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獴
獴科细尾獴属的唯一物种
细尾獴(学名:Suricata suricatta),别名狐獴,海岛猫鼬,灰沼狸等,是獴科细尾獴属的唯一物种。它体长24.5厘米~29.0厘米,体重0.62千克~0.97千克。尾巴长19.0厘米~24.0厘米。细尾獴的脸部呈锥形,口吻短,头部宽阔。眼周、鼻部及耳部均为黑色,并具有深色眼斑。耳朵小且通常呈黑色新月形,眼睛大且周围也有黑色的环。其背部呈棕褐色、棕色或灰色,带有白色区域,背部和侧面通常有棕色或短褐色条纹,形成斑驳的碎纹。足部狭窄,无拇指,四趾紧密并拢。每只脚上有4个长而弯曲的坚硬爪子。
动物学史
1776年,德国博物学家施雷贝尔(J,C,D Von Schreber)在好望角首次发现了该物种,定名为Viverra suricatta。施雷贝尔当时以为细尾獴是一种非洲灵猫,将其归类到了灵猫属(Viverra)。在1804年,德马雷(Anselme Gaëtan Desmarest)建立了细尾獴属(Suricata),并把这种生物命名为开普细尾獴(Suricata capensis)。1905年,托马斯(Oldfield Thomas)和施万(Harold Schwann)首次提出了该种正确学名应该为Suricata suricatta,并认为细尾獴位置分布限制在南非的迪尔方丹(Deelfontein)。1986年,梅斯特等人认为其位置分布在好望角区域。
形态特征
细尾獴是獴属中最小的物种之一。身体细长,四肢修长,从头到臀部长24.5厘米~29.0厘米,尾巴长19.0厘米~24.0厘米。体重0.62千克~0.97千克。被毛稀疏,毛色从黄褐色到淡灰褐色不等。皮毛柔软,大多很短,长约15毫米~20毫米。侧面的毛发可以达到30毫米~40毫米。
其头部通常是完全白色的,除了头顶的棕色或棕褐色皮毛,一直延伸到脖子和背部。鼻子、眼睛和耳朵周围是黑色,有深色眼斑。它的耳朵小且通常呈黑色新月形,鼻子可以是粉红色、棕色、黑色或多种颜色的组合。眼睛大且周围也有黑色的环。
解剖学特征表现为细尾獴有圆形的头盖,大眼眶,薄的颧弓,尖鼻子,没有矢状嵴。细尾獴的脸呈锥形,口吻短,头部宽阔。他们的齿式是3/3i、1/1c、3/3p、2/2m。
细尾獴背部呈棕褐色、棕色或灰色,带有白色区域,但具体颜色因个体而异。背部和侧面通常有棕色或短褐色条纹,形成斑驳的碎纹。腹部毛色浅且毛发稀疏。雌性细尾獴有3对乳头,4个趾,爪子坚硬。它的脚部狭窄,没有拇趾,脚趾紧密对齐。每只脚上有4个长而弯曲的坚硬爪子,前脚和后脚的爪子平均长度分别为15毫米和8毫米。
细尾獴毛色取决于纬度,与西部和西北部的种群相比,其分布范围南部的细尾獴颜色更深,北部毛色较浅。在已发现的3个亚种中,发现于南非的Suricata suricatta siricata,毛色多是棕色至橙色。发现于纳米比亚的Suricata suricatta majoriae的毛色发白,眼睛周围有条纹。细尾獴与其他獴科物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较大的爪子、细长的尾巴以及上、下颌各有三枚前臼齿。
栖息环境
细尾獴生活的栖息地,包括干旱或半干旱的开阔平原和河流附近的岩石缝隙。最常见于草原的平坦、开阔的栖息地,被灌木丛、草和稀疏的树木覆盖的地方。在南非,细尾獴常生活于的特定类型的草原栖息地如:卡鲁的灌木丛、卡拉哈里沙漠的荆棘灌木丛、博茨瓦纳的金合欢灌木丛、纳米比亚的高地牧场以及博茨瓦纳半沙漠稀树草原。都是年平均降雨量低于600毫米的地区。
其分布区域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主要栖息于热带地区的坚硬土壤地带。例如铁质土、灰化土,卡拉哈里沙漠沙质土也有分布。
分布范围
细尾獴集中分布于于非洲东北部附近的埃塞俄比亚地区。地理范围包括安哥拉的西南角,向东南延伸到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其分布区域南起南纬 21°,北至非洲大陆南部边缘。它们栖息在大西洋附近的西海岸,向东延伸到南非东北部的阿塞盖河。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细尾獴成群结队的生活,群体大小从2只到50只不等。晚上休息白天活动,昼出夜归,为昼行性动物。在洞穴中生活,为穴居动物,常与其他穴居物种共存。生存在温度较为恒定的地下洞穴中,可以自己建造洞穴,但也可以使用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的废弃洞穴。日常行为包括晒太阳、站岗警戒、追逐嬉戏、挖掘洞穴、标记领地以及觅食等。
