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极谏
汉语成语
犯颜极谏(拼音:fàn yán jí ji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犯颜极谏”。
成语典故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管仲成了齐国上卿丞相。
齐桓公问管仲有关设立官吏的事情,管仲说:“对言辞能分辨清楚,对财物可以公正廉洁,熟悉人们的真实情况,这方面我比不上弦商,请立他为管理刑狱的官吏。用庄严的礼节对待上下朝廷,用恭谨的态度对待君臣,用明确的礼仪接待外宾,在这方面,我比不上隰朋,请任用他为掌管礼仪的官吏。开辟荒地,上缴赋税,生产粮食,这方面我比不上宁武,请任用他为大田之职。三军已经摆好阵势,使战士视死如归,我比不上公子成父,请求安置他任大司马之职。尽管君主脸色已变仍极力劝告,我比不上东郭牙,请求安置他任谏臣之职。管理好齐国,这五个人就够了。”
管仲在齐国辅佐齐桓公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内发展之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行政管理系统,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正因为管仲进行了内政外交的重大改革,才使得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成语寓意
古人说:“文死谏,武死战。”正义耿直的文臣往往因对皇帝犯颜直谏而亡身;英勇奋战的武将常常因对敌人冲锋陷阵而丧生,这是屡见不鲜的历史现象。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听取锋芒毕露、味带辛辣的言词。汉高祖曾说:“如果所服的药不能苦得闭上眼睛,严重的疾病就不会得到治疗。”这是切身的体验,也是历史的总结。因此,对下属的严厉批评,应持欢迎态度。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犯颜极谏”指敢于冒犯君上或长辈的威严,竭力规劝。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犯颜极谏”也作“犯颜苦谏”。
运用示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六》:“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微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四六回:“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
清·江左樵子《樵史通俗演义》七回:“叶向高虽不曾犯颜苦谏,做个以道事君的大臣,却也亏他调停救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9 20:5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