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别名羊桃藤、阳桃、羊桃等,是
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大型落叶
藤本植物。中华猕猴桃幼枝被毛,老时秃净或留有断损残毛,隔年枝完全秃净无毛;叶纸质,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至近圆形,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毛;聚伞花序,苞片小,花开放后,由白色变为淡黄色;浆果黄褐色,近球形、圆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种子纵径2.5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中华猕猴桃简称猕猴桃,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为中华猕猴桃得名之由。其在英国被称为“Chinese gooesberry”,即“中国鹅莓”或“中国鹅梨”;在新西兰被称为“Kiwifruit”或“Kiwi”,即“基维果”;在日本被称“猕猴梨”。
历史记载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华猕猴桃就被书载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一《诗经》中;在《尔雅》(公元前206-55年)中就有记载有关此食品的食用;唐代诗人岑参在诗中写道:“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这更加肯定了人工栽培中华猕猴桃至少在1200多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在其后的《本草拾遗》《开宝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国药提要》《日用本草》等文献均详细记载了其医疗效用和其它多种用途。
引种历史
中国是中华猕猴桃的故乡,而外国均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栽培的,1847年,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在中国收集了不少中华猕猴桃的标本;英国和美国先后于1900年和1904年从中国引种栽培;1904,新西兰在中国引种并培育出Abott、Bruno、Hayward等优良品种,并进行商业性生产,其果行销至世界各地;继新西兰之后,意大利也是生产中华猕猴桃大国,也是北半球主要生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新西兰。
形态特征
中华猕猴桃为大型落叶藤本。
茎
幼一枝或厚或薄地被有灰白色茸毛或褐色长硬毛或铁锈色硬毛状刺毛,老时秃净或留有断损残毛;花枝短的4-5厘米,长的15-20厘米,直径4-6毫米;隔年枝完全秃净无毛,直径5-8毫米,皮孔长圆形,比较显著或不甚显著;髓白色至淡褐色,片层状。
叶
叶纸质,倒阔卵形至倒卵形或阔卵形至近圆形,长6-17厘米,宽7-15厘米,顶端截平形并中间凹入或具突尖、急尖至短渐尖,基部钝圆形、截平形至浅心形,边缘具脉出的直伸的睫状小齿,腹面深绿色,无毛或中脉和侧脉上有少量软毛或散被短糙毛,背面苍绿色,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星状绒毛,侧脉5-8对,常在中部以上分歧成叉状,横脉比较发达,易见,网状小脉不易见;叶柄长3-6(-10)厘米,被灰白色茸毛或黄褐色长硬毛或铁锈色硬毛状刺毛。
花
聚伞花序1-3花,花序柄长7-15毫米,花柄长9-15毫米;苞片小,卵形或钻形,长约1毫米,均被灰白色丝状绒毛或黄褐色茸毛;花初放时白色,放后变淡黄色,有香气,直径1.8-3.5厘米;萼片3-7片,通常5片,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0毫米,两面密被压紧的黄褐色绒毛;花瓣5片,有时少至3-4片或多至6-7片,阔倒卵形,有短距,长10-20毫米,宽6-17毫米;雄蕊极多,花丝狭条形,长5-10毫米,花药黄色,长圆形,长1.5-2毫米,基部叉开或不叉开;子房球形,径约5毫米,密被金黄色的压紧交织绒毛或不压紧不交织的刷毛状糙毛,花柱狭条形。
果实和种子
浆果黄褐色,近球形、圆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6厘米,被茸毛、长硬毛或刺毛状长硬毛,成熟时秃净或不秃净,具小而多的淡褐色斑点;宿存萼片反折;种子纵径2.5毫米。
分布范围
中华猕猴桃原产于中国,后被引种到多个国家,在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均有栽培;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如河南、陕西、湖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生长环境
