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3日,市第十建筑公司铲车司机范广顺在挖掘作业中,发现一段圆形骨。次日,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到现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清理发掘,出土了猛犸象门齿化石残段。该化石长780毫米,横断面直径约135毫米。
猛犸象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其特征是体表披毛,耐寒冷,约在一万年前的全新世时期灭绝。在地质学中是确定第四纪晚更新世时期的典型古生
动物化石。
汪家峪发现的猛犸象门齿化石,出土地层为灰绿色淤泥质土,从岩性分析看,该地点当时应是沼泽地带,因此推断:猛犸象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溺水而死。由于出土地层没有发现人为和自然变动,所以分析该象的其他骨骼化石不会散落太远。从石化程度和岩性分析,该象化石距今约1~2万年。
汪家峪猛犸象门齿化石的发现,在辽宁省辽南地区实属罕见。它的发现对研究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及象类起源、演化和体质特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由于猛犸象是古人类狩猎的重要对象之一。因此,它对于研究、探索古人类活动足迹和分布情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