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獾(拉丁学名:Arctonyx collaris)是食肉目鼬科猪獾属哺乳动物,别名土猪子、沙獾等。猪獾体长65~104厘米,尾长19~29厘米,体重7~15千克;体型粗壮,头大颈粗,耳小眼小;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鼻垫与上唇之间裸露无毛;基部粗实,向尾尖逐渐变细;四肢粗健有力,掌垫裸出,趾垫5个,爪长而弯曲,前足爪较长,强硬而锐利,适于挖掘。
动物学史
进化史
猪獾原产于古北界和东方地区。在更新世中晚期,猪獾是中国和东南亚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中的常见物种。猪獾属的化石分布仅限于东亚和东南亚,包括中国大部分地区,印度次大陆东部和中南半岛,南至克拉地峡。苏门答腊山区的巽他陆架上有外围种群。
分类史
猪獾(Arctonyx collaris)以前被认为是猪獾属(Arctonyx)唯一的物种。但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猪獾属(Arctonyx)应该分为三个物种,即北方猪獾(Arctonyx albogularis)、猪獾(Arctonyx collaris)和苏门答腊猪獾(Arctonyx hoevenii)。
发现与命名
猪獾的拉丁学名Arctonyx collaris由F.G.Cuvier于1825年所命。
猪獾有多个别名,除土猪子、獾猪、沙獾等,猪獾在陕西被称为狟,在甘肃被称为串猪,在江苏被称为猪鼻獾,在四川被称为拱猪。
形态特征
形态
猪獾是较大的鼬科兽类,体长65~104厘米,尾长19~29厘米,体重7~15千克;体型粗壮,头大颈粗,耳小眼小;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鼻垫与上唇之间裸露无毛;基部粗实,向尾尖逐渐变细;四肢粗健有力,掌垫裸出,趾垫5个,爪长而弯曲,前足爪较长,强硬而锐利,适于挖掘。
被毛
猪獾毛被头部暗棕色以至体背淡棕色;头面部有3条白纹,中间1条由鼻垫向后沿额中央线延伸到颈部,此白纹之长短在个体间有差异,两颊的白纹经眼下达耳基部;耳背棕黑色,耳上缘白色;下颏及喉白色,形成白色喉斑;四肢黑褐色,腹部浅褐色;针毛粗硬坚挺,背部针毛长约43毫米,毛尖棕黑,基段污灰色,臀部针毛最长,约92毫米,分3色,尖端1/5为污白色,中段1/5棕黑,基段3/5污白色;尾毛较长,约86毫米,全白色。根据背臀部黑色或白色毛区所占比例不同,中国毛皮业习惯上将白毛区占优势者称为“白獾皮”,黑毛区占优势者则称为“黑獾皮”。
刚产出的幼体,背腹均为白色。
骨骼
猪獾头骨狭长形,但粗厚坚实。眶前孔大,“人”字脊随年龄增大而隆起;听泡宽扁,与翼状骨的钩状突相距较远。上颌门排列成马蹄形,外侧1 对门有长而扁的咀嚼面;裂齿三角形,其后内缘形成狭窄的脊状齿突。下颌第1臼齿为裂齿,下前尖低,后根座盆状,边缘具5个小齿突。
栖息环境
猪獾栖息于森林、灌丛、荒野等处,在平原、丘陵、高山、中山、低山地区均能发现其踪迹。猪獾的栖息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是森林灌丛类型,海拔约1500米~2000米,建群种如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等,在此类型中栖息的猪獾最多,营巢在石隙或天然石洞里;第二为高山草原类型,海拔约1600米~2400米,草层高度约30~40厘米,该类型中的猪獾多位于坡坝、丘陵阴面,其数量仅次于森林灌丛类型;第三是农田和荒地类型,海拔在1600米以下,主要位于沟谷旁、河漫滩附近,及林间空地,该类型中的猪獾洞置于浓密草丛之中,罕见洞口外露,多系土洞。
分布范围
猪獾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在世界上见于缅甸、泰国、不丹、尼泊尔、锡金等地;在中国广布青藏高原以东至辽宁以西南地区(主要是黄河流域以南)。
生活习性
觅食
猪獾为杂食性,动物性食物主要为蚯蚓、青蛙、蜥蜴、泥鳅、蝼蛄和鼠类,植物性食物则有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等。猪獾最喜食无脊椎动物,其次是植物果实种籽。猪獾基本上以动物为食,随着季节变化,夏季也取食植物浆果,秋季采食植物种子,对凋落的植物叶和种子主要在冬季和早春取食。猪獾找寻食物时常抬头以鼻嗅闻,或以鼻翻掘泥土,遇到食物便用前掌爪刨掘,刨掘速度很快,在猪獾活动经过之地均留下其拱扒寻找食物的地面痕迹。猪獾在洞外觅食时间的长短与食物丰富程度有关,当食源丰盛易获时,觅食时间较短,反之较长。
