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蛛科
蜘蛛目下的一个科
狼蛛科(学名:Lycosidae)是蜘蛛目下的一个科。狼蛛具8眼,以4-2-2式排列成3列。前眼几乎等大,后中眼最大,为主眼。步足末端具3爪。雌蛛具有用纺器携带卵囊和腹部携幼等特殊行为而区别于其他科蜘蛛。狼蛛体长跨度较太,从体长1毫米左右的佐卡蛛(Zoica spp.)到体长超过30毫米的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体色多以暗灰色为主。
动物学史
命名
狼蛛科的英文名Wolf spiders。拉丁科名Lycosidae来源于拉丁词“Lyco-”,狼的意思。因其极善游猎,行动敏捷,捕食量大,性凶猛,故名狼蛛。其模式属的模式种为塔兰图拉狼蛛(Lycosa taraniula),但塔兰图拉(tarantula)后来被用来指代所有地下穴居、大型或特大型的罕见蜘蛛,特别是原蛛下目的捕鸟蛛,故有学者将“Tarantula”作为“捕鸟蛛科”的英文名称,但也有人将“Tarantula”翻译为“狼蛛”,混淆了捕鸟蛛与狼蛛,但实际上二者在分类地位和形态结构上均有很大差异。
分类
国外学者最早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狼蛛科的分类学研究,随后,狼蛛科的分类学迅速发展,国外学者总结了更为详细的分类系统。PETRUNKEVITCHE将狼蛛科确定为5个亚科。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分类阶元。LEHTINEN等凹于1979年建立新的狼蛛科亚科,即脉狼蛛亚科(Venoniinae)和佐卡蛛亚科(Zoicinae)狼蛛生殖器的形态和结构是其早期分类研究的重要依据,ZYUZINE根据各地雄蛛触肢器结构的差异建立了狼蛛科7亚科分类系统。FRAMENAU刚对澳大利亚狼蛛雄性触肢器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此提出建立1个新亚科Artoriinae,触肢器结构的细微差异成为分类学家划分属种、亚科的重要依据。近年来,SANKARAN等提出建立狼蛛科1个新属(Ouia gen.nov.)AZARKINA等口勺报道,古北区狼蛛科1个新属(Halocos agen.nov.)。以上研究为中国狼蛛科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中国早期因文献资料和技术不足等原因对蜘蛛的研究成果较少,狼蛛科的研究起步晚,20世纪70年代末,宋大祥等为中国狼蛛科的分类学研究拉开了序幕,颜亨梅等也为中国狼蛛科分类学研究作出了较大贡献。虞留明于1986年记述了中国狼蛛科蜘蛛12属112种,并认为采用传统3亚科分类系统水狼蛛属(Pirata)应归入马蛛亚科(Hippasinae)。何继满等何运用分支分析法研究中国11属狼蛛的18个特征认为,狼蛛亚科的潮狼蛛属、灌蛛属和熊蛛属应自成亚科,故新增潮浪蛛亚科((Hygrolycosinae)和熊蛛亚科(Arctosinae),并将狼蛛科划分为5亚科。尹长民等记述中国狼蛛科蜘蛛13属135种。SONG等跑报道了中国狼蛛科蜘蛛15属198种。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陆续报道狼蛛科的分布。胡金林记载了青藏高原狼蛛7属52种。潘菲等分别记述了分布于中国西双版纳的10属23种狼蛛和云南高黎贡山的10属62种狼蛛。
形态特征
狼蛛为三爪类游猎型蜘蛛,多数不结网,少数结简单漏斗型小网,有些属尚有“亚社会性”生活。体形大小差异较大,体长3~25毫米。眼8只,皆为昼眼,黑色,排列成3列(4-2-2),前列眼较小,或前曲或后曲或平直,后中眼与后侧眼相距甚远,分别为第二、第三眼列,后两列眼较大,后眼列宽于中眼列。螯肢后齿堤具2~3齿。步足粗壮,多刺,末端3爪,上爪有少数小齿,下爪无齿或仅1齿。肢体较长,能将躯体撑起,便于在凹凸不平的底物上疾走。足式; 4、1、2、3,各足转节前端腹缘有缺刻。腹部椭圆形。雄蛛触肢胫节无突起。