饮食习惯
细尾獴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食肉、食虫为主,也吃其他节肢动物和一些小型脊椎动物。植物性的包括水果、农作物等。构成其主要食物的是千足虫和甲虫,还会以(鸟类或爬行动物的)蛋、小型爬行动物、蚂蚁、蟋蟀、白蚁、蜗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细尾獴很少喝水,是通过猎物获取水分。在干旱时期,也会通过咀嚼水果或其他植物材料来获取液体。
社会化行为
细尾獴群体通常由2到3个家庭单位组成,每个单位包含1到3名女性、最多4名男性及其各自的后代。细尾獴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构建的是母系社会,其内部统治者是雌性首领和雄性首领,雄性首领由雌性首领选出。社会地位较高的会有进食的优先权利,并且获得较多食物。占主导地位的雌性会在雄性和从属雌性之前获得食物。当群体变得太大时,雄性和年长的雌性可能会驱逐其他雌性,然后这些雌性将继续形成自己的群体。
该物种表现出丰富的合作行为。在洞穴里,成堆的个体挤在一起取暖和互相梳理毛发。轮流在灌木丛或白蚁丘上站岗,在危险接近的迹象时向群体发出信号。遇到对手时,细尾獴群体会联合起来保卫他们的领地。在抚养幼崽方面,抚养这些幼崽是所有群体成员共同的责任。从属雌性通常照顾首领雌性的后代。
哨兵行为
细尾獴通过一系列低沉的咕噜声相互交流。觅食时,主要在沙子挖洞寻找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不利于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捕食者。为了降低群体的捕食风险,细尾獴进化出了哨兵系统,用哨兵叫声来发出信息。通常会派1只观察环境,年长的下属雄性会充当哨兵站立警惕。用叫声系统来提醒同伴潜在的捕食者,会根据构成威胁的特定捕食者发出不同的叫声。觅食中的细尾獴会区分不同哨兵个体的平静叫声,并相应地调整其个人警惕行为。对放哨经验丰富的哨兵的平静叫声,表现出低警惕性,更信赖“老哨兵”。当受到威胁时,通常会发出咆哮声、吐口水或重复吼叫以威慑捕食者。使用尖锐的吠叫声来提醒同伴注意危险。当听到警报吠叫时,会回到各自的洞穴。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细尾獴全年可以发情繁殖,但主要在秋季、春季繁殖。野外繁殖季节集中在相对温暖的10月至6月,繁殖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量,一年中较潮湿的地区繁殖更多。发情期通常持续 10-15 天,在此期间,雌性细尾獴会频繁进行气味标记行为,使用气味来标记环境中的物体。没有特定的求偶方式,但会出现雄兽追逐雌兽的行为。在繁殖期内,易出现打斗行为,雌性首领会阻碍或攻击其他雌性怀孕和生育。
妊娠产仔
妊娠期在60天到80天之间。一般在分娩前20天左右,腹部明显变大,活动量减少,产前2天~3天乳头明显肿大。一般在晚上或清晨分娩。雌性首领每年最多可以产4窝,每窝3至7只幼崽。
杀婴现象
细尾獴群体中雌性首领有着优先生育权,可以生下多窝后代。雌性首领通常会在怀孕的最后三周将它的从属雌性赶出群体。雌性首领怀孕时,会杀死下属所生的幼崽,从而提高自己的幼崽可以获得的生殖优势。从属雌性也存在这种现象,对其他群体成员的生殖产生影响。怀孕的下属会杀死了雌性首领和从属雌性所生的幼崽。雌性首领也可能在繁殖期遭遇反抗,从而被取代。
育幼生长
细尾獴刚出生时体重25克至36克,眼睛和耳朵都闭着。它生长迅速,出生后5天内体重约为100克。幼崽在23天至30天后开始吃固体食物,并在49天至63天时完全断奶。幼崽在窝里待到3到4周进行集体护理后,才被允许探索周围环境。
