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通背八手连拳
中国传统武术拳法
白猿通背八手连拳一百多年前自山东传入北京牛街地区,以其良好的技击效果深为历代拳家所喜爱,并久盛不衰。牛街人多称此拳为“行拳”,此拳法独特实用,技击实战强。白猿通背八手连拳是白猿通背拳的中级套路,包含了白猿通背拳的主要技法,同时展示了沉长冷脆的劲力风格。
由来
自石鸿胜先生传拳于牛街回族马晓合先生以来,经历数代人不懈努力,继承、发展,形成了现在牛街白猿通背拳的较完整体系。白猿通背八手连拳劲力“沉长冷脆”,技法神出鬼没,历代享誉武林,是与少林、形意、太极、八卦齐名的华夏名拳。
拳术名称
白猿通背八手连拳
加强锻炼有强身体
基本介绍
通背拳也叫通臂拳,以猿背或猿臂取势而得名,俗称“通背猿猴”。这种拳法只取猿猴之势而不取猿猴之形,与猴拳还有很大区别。
通背拳流传极广,流派也很多,著名者有白猿通背,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背,四式通背等门派。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牛街白猿通背。
白猿通背拳
牛街是北京宣武区的一条街道,很多回民居住在这里。一百多年前,牛街的回民兄弟就开始习练白猿通背,并且秘不外传。如此递延三代,涌现出马晓合,张少三,王玉昆,王永凤,王启成等著名拳师。如今我们见到的张贵增,已是牛街白猿通背拳的第四代传人。
白猿通背拳以其独特的伸臂和打击动作而显名于武林,其伸臂动作要求力由背发,两背灵通,将上身之力贯注于臂力之间,击打动作则讲究放长击远,抡臂成圆,高态快下,闪展穿插。整套拳法挟功用巧,交错攻击。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处处体现着劲力脆放风格。
白猿通背拳极重视基本功训练,一招一式都从打桩击袋开始。先求功硬而后求艺通。打桩时右拳左掌,前后进取,拳掌变幻,肩背协调,其中活腕拆拳,力点准确;打袋则采用拍,摔,劈,剁的动作来练就手臂劲力,磨练出种种工夫。中国武林那句行话:“练拳先练功,功到自然成”,用于白猿通背,可谓十分准确。
打袋击袋之后,再练喂招,“喂招”指二人对练。通背拳谱有言:“要想会通背,还得二人喂”。便指通背拳的实战训练。通背喂招有护手,代手,断手,手臂磕砸碰撞以及穿甲喂招等习练方式,以硬碰硬,拳拳到肉,技击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那种二人缠身,一招制敌的动作,更让行家感叹叫决。
白猿通背拳共有二十四式,其中包括四大名山,八手连拳,十二连炮等变手。式中步型步法,多以小开门四六虚步为主,注重手眼身步之协调腿法要求抬腿不过膝,尤重七寸低腿,实战时用暗发腿法配合明发之手臂,上击下晃,明暗有序。
牛街白猿通背的独门绝技是将摔跤法揉入打法之间,以摔带打,以打带摔,明打暗摔。据说,牛街拳师练功厚,出手甚重,常常误伤他人,为了保护对手,牛街后代便以摔代打,既制服对方又不让对方受太多伤害,充分体现出一种武德风尚。
牛街白猿通背派还研制了一些独门兵器,其中有欺离棒,杆子鞭,戥壳皮,天罡刀,断门枪。这些兵器展现了牛街门派在武术技击方面的进取意识,欺离棒之短袖生风,杆子鞭之八面照应,戥壳皮之随机应变,天罡刀之弓马闪错,均可谓精妙横生,尤其是那双以称盒代兵刃的戥壳皮,飞舞之间,风影随行,一定会给人留下深深印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9 13:46
目录
概述
由来
拳术名称
基本介绍
白猿通背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