穴居
猪獾穴居,其洞穴比较简单,洞口1~2个,多挖在阳坡山势陡峭或茅草繁密的地方,一般洞深2~3米,最深可达7~8米。整个洞穴清洁干燥,卧处常铺以干草。猪獾活动时间与季节、天气阴睛和周围环境的安静程度密切相关,在夏季、晴天和远离村镇偏僻幽静之地,出洞较早,在阴雨天很少出洞活动,暴风雨过后活动最频繁,即便是白昼,也有出洞活动者。
攻击与防御
猪獾的天敌主要有豺、豹、黑熊、黄喉貂等。猪獾性凶猛,遇有侵犯时,常将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吼声,颇似猪叫,同时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作猛烈的回击,常咬伤进洞的猎狗并与其搏斗。猪獾很机警,出洞前在洞口窥视周围环境,无危险时方缓步前进;返洞时,行走比较缓慢,在洞口稍息,环顾四周,然后入洞。当猪獾遇到猎狗追赶时,逢陡崖便紧缩成团坠滚下去以逃脱危险。猪獾具有警示色,表示自身具有危险性,从而警示其他动物远离自己,在受到威胁时,还可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挖掘逃生。
其他习性
猪獾昼伏夜行,其昼夜活动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在拂晓前3~5点,第二次在傍晚19~21点,多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小群。猪獾能在水中游泳;爱清洁,大小便与睡觉的地方分开。猪獾具有冬眠的习性,但易惊醒,通常在10月下旬开始冬眠,在冬眠前,猪獾会往洞口拉草、树枝,为冬眠时堵封洞口准备材料。此外,猪獾在冬眠之前还会大量进食,使体内脂肪增加,入蛰后有时也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出洞口晒太阳,次年3月开始出洞活动。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刚出生的猪獾幼仔体重1千克左右,身长20厘米左右,双目紧闭,盲目哺乳,耳壳外露,四肢伸展,侧身躺卧,受到干扰,摇头摆臀。幼仔1个月后睁开眼睛,猪獾的哺乳期约3个月。猪獾幼体生长较快,到当年冬眠时可达7~8斤,此时已离开亲体,单独生活。猪獾约在2岁性成熟,寿命约10年,圈养的猪獾平均寿命为14岁。
猪獾视觉较差,嗅觉敏锐。猪獾的肛门两侧有臭腺,可作领域性标志,并且是雌雄联系的信息,臭腺平时较小,在繁殖期最大,臭味更浓。猪獾毛夏季短而稀疏,冬季长而浓厚。针毛更换时,首先在大腿和臀部脱落,然后在背、肩脚和颈部,随着旧针毛的脱落,新生针毛紧跟着出现。夏季,绒毛变得极度稀疏,颈部、肩胛部的绒毛先脱落,接着是背、臀和体侧。天气一变冷,猪獾则开始增加绒毛,其体位顺序恰好与脱毛相反。
繁殖方式
发情与交配
猪獾约在4~5月发情交配,雄性的发情期早于雌性,发情时雄獾非常凶猛,吼叫撕咬,食欲下降,活动时间延长。发情期过后,性情温顺,食欲正常,食量增强,活动时间正常。交配前,雌雄猪獾相互调情、亲昵、嬉戏、追逐,雄性对雌性主动追逐接近,强制性交配。处于发情盛期的雌性并不反抗或逃脱,也不躲避追逐,较为温顺。雄性接近雌性后,会突然叼住雌性的后颈部的皮毛,爬跨到雌性背部,前两肢抱住雌性的肋部,后肢连续抖动,交配时间大约3~5秒,交配受精后,雌雄兽各自分离,各自整理皮毛。猪獾交配一般在洞中进行。
怀孕与产仔
与其他鼬科动物相似,猪獾受精卵有滞育现象,即受精卵进入子宫角后,既不着床发育,又不死亡,而呈 游离状态的阶段。雌獾怀孕后,食欲较发情期正常,随着妊娠期延长,食量逐渐增加。猪獾每年繁殖一次,由于冬眠,猪獾的孕期较长,达245~260天,多于次年春季(约3、4月间)产仔,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海拔3450米的高山,其产仔期可延至6月底7月初。猪獾产仔的洞较阴暗,洞内有较多的草作铺垫,每胎产3~5只。