细尾獴后代由所有群体成员共同抚养。雄性承担看守幼崽并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的侵害的任务。当雌性觅食以维持乳汁供应时,其他雌性会为幼崽提供固体食物。此外,当群体外出觅食时,会留一个或多个成年个体在洞穴照顾幼崽。细尾獴幼崽发育达到10个月成熟,11个月左右成年,在1岁左右达到性成熟。10个月后,细尾獴可能会走出群体所在的领域寻找繁殖机会,离开组建新群体或加入其他群体。它们也可能留在原来的群体中,逗留母兽领域长达三年。
亚种分化
在世界范围内,细尾獴这物种分为了3个亚种,具体亚种的信息及命名人如下: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15年,细尾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种群现状
细尾獴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种群分布相对集中,尚未达到濒危物种的评定标准,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价为无危。
主要威胁
该物种没有重大威胁。主要威胁来自降雨量变化和天敌捕食,在南非的Kgalagadi跨界公园,由于降雨量减少,密度从1994年4月的每平方千米存在1个个体下降到1995年5月的每平方千米存在0.32个体。
小规模的宠物贸易也对野生种群数量造成一定影响。
保护措施
细尾獴在南非分布相对广泛,存在于几个大型的保护区。包括南非伊丽莎白港的The Settlers Park自然保护区、KZN德班的New Germany自然保护区、The Thornybush Game Reserve(大克鲁格公园的一部分)和东伦敦的The Amalinda自然保护区。
种间关系
非竞争性共生
细尾獴为穴居生物,能与其他穴居物种共存,在食物和空间方面是非竞争性的。主要生物包括笔尾獴(Cynictis penicillata)、南非地松鼠(Xerus inauris)、白尾鼠(Mystromys albicaudatus)、高草原沙鼠(Gerbilliscus brantaii)、蹄兔(Procavia capensis)、南非灰猫鼬(Herpestes pulverulentus)。
共生或寄生
细尾獴是许多体外寄生虫和内寄生虫的宿主。最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是跳蚤,包括针鼹、隐翅爪蚤等。其他体外寄生虫包括蜱虫,如非洲蜱(Amblyomma hebraeum)、酸蜱(Ixodes pilosus)、棕色耳蜱(Rhipicephalus appendiculatus)。内寄生虫包括蠕虫物种Dipetalonema setariosum、线虫物种Toxocara suricattae 、绦虫Pseudandrya suricattae等
捕食
野外环境中,细尾獴幼崽常被捕食,包括眼镜蛇(Naja nivea)、草原鹰(Aquila rapax)、隼(Falco biarmicus)等捕食者。较大的捕食者,如狮子(Panthera leo)、斑点鬣狗(Crocuta crocuta)和黑背豺(Canis mesomelas)被认为是成年细尾獴的潜在捕食者。面对最危险和最常见的捕食者是豺狼、武鹰和草原鹰。
主要价值
细尾獴在控制蝴蝶和蛾类种群数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会对农作物和牧场造成损害的蝴蝶和飞蛾种群。由于细尾獴是群居且易于被驯服的,因此,常被用于有关双眼视觉的科学研究。
物种危害
细尾獴会在土层深厚的区域挖掘复杂的洞穴系统,洞穴之间相互连通。野外环境中,洞穴长度可以达到30米左右。大量的纵横交错的洞穴易导致土层变薄,洞穴易坍塌。在接近农业地区的生活的细尾獴,会对农业地区或牧场造成损害。
细尾獴是常见的蜱虫疾病的宿主,例如:非洲蜱叮咬热。此外,细尾獴还是狂犬病的载体。这些疾病可传染给人类和家畜,并可能导致疾病或死亡。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1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