狼蛛的另一明显特征是母蛛将卵囊用蛛丝缠系在纺器下方,整个孵化期都携带着。初孵若蛛簇拥于母蛛腹部背面,若干时日后才散开,营独立生活。卵囊形状不一,球形或扁圆形,由上下两瓣组成。两瓣之间在相当于“赤道”部位有一缝合线。第一次蜕皮后的若蛛,在囊内蠢蠢欲动,母蛛将缝合线撕裂开,让若蛛逸出。
栖息环境
狼蛛科蜘蛛适应性强,能栖息于草丛、田边、石下、山林、海滨和沙漠等各种生态环境。多数狼蛛生活在地表面的杂草间、石块、落叶下,较潮湿的地带或近水体的地方,有的在沼泽地生活,水狼蛛在稻田中还可潜水捕食。有的狼蛛是营穴居生活的,如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成蛛洞穴深达50厘米。南欧有种舞蛛穴深约30厘米,洞口还有一圈围子,有些本是地表面生活的种类如獾蛛、熊蛛等,为了躲避干旱或严寒季节,也离地营穴。穴无盖,用落叶、杂草和土屑塞住穴口,以保持穴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少数狼蛛还可适应一些特定的生境,如高山的冻土带,北极无树木的辽阔平原,大草原,乃至密林、沙滩等。
生活习性
行为
狼蛛科蜘蛛大都不结网,为徘徊性蜘蛛,通常活动于地面、田埂边、沟边、稻田、旱地、果园。卵囊携附在母蛛腹部的纺器上,直到幼蛛孵出,孵出的幼蛛不立即分散,群集于母蛛腹部背面,约经3~7天,才离开母体营独立生活。
狼蛛科蜘蛛善走能跳,行动敏捷,能捕食多种昆虫,食量大,为稻田中优势种类。据嘉兴县工1975~1976年调查,狼蛛在早稻田占总蛛量10%左右,连作晚稻田1975年占17%,1976年占40%,数量仅次于八斑鞘腹蛛和微蛛科的几种。
习性多样,有穴居的山西狼蛛(Lycosa shansia)、王氏狼蛛(Lycosa wangi)等;有结大型漏斗状网的迅蛛属(Ocyale)、狼马蛛(Hippasa lycosina)等;有结小型漏斗状网的猴马蛛(Hippasa holmerae)等;有结超小型片状网的亚狼蛛属(Lysania);有结管状网的小水狼蛛属(Piratula);有极其善于游猎的豹蛛属(Pardosa);有特化适应沙漠生活的沙狼蛛属(Desertocosa);也有特化适应水边生活,可长时间潜入水中的熊蛛属(Arctosa和细纹舞蛛(Alopecosa cinnameopilosa)。
捕食
狼蛛科蜘蛛捕食量大、范围广,常以飞虱、叶蝉和稻螟等为食,且喜好捕食活猎物,特殊情况下也有个别种类取食死的猎物。多数狼蛛不以结网捕食,与其他蜘蛛一样利用螯牙注射毒液,麻痹猎物;雌性狼蛛寿命较长,可存活数年,而雄蛛寿命较短,很少超过1年。
狼蛛科蜘蛛的行为学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猎物密度、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均对狼蛛的捕食作用产生影响。拟环纹豹蛛的捕食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其能根据猎物密度的增长调整对猎物的捕食功能,符合‖型功能反应。天敌自身密度对捕食量的影响比猎物密度对捕食量的影响更大,且害虫间存在的交互效应也对狼蛛的捕食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谭昭君等研究发现,狼蛛的捕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处于黑暗条件下的狼蛛视觉敏感性增强,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弱光环境。温度对狼蛛捕食率的影响最大,26℃时狼蛛最活跃,捕食率最高。丁宇悶研究发现,拟环纹豹蛛体内存在多种内共生菌,且内共生菌与猎物体内的共生菌均能对其捕食量产生影响。