人工养殖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草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于猪獾等19种野生动物,《通知》规定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但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另外,《通知》还要求对于这19种野生动物林草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分类制定管理措施和养殖技术规范,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防疫检疫相关要求。
猪獾饲养时要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安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在饲料来源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实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要科学饲喂,做到“三定”,定时、定量和定水。对仔獾的饲养主要把好温度关、母乳关和分群关。猪獾抗病力较强,在管理上应做到预防为主,防疫结合。
近种区别
猪獾为猪獾属物种,在该属下还有两个物种,分别为北方猪獾(Arctonyx albogularis)和苏门答腊猪獾(Arctonyx hoevenii)。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猪獾于201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易危(VU)。
在中国,猪獾被列入国家林业局于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近危(NT)。
种群现状
根据IUCN网站资料显示,猪獾的种群呈下降趋势。2014年,猪獾在柬埔寨东北地区、湄公河以西的北部平原、泰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一些国家保护区是常见物种,在越南则很少被发现。在印度东北部,该属虽然广泛分布,但通常并不常见。在中国,南方的猪獾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
主要威胁
野生猪獾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人为捕猎、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等。
人为捕猎造成猪獾数量下降。野生猪獾经常偷吃农作物甚至偷吃农民播下的种子,如花生、玉米等。因此,猪獾常被人们认为是害兽而予以捕杀。此外,猪獾肉质鲜美、富有野味等也是被捕杀的原因之一。
野生猪獾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原始森林的砍伐或破坏,山林的承包到户,山区经济林(板粟、杜仲等)的开发等都造成野生猪獾生存的场所越来越小,因此其数量也就逐渐减少。
此外,印度卡其兰加国家公园的周期性洪水也减少了猪獾的数量。
保护措施
在缅甸、印度和泰国,猪獾由于生活在保护区内而间接受到保护。孟加拉国将猪獾列入2012年的《野生动物法》附录I中。猪獾在泰国和印度也受到法律的高度保护。在中国,猪獾于2023年12月13日入选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
猪獾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它的毛皮与狗獾皮在商品上通成为獾皮。猪獾皮可制裘、做褥垫,毛硬而富有弹性,是制刷和画笔的好材料。猪獾肉较鲜美。猪獾骨及油均可作药用,其骨可治风湿筋骨疼痛及皮肤湿热发痒,其油可除湿解毒。
猪獾的觅食行为,使它们在控制无脊椎动物种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此外,它们通过挖掘来给土壤通气,废弃的猪獾洞穴可以为其他小动物创造栖息地。但猪獾危害农作物,如玉米、花生、洋芋、红苕、豆类、瓜类等。
此外,猪獾容易饲养,为动物园常见展出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