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是指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并根据预知的故障信息合理安排检修项目和周期的检修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目的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
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
作用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都是按照规定的检修期进行检修(或维护、调试、试验)的,其周期为固定的一年或几年。
有了状态检测,有关专家在办公室就能很方便地浏览到所管变电站任一设备的当前和历史状态,并能迅速地对设备的未来状态进行预测。对于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还可以组织全市、全省甚至包括制造厂在内的有关专家在网上远程诊断,决定该不该检修,何时检修,对什么部位进行检修。
设备制造厂应成为状态检测实践的主体
内容
状态检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变电站现 场元件。各种传感器(包括压力、温度、湿度、电压、电流、位移等)、采集器、集中器、现场后台软件及主屏等。(2)通信通道(可与调度自动化共用)。譬如 光纤、载波 、无线扩频,在网络覆盖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当前流行的ADSL线路加上VPN路由器通过加密的方式,在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实现一个虚拟专网。(3) 省、市级专家分析系统平台。通过采集各有关单位的实际管理方式,编写大众化的管理程序,在各有关单位之间实现资源和状态的共享,实现远程诊断。
定期检修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设备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时,因未到检修时间而不能及时排除隐患;二是设备状态良好,但已到检修时间,就必须检修,检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检修效果也不好。
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修,是有目的工作,因此状态检修的前提是必须要做好状态检测。状态检测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做到防 患于未然;二是为主设备的运行管理提供方便,为检修提供依据,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由此可见,状态检测是状态检修的必要手段。
状态检修的概念就是在设备的运行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可靠的保证措施(其他监测手段:如在线监测设备的发热,运行参数,运行中测试绝缘油及气体分析数据)及 依据(历次的检修、调试、试验情况良好)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或缩短(如果数据不良也可能缩短)检修周期,根据设备的运行工况和绝缘状态进行检修的一种做 法。
也有一些生产厂家的产品出厂后,按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规定不允许检修,这一般限于少数的国外的进口设备和一些合资企业产品。
意义及现状
状态检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节约工时和费用,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化。 但是,目前状态检修工作实施的阻力也很大:一些管理部门在例行的检查工作中强调对规程的执行,
电气设备没有按照检修期进行检修要进行考核(在评比中扣分);一些管理者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按部就班的执行规程规定,使状态检修不能很好的执行。
状态检修规范
状态检修介绍
状态检修是一件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制、方法机制、技术手段、保障体系等规范来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主要关注的是状态检修工作所需要的组织形式以及组织形式的相关职责、分工,状态检修的主要工作流程体系,包括组织体系、工作流程、绩效评估等,比如当前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状态检修三级评价体系的流程体系。
方法机制
方法机制是指状态检修工作所运用的机理和方法,比如针对各类电力设备开展状态评价需要运用的检测方法、状态量定义以及评估方法、评价模型等。其主要体现为一系列的试验规程、评价导则、技术导则、检修工艺导则等。
方法机制研究内容包括: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类型,研究这些设备故障模式,状态检修管理模式适用性的研究,设备特征量及状态量的定义、状态量的采集方法及存储方法的研究、状态检修评估、诊断方法的研究、状态检修评估管理流程的研究等。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指在进行状态评价工作中,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实现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评估过程。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基于状态量评分加权的设备状态评价方式。当然也存在别的可能更好的一些评价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为了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的状态检修管理,参考现有的各个行业的安全评价方法,采取多种状态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状态评价。
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指为保证状态检修工作顺利开展所需要的辅助工作,比如装置入网检测、运维;标准文件制定;状态检修工作仿真模拟、人员培训等内容。
按照以上思路,以管理机制、方法体制、技术手段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框架,形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系专家统软件的评估模型、分析模型,作为软件开发的总体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