狼蛛科蜘蛛能对来自猎物的化学信号做出反应,并偏好于最近猎物的相关信号,该化学信号在天敌与猎物间的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天敌寻找猎物不仅需要依靠化学信息,还要凭借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的作用。拟环纹豹蛛的听觉、化学感受器、嗅觉在其寻觅和定位猎物时的作用,随着声源间距和猎物体液气味端距离的增加,其对气味以及声音的敏感程度均会下降,对猎物体液气味的反应比体表气味更为敏感。汪波等报道,在一定距离下,拟环纹豹蛛可以依靠听觉定位猎物,且雌蛛对猎物的振翅声音比雄蛛更敏感。狼蛛还拥有与其他蜘蛛一样的同类相食行为,该行为可能发生在交配期及其交配前后,且饥饿的狼蛛比饱腹的狼蛛捕食同类物种的比率更高,雌蛛选择吃掉雄蛛的时期是动态的,取决于雄性作为配偶和食物的相对价值。
分布范围
狼蛛科是蜘蛛目的第4大科。狼蛛科蜘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繁殖方式
狼蛛科蜘蛛的繁殖在其行为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王洪全等报道了拟水狼蛛的求偶交配和产卵育幼行为等生物学特性,初步描述了拟水狼蛛的求偶和交配过程,但并未提及雄蛛识别雌蛛的方式。陈军等研究发现,雌蛛蛛丝上具有被之前其他雄蛛占据过的化学信息,雄蛛利用触肢上的化学感受器感知该信息,可以识别其是否已交配,并判断该雌蛛的位置,当雌蛛与雄蛛相遇便表现出求偶行为。除化学信息外,影响狼蛛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因素很多。JIAO等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对星豹蛛求偶和交配行为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雄性星豹蛛的求偶潜伏期、求偶持续时间和交配持续时间逐渐下降。
严倩研究表明,拟环纹豹蛛求偶强度随日龄增大而增强,且求偶强度越高其交配成功率越高。在一个交配系统中,雌蛛与已连续交配精子可能耗尽的雄蛛交配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雄性交配史对随后交配成功的雌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求偶持续时间和求偶强度影响不大匚炯。独特的携幼行为是狼蛛区别于其他蜘蛛的重要特征,但携幼行为对简突水狼蛛幼蛛体重增长、发育历期及产卵率、死亡率、产卵袋数等无显著影响。吴启佳发现,星豹蛛雌蛛的配偶选择能提高其后代的遗传效果,且星豹蛛雌蛛能够准确识别幼蛛是否为自己的后代,通过携幼提高后代的适应度。狼蛛年龄和卵囊是否丢失对狼蛛母体行为和活动能力均有影响,狼蛛卵囊的存在不会限制母蛛的运动,其活动水平与从未交配过的雌蛛相似,但卵囊的丢失会改变母蛛的行为和活动能力,部分母蛛能重新找回并连接上丢失的卵囊。
求偶行为
当雌、雄蛛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即达到性成熟后,便开始了重要的繁殖活动一般来说,雄蛛的成熟时间旱于雌蛛,成熟的雄蛛在交配前,先将精液通过精网转移到触肢器中的贮精囊内,为交配活动作好准备。
雌、雄蛛要达到完成交配活动的目的,首先必须能够相遇,并分辨出是否为同种。由于雌蛛在繁殖活动中起的作用很大,不但负责提供卵细胞,还负责产卵、护卵、携幼等活动,所以对外界动物总是处于一种捕杀或逃避的状态。而雄蛛在繁殖活动中仅仅起着提供精细胞的作用交配活动的成功对雄蛛更为有利,因为雄蛛可以与多个雌蛛交配,成功的交配进行的越多,雄蛛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在整个种群的基因库中占的比例就越大当然,虽然成功的交配对雌蛛来讲获益并不像雄蛛获益那么大,而且还会带来产卵、护卵、携幼等一系列耗费能量和时间的活动,但不通过交配,雌蛛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便不能在种群基因库中繁衍传递。因此,雌蛛必须采取一种接收同种交配而捕杀或逃避异种捕杀的策略。在这种进化选择作用下,雌蛛在繁殖季节活动性降低,采取坐等的生殖策略,而雄蛛活动性提高,四处寻找雌蛛,并且进化出一套精巧的、变化多样的求偶仪式。有的蜘蛛的这种求偶仪式甚至可与那些绚丽多姿的雄性鸟类在求偶时的炫耀行为相媲美。
