镇。瓦渣滩情况不详。七区是犍场比较边远的盐区。
乐山盐场
乐场辖牛华镇、冠英场、安谷场、太平寺、河咡坎。牛华镇自古盐业兴盛,是犍乐盐场的主体。后来五通桥盐厂5、6、7三个车间集中于此。牛华镇还曾享有全国四大古镇之一的美誉。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突破百米深石油竖井的地方。这里许多地名、街名,如路边井、陕西馆、南华宫、炭坝市、官盐局(读作锯声)、剑霜堂无不烙有“盐”的印记。
参考资料
犍乐盐场(上).乐山新闻网.
犍乐盐场(下).乐山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4 18:0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