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狮
地方传统狮舞
猫头狮又称客家狮,因獬、豸,狮头形状似猫,流传于客家人群中,是一种流传年代比较久远而且比较少见的地方传统狮舞。地方传统民俗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在宗族礼仪、神庙滩头祭祀、拜年贺寿时,在从化客家人聚居的村落水寨,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狮。
舞狮简介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地方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年初一、初二,猫头狮队大多围绕村头门楼舞狮,以驱邪镇妖,盼如意吉祥。猫头狮舞造型、舞步动作、鼓乐与一般狮舞不同,狮头造型较一般本地狮头小,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生气盎然。
从化猫头狮
舞动技巧
从化猫头狮主要流传于当地客家人群及其生活地区,因此又被称为客家狮,是与南狮并存的民俗节庆表演,自明末清初流传已有300多年历史。在城郊街北星社区,每逢过年节庆、开业庆典、新居落成,都有机会见到猫头狮欢乐助兴。
从化猫头狮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型和舞步动作与众不同,同时,伴奏的鼓乐节拍也十分独特。
头狮的个头体形比南狮要小,服装五光十色。狮头形状似猫,头上扎有一对小耳朵,额前嵌有小圆镜,在太阳映耀下如佛光照四方,又如古代武将的“护心镜”,双目突出如金鱼眼,扁圆形的大口凶而不怒,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造型既生机盎然,又憨态可掬。
猫头狮的舞蹈动作风趣幽默且细腻,共有四个完整的套路,即拜四面、狮子解洁(清洁身体)、寻青(即找食)和采红(即抢香包)。舞狮人踩着锣鼓节拍,时而疾驰跳腾,时而磨蹭徘徊,时而昂首直立,时而低眉顺眼。
传统狮队一般由24人组成,6人一组轮流上场,其中2人舞狮头,2人舞狮尾,1人扮演“大头佛”,1人扮演“小猴子”,全套可舞1个多小时。和一般醒狮表演有所不同,猫头狮舞均在平地上完成,没有梅花桩表演。
配合猫头狮舞蹈的打击乐器一般有鼓、锣、钹(镲),有固定的敲打音乐调式,节奏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起源传说
从化猫头狮的诞生与流传和北星社区的发展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了解,北星社区在2014年由村改社区,老一辈的村民原来居住在位于流溪河上游的玉溪村,因修建流溪河水库需要,20世纪50年代迁居至此。北星社区的大门楼上至今刻有一幅“新玉溪”的石匾,时刻提醒族人不要忘记故乡。
传说当时玉溪村里鼠患盛行,农作物被破坏,村民于是想到利用造型似猫的猫头狮驱除鼠患,祈求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猫头狮个头较小也是有缘由的。玉溪村是典型的客家村,临山傍水,到处都是又弯又窄的山路,比起大块头的南狮,小巧的猫头狮更方便在山路上通行。
据《从化猫头狮》一书记载,还有一种流传于从化客家人中的传说是猫头狮与西游记故事有关。相传古代有一对狮子横行天地,无恶不作,伤噬万类,令生灵涂炭。佛祖为普救苍生,便指派卷帘大将(即沙和尚)下凡降服恶狮。卷帘大将降服狮子渡其皈依佛门,途经东海时遭风浪,雄狮勇敢下海探路而被淹死,母狮胆小,涉水未深而被卷帘大将救起。多年后,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遭遇毒瘴,得悉雌狮能避险驱邪,遂率弟子前往,使尽各种招数,引狮子出来消灾避邪。从化猫头狮只有雌狮而无雄狮。
和平猫头狮
公元1444年的兴宁肖德茂来到南坝村学东片定居,同时也将客家特色龙、狮制作技艺带到南坝,代代相传至今。
和平县猫头狮既异于北狮,也不同于南狮,形猫似狮,狮头正额写有一个金光闪闪的“王”字,狮面牙尖,鼻高,眼大,眉显,整个狮头上绘有七彩龙、凤、梅、兰、竹、菊、八仙的法器及海浪、浮云,使狮头在威武、和善、凝练、生机,彰显客家人在不断的迁徙中积极应对自然挑战豪情。
和平县猫头狮曾参加2006年6月广东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实物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和平“猫头狮”多销售至江西“三南”(定南、全南、龙南)地区以及广东河源、梅州、惠州等客家地区。粤、赣两地的客家人,认为舞狮有吉祥喜庆、如意发财的寓意,舞狮是当地节日的民间习俗之一。
舞狮表演过程贯穿故事情节,配有民间武术表演。舞狮队员舞狮要有强壮的身体,故要通过练武壮身。舞狮有舞双狮和舞单狮,一头狮子由舞狮子头和舞狮子尾二个人一起共同完成系列舞狮动作过程的叫舞双狮。一头狮子由舞狮子头一个人完成系列舞狮动作过程的叫舞单狮。舞单狮还有飞越桌子的高难动作,飞越桌子台数越多说明武功越高强。舞狮表演不管是舞双狮还是舞单狮,有白面沙生、红面沙生(又叫驼背沙)、小猴等角色配衬,还配有打拳、棍、刀、矛头、叉等民间武术表演,和平县客家地区的武术派系主要有彭寨镇安坳九子堂的林家传统武术等等。
文化遗产
2011年7月7日,从化猫头狮入选《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传统舞蹈。
2022年4月29日,猫头狮(龙川猫头狮)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Ⅶ-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14 08:55
目录
概述
舞狮简介
从化猫头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