一般认为,狼蛛科属于蜘蛛中视觉较好的类群,雄蛛在四处寻找雌蛛的过程中,通过视觉便可发现雌蛛。但在自然界中,雌、雄个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距离远远超出了其视力范围,如果雄蛛仅仅利用视力随机寻找雌蛛,必然会浪费许多能量和时间,对其繁殖来讲是不利的。而且,雌蛛采取坐等的策略,仅靠雄蛛盲目地四处寻找,也不能保证被雄蛛发现:因此,雄蛛在寻找雌蛛的过程中一定还利用别的线索。
许多学者在对狼蛛科蜘蛛某些种类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雄蛛在寻找雌蛛的过程中借助于雌蛛产生的拖丝提供的信息来确定雌蛛的位置。研究发现,狼蛛科雌蛛产生的拖丝上古有性信息素,这种性信息素具有种的特异性。雄蛛通过触肢上的化学感受器感知这种性信息素,判断雌蛛是否为同种。同时,由于拖丝从附着盘发出时与进入附着盘时的结构有差异,导致对振动的阻尼不同,雄蛛可能通过触肢上的触觉感受器对这种振动传导差异的感知而判定雌蛛的位置方向。这样,雄蛛沿着同种雌蛛的拖丝而发现雌蛛的能力就使得其比那些在复杂环境中依靠随机相遇到雌蛛的雄蛛具有更大的繁殖成功率。同时,雌蛛的拖丝也能传递给雄蛛同种雌蛛存在的信息,这样便降低了雄蛛求偶行为的潜伏期,从而也有效地降低了发生同种相残的可能性从雌蛛一方看,拖丝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增大雌蛛目标的范围,也就能容易地被雄蛛发现,这对雌蛛达到成功繁殖的目的也是有利的。
当雄蛛与雌蛛相遇时,便表现出求偶行为。求偶行为可以仅仅通过同种雌蛛在雄蛛眼中产生的视觉信号便能被激发,也可以通过性信息紊对雄蛛产生的嗅觉信激发,或者被视觉信号和嗅觉信号共同作用来激发。雄蛛的求偶动作包括步足、触肢和腹部的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运动,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求偶舞蹈”。
求偶行为随种类不同而有差别,即使是形态结构十分相近的种之间也存在着细节上的不同。例如草带豹蛛(Pardosa amentata)是欧洲常见的一种豹蛛,雄蛛的触肢黑褐色,在求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发现一头雌蛛时,也许这头雌蛛在3、4厘米之外,雄蛛立即停下来,抬高身体,伸出2只触肢,一只斜向前上方举起呈45。,另一只斜向前下方举起呈45。,就像一个人在打旗语。保持着这种姿势,雄蛛抖动触肢和前足,有时还包括腹部。然后,雄蛛以一种急跳的方式向雌蛛靠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它的“旗语信号”,偶尔快速晃动一下前足。接着更换左右触肢的位置,一只向下,另一只向上。如果雌蛛不接收这种求偶活动,便会冲上前去,将雄蛛赶开。雄蛛会靠长长的步足逃脱雌蛛的捕杀。但几秒钟后,雄蛛又会出现在雌蛛面前,不论雌蛛多么不愿意接收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它的表演。当然,如果雌蛛处于一种愿意接收雄蛛的状态,雄蛛的表演便会达到目的,雌蛛会通过摆动前足来表明它愿意接收雄蛛。
在欧洲另有2种豹蛛——黑头豹(Pardosa nigriceps)和暗豹蛛在形态上与Pardosa amentata相近,特别是雄性触肢器结构十分相象,但它们的求偶仪式与上述完全不同。P,nigriceps雄蛛急速转动它那特别大的黑色触肢,就像在蹬自行车的人脚所做的运动,同时,交替地将第1步足中的一只举起并伸向雌蛛而P1ugubris雄蛛身体高抬,将第1对步足水平伸向两侧,然后突然快速垂直向上举起一只触肢,略停顿后,再举起另一只触肢,并保持一会儿这种姿势,最后轻轻上下摆动前足,同时放下触肢。在接触到雌蛛之前,雄蛛一直在重复上述步骤。