中华猕猴桃生长在海拔200-600米低山区的山林中,与乔木、灌木、草本等伴生;无霜期不少于220天,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mm,空气湿度75%以上。
生长习性
中华猕猴桃喜温暖湿润、背风向阳环境,耐寒性强,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C,当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时幼芽开始萌动,16℃以上时开始开花,22℃以上时开始结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中华猕猴桃喜光,但适合在半荫环境下生长,属半阴性果树;其根肉质,主根不发达,侧根及细根多而密,为浅根性植物,既不耐旱也不耐涝,适合中性至微酸性的砂质土,最适土壤pH值为5.5-6.5;喜肥;怕强风,大风会折断嫩枝,吹干叶片等。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中华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在其花期,风可将雄花上的花粉吹到雌花的柱头上完成授粉,较常见的是在花期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从而完成授粉。
人工繁殖
组织培养
中华猕猴桃的嫩茎,叶片等部位均能够用作组织培养育苗的外植体,外植体经过消毒处理后,用灭菌的手术刀切成大小适宜的小段后,接种到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出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再经过生根培养、炼苗等环节后,即可移栽至栽培地中。
播种繁殖
选择个头大、品质好的鲜果,经过后熟作用后,取出其中的种子置于室内阴干,播种前将种子与湿沙按1:3混匀放在花盆中,每周浇水1次,做催芽处理;南方一般在3月下旬播种,北方稍晚些,将带沙的种子均匀播种到栽培地中,薄覆细土,再盖上稻草即可。
嫁接繁殖
选择抗逆性高的植株作为砧木,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腋芽饱满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在春季萌芽前一个月嫁接,可采用单芽片腹接法、单芽枝腹接法等,嫁接时,砧木与接穗的接合面要对准并贴紧,结合部位用塑料薄膜绑紧,最后用湿土封埋即可。
扦插繁殖
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性状优良、芽眼饱满的半木质化1年生嫩枝上剪取长8-10cm的扦穗,每根扦穗需保留2-3节或1-2个腋芽,其下端斜切呈马蹄形以增加生根面积;扦插前,苗床面用高锰酸钾消毒,再用塑料薄膜密封3-5天,用生根粉水溶液浸泡扦穗基部4-6小时,晾干后便可扦插;扦插时,将扦穗下端2/3处斜插人土壤中即可,露出腋芽和叶片,压实扦穗四周并浇水。
栽培技术
选地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耕层较深的地块作为中华猕猴桃的栽培地。
搭架
中华猕猴桃为藤本植物,栽培时要搭好棚架,一般采用平顶大棚架,可采用水泥柱做支架,棚架高1.9m,棚架面上用钢丝时纵横交叉呈“井”字型,间距50mm,在中华猕猴桃抽蔓后,及时扶苗上架。
定植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一年生实生苗于11月定植;定植前,修剪苗木,除去伤根、细弱根、病虫枝等;定植时,理顺苗木的根系,放入定植穴内,回填表土并压实后,轻轻上提定植苗,保证其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定植后浇透水,覆盖稻草或薄膜,保水保温,提高成活率。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施用基肥,可使用发酵肥、腐熟的农家肥等有机肥,在次年5月依然可用于追肥;使用氨基酸、沼液、天然硫酸钾镁肥液等进行叶面喷施,为树体补充养分;同时,利用在行间种植白三叶、草木樨,禾本科绿草等草本植物或覆盖稻草(树盘)等方式,既可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分蒸发,又可培肥土壤。
中华猕猴桃在果实膨大期对水分最为敏感,果实成熟期亏缺水分对产量影响不大,可采用微喷灌、滴灌及应用保水剂等技术进行灌溉,不但可以节水,还可以改变果园小气候,有利于益虫、有益菌及根际微生物的活动,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
整形修剪
