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别名石头菜、狗牙瓣、豆瓣菜等,为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聚伞花序,花无梗,萼片披针形至长圆形,花瓣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果实为蓇葖果;种子卵形;花期5-7月,果期8月。
形态特征
垂盆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
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长10-25厘米。
叶
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8毫米,宽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
花
聚伞花序,有3-5分枝,花少,宽5-6厘米;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先端钝,基部无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稍长的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10,楔状四方形,长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长圆形,长5-6毫米,略叉开,有长花柱。
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蓇葖果;种子卵形,长0.5毫米。
分布范围
垂盆草分布在在朝鲜、日本等国家,在中国,福建、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垂盆草生长在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
生长习性
垂盆草抗旱性极强;其喜阳光充足,但能稍耐荫;其根系较细,扎根浅,大部分草根以网状交织分布在2cm的土壤种植层内;其最适生长温度15-18℃,年绿期可达10个月以上;其喜肥沃土壤,能耐贫瘠,耐盐碱;花期5-7月,果期8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垂盆草是须根系植物,在茎节处能够生长3~5个不定根,入土后长成须根,其生命力极强,茎干落地即可生根繁殖。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
一般在5月到9月初进行扦插,此时期的温度有利于垂盆草生长;当垂盆草的茎条生长充实后,在距离地面2-3cm处剪下长8cm以上的茎条,随后直接扦插于田间即可;扦插后,踩实并浇透水。
分株繁殖
在4-10月份进行分株繁殖,挖去生长健壮的母株,按照其自然纹理分成若干份,随后直接栽植于田间,栽植深度为埋住根部即可;栽植后,连续浇2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松土除草,入冬前浇好冻水。
切茎繁殖
将黄土和草炭土按一定比例拌匀作为垂盆草的育苗基质,平铺在无纺布上约1cm厚并压实;将垂盆草植株切成3-5cm的小段,均匀撒在基质上即可,压实后浇水。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栽培垂盆草的土壤不宜过于粘重,可选择土壤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并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移栽
采用切茎繁殖的垂盆草移栽时,先把无纺布撩起来,卷成卷,每卷约1.2m左右时用壁纸刀割断无纺布,两端用绳子系紧,搬运到栽培地中进行移栽。
田间管理
在垂盆草的生长期基本没有病虫害的发生,易成活,可粗放管理,不用修剪。因其极易生根,定植初期,根据天气浇透水1次即可,雨季及时排水,忌涝,在其生长期间宜小水勤灌,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少量氮磷钾肥,提高产量;高温季节适当覆盖遮荫网,避免阳光直射造成黄叶;在其完全覆盖地表前,及时除草。
病虫害防治
垂盆草抗病虫害能力强,病虫害发生较少;当土壤过湿时,垂盆草容易发生根腐病,及时排水,及时去除病株并用药剂进行防治;对于有蚜虫为害时,可用一定浓度的抗蚜威进行防治。
采收
当垂盆草的营养枝长到10-15cm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不可压伤枝条,影响其商品性,可以干品或鲜品上市。
近种区别
垂盆草在一些地区被农民视为可口的野菜,其与佛甲草的形态相似[2],它们的形体特征区别如下: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垂盆草的绿期长,叶绿如翡翠,金黄色花朵镶嵌其上,呈现出整齐壮观的效果,极具观赏价值,可布置在花坛、花境中,或成片栽植,或点缀岩石园,还搭配其他花卉用来布置吊篮。
生态价值
垂盆草对逆境的抗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山坡、岩石旁、滩涂地等恶劣环境中,是岩石地带的先锋植物;其植株低矮,具有根茎发达、匍匐枝蔓铺展快等优势,大面积种植能够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可用于石漠化治理,还具有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等作用。
食用价值
垂盆草富含亮氨酸和缬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锌、硒、铜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其茎、叶中的纤维含量少,口感脆嫩滑润,甘甜爽口,可做汤、炒食、凉拌、做馅等,风味鲜美。
药用价值
垂盆草性甘、淡、微酸、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痢疾、水火烫伤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