在狼蛛科蜘蛛中,也发现有一些种类的雄蛛在求偶过程中发声,而且发声的机理并不单单为一种。金黄豹蛛(Pardosa fulvipes)利用第4对步足基节和转节后侧面上的数根锯齿状毛与书肺盖上的角质化脊相摩擦发声;Lycosa属和裂蛛属(Schizocosa)中的许多种类雄蛛利用触肢胫节端部角质化的锉与跗节基部角质化的刮器摩擦发声;苔生豹蛛(Pardosa sphagnicola)、申氏豹蛛(Pardosa schenkeli)、莉舞蛛(Alopecosa aculeata)、尘舞蛛(Alopecosa pulveralenta)、红带潮狼蛛等利用腹部或触肢敲击地面发声。
这些狼蛛科蜘蛛发出的声音有的很大,可以被人耳感知。Kronestedt(I984)对Hygrolycosa rubrosciata的观察发现,当雄蛛搜寻隐藏的雌蛛对,用腹部敲击干树叶,发出的声音远在5m就能被人听见。在实验室观察,雄蛛发出的敲击声可以刺激愿意交配的雌蛛,雌蛛对此作出反应,摆动身体,敲击地面,发出不同于雄蛛发出的声音。在雄蛛靠近雌蛛之前,它们会以一种严格的顺序来交换这种声音信号。成熟雄蛛腹部腹面加厚并覆盖着特化的毛,这与其敲击行为相对应。
交配
当雌蛛通过雄蛛的求偶活动辨认出雄蛛为同种并接受交配时,雌蛛便通过摆动步足、触肢、身体,以及通过发声等手段向雄蛛表明同意交配,或者静止不动,不驱赶求偶的雄蛛,也表示愿意交配。此时,雄蛛便靠近雌蛛,进行交配。有的种类还用第1对步足轻拍雌蛛,以激发交配行为。Kronestedt(1986)发现楔形舞蛛(Alopecosa cuneata)的雌蛛要用螫肢抓住雄蛛第1步足膨大的胫节,并将其拉向自己,然后松开雄蛛,雄蛛才能与雌蛛交配。
狼蛛科蜘蛛交配采取的姿势为雄蛛爬到雌蛛背上,头朝向雌蛛尾蜡,用步足将雌蛛抱住。这种姿势对雄蛛来说危险性很小,在雄蛛松开雌蛛跑掉之前,它基本上控制着雌蛛。
当雄蛛爬上雌蛛背上进行交配时,雄蛛将头胸部挪到雌蛛身体的一侧,将一侧触肢伸到雌蛛外雌器处,来回摩擦,直到触肢器生殖球中突钩住外雌器垂兜,然后插入器在引导器、顶突等的辅助下,伸到交配口处,此时,生殖球血囊充血膨大,使生殖球突出于腔窝之外,插入器通过交配口进入外雌器,将生殖球贮精囊内贮存的精液送入外雌器交配管。然后插入器由外雌器中抽出。有的种类即换为另一侧触肢插入,左右触肢交替插入。有的种类则为一只触肢连续插入多次,再换为另一只触肢。在触肢插入的间隙,雄蛛常常将抽出的触肢放在螯肢间抽捋,估计是用口器分泌的液体润滑生殖球。
整个交配活动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只需要数分钟,长的可达几小时。触肢器生殖球插入次数也有多有少,有的仅有几次,有的达数百次。Rovner(1974)、Rovner & Wright(1975)等对舞裂蛛(Schizocosa saltatrix)和贪裂蛛(Schizocosa avida)的雄蛛在交配活动中触肢器的插入的研究表明,触肢器插入持续时间与插入次数呈线性正相关,疲劳是插入持续时间增大的主要原因,每一触肢具有相对独立的控制机制。当交配结束后,雄蛛一般迅即离开雌蛛,以免被雌蛛捕食雄蛛可与多头雌蛛交配。雌蛛在第1次交配后,通常拒绝其他求偶的雄蛛,但也有接受多次交配的。
产卵
交配后的雌蛛经过数天便开始产卵,卵产在卵囊中。狼蛛科蜘蛛雌蛛产卵的步骤大致相同,例如豹蛛属(Pardosa)雌蛛在产卵时,先将丝附着于周围物体上,形成一个“支架”,在这个支架上,雌蛛结一个与其体长差不多大的丝盘。在结丝盘的过程中还要用它的触肢探触丝盘的周缘,以检查丝盘的大小是否合适。织好的丝盘呈平面状或浅盘状,形成卵囊的基底,卵产在其上。真正产卵的时间只有数分钟,蜘蛛在丝盘上身体呈弓形,挤出一滴滴粘液,里面包含产的卵,粘液的粘性可以使产出的卵粒集成球形,不至于散开到丝盘的边缘。当雌蛛产完卵后,保持姿势不变,在丝盘上打转,分泌出一层丝来覆盖卵随着旋转,雌蛛腹部降低。这一步骤完成后,雌蛛将扁凸的雏形卵囊由支架上取下,抱在螯肢、触肢和第3对步足之间,将顶部与底部缝合起来,然后将其转动,加上一些丝,使得卵囊几乎成球形。此时,卵囊便算做成了。
雌蛛产卵的时间仅数分钟, 产卵时雌蛛身体呈弓状,以此挤出粘液及卵,粘液将产出的卵粒粘集成球,防止其散落至丝盘边缘。雌蛛产完卵后,通过在丝盘上转动分泌蛛丝来包裹卵。随后,雌蛛将卵袋从产褥上取下,环抱在鳌肢、触肢和步足之间,并将卵袋的顶与底部缝合,重新裹上蛛丝织成一个类似球形的卵袋。卵袋由2片丝膜结合而成,中央为缝合带。卵袋最初呈白色,随后颜色逐渐变加深,呈灰色。卵袋及卵的大小、数量随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狼蛛产卵越大,数量也多,卵袋也相对较大。