主要包括抹芽、绑蔓及摘心工作,在当年移栽嫁接苗的3-8月,及时抹芽,除去长势弱的枝条,根据中华猕猴桃生长情况留1-2条强健的枝蔓;当中华猕猴桃的幼树生长到30cm时,用木杆作为支柱进行绑蔓,使幼树能够直立生长;同时,在定植同年的6月进行摘心工作,保证猕猴桃能够保持一枝二蔓;此外,还要做好疏枝工作,当其新梢生长至15cm时,根据花序生长除去细弱枝及交叉枝。
疏花疏果
在中华猕猴桃开花较多时进行疏花操作,在侧花蕾分离后的14天内开始疏蕾,生长强壮的枝干留5-6个花蕾,中等结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留1-2个花蕾。
中华猕猴桃在栽植后的第二年便可结果,一般在落花后10-15天进行疏果,先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伤果和扁平果,选留发育良好、果梗粗壮、果形一致的幼果,再以每4-5片叶留1个果的原则,留中间果、疏边果;同一花序上留单果,疏除同树顶果和尾果;一般中长枝留3-4个果、短枝留1-2个果。
采收
一般情况下,中华猕猴桃在授粉后126-160天后,其果实基本成熟,在晴天无风的上午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避免碰伤,边采边分,用柔软材料垫在包装盒底部,防止碰伤果蒂,擦破果皮,随后包装入库。
病虫防治
病害
中华猕猴桃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立枯病等。
茎腐病主要危害幼小植株,发病时茎基皮层腐烂,直至整株枯死,可用一定浓度的波美度石硫合剂预防,发病后喷施一定浓度的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
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干和叶片,发病初期在根颈部形成不规则形水渍状小斑,后期加深变黑缢缩,直至发病植株萎蔫倒伏枯死,可用一定浓度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每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虫害
中华猕猴桃发生的虫害主要有苹小卷叶蛾、金龟子等。
苹小卷叶蛾的幼虫啃食叶片,其吐的丝会把几个叶片连在一起,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可用一定浓度的杀螟松乳油预防,在其为害后,可用一定浓度的杀虫菊酯乳油防治;还可天敌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
金龟子主要危害叶片和根部,根部被其取食后,幼苗叶片变黄、萎蔫死亡,在成虫发生期,可喷施一定浓度的辛硫磷乳剂防治,每隔8天喷1次,连喷2次。
主要变种
中华猕猴桃种下有三变种,即原变种中华猕猴桃、硬毛猕猴桃和刺毛猕猴桃,三者具体区别可见下表: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中华猕猴桃质地柔软、口感酸甜、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物质,素有“维C之冠”、“水果之王”、“果中珍品”的美称,被誉为“聪明果”、“仙果”;其鲜果可生吃,还可加工成果酱、果干、果汁、罐头等食品。
经济价值
中华猕猴桃叶片大而肥厚,含有蛋白质、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可作饲料;开花时香气浓郁,是优质的蜜源植物,花中含芳香油,是浸提芳香油较好的工业原料;其种子含油,属干性油,可食用;其藤蔓细长而又坚韧,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可用于制作宣纸。
中华猕猴桃还是山区退耕还林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优选经济植物,且产值高,被誉为“绿色金矿”。
观赏价值
中华猕猴桃的藤蔓缠绕盘曲,枝繁叶茂,花朵美丽,散发着香味,是良好的棚架植物,适合做花架、庭廊、护栏等的垂直绿化,多应用于公园、庭园小区中,有花廊装饰和遮荫的效果,极具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中华猕猴桃的果、根、藤及枝叶均可入药,其果药性为酸、甘、寒,具有清热、止渴、和胃、通淋的功效,主治烦热、消化不良、黄疸、石淋、痔疮等病症;其根药性为微甘、涩、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肝炎、痢疾、风湿痹痛、乳腺癌等病症;其藤药性为寒、味甘,具有和中开胃、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病症;其枝叶药性为凉、味微苦、涩,具有清热解毒、散淤、止血的功效,主治乳痈、风湿关节痛、烫伤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