携幼
狼蛛科蜘蛛在繁殖行为方面的另一个独特性是母蛛具有背负幼蛛的行为孵出的幼蛛攀附聚集在母蛛腹部背面,由母蛛携带。数日之后,待幼蛛体内的卵黄消耗殆尽,幼蛛始离开母蛛,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在别的蜘蛛类群中是没有的。幼蛛在卵囊内先蜕一次皮,然后才出卵囊。幼蛛出卵囊前,母蛛常用螯爪沿缝合带处将卵囊撕开一个小孔,然后保持静止不动,后足靠在卵囊两侧,有时用足弹动卵囊,使幼蛛从卵囊中爬出来,沿着母蛛的附破爬上腹部从幼蛛开始爬出卵囊到全部爬至母体,约需数小时时间。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截至2018年,狼蛛科下蜘蛛共有21种被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其中3种为极危(CR)、6种濒危(EN)、3种易危(VU)。具体保护级别情况如下表:
种群现状
狼蛛科蜘蛛的分布范围较广,截至2023年,该科中的海湾狼蛛(Hogna nefasta)、天堂岛狼蛛(Lycosa elysae)等10种狼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余下种类的狼蛛科动物种群数量较为稳定。
濒危原因
人类稻田活动对狼蛛科动物栖息生境选择具有负面影响,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人类频繁的农事活动等均可能会对该科动物造成巨大灾害。如阿维菌素和丁草胺等化学农药对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研究表明,化学农药使用剂量即使处于指南推荐范围内,拟水狼蛛对猎物的攻击频率、捕食效率及其活跃时间也会显著降低。
保护措施
狼蛛科蜘蛛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保护区并定期监测,以及制定相关规定予以保护。在葡萄牙,马德拉自然公园(Parque Natural da Madeira)会定期监测大沙漠狼蛛的种群分布及数量规模变化的趋势,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可靠数据,还会对其主要栖息地环境进行维护。另外还尝试向其他合适的区域迁移大沙漠狼蛛种群,以防止其在原始栖息地遭遇灭绝的风险,也可以促进观光旅游业发展。而在圣赫勒拿岛,当地在2016年,将海湾狼蛛列入无脊椎保护动物策略(St Helena Invertebrate Conservation Strategy)中,明确该物种受到环保条例的保护。
主要价值
生态
狼蛛科蜘蛛是重要的捕食天敌之一,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狼蛛科蜘蛛多样性丰富度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活史和生态偏好,是生态系统中一类关键的捕食性天敌,其活动能力及适应性强,对城市变化反应快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类群。
科研
狼蛛科动物的毒液是生物分子的丰富来源,具有多种活性,包括调节或阻断离子通道、抗虫、抗癌、降压和抗菌活性等。该科动物毒液中有许多线性抗菌肽(AMP),对多种微生物具有广泛的活性,可以作为新型药物模型应用。英国 《自然》周刊表明从一些狼蛛科动物的毒液中分离出来一种狼蛛毒液肽能够通过阻断拉伸激活离子通道(SAC) 的途径防止心脏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8:5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