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串饰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良诸文化的玉串饰最有特色,由多种形状的玉饰组成,组合复杂,制作精美,为国内罕见珍品。
文物欣赏
玉串饰由十二颗玉管和一半圆形玉坠组成。玉管白色,有茶褐色斑,粗细丰差不多。玉坠白色,正面微弧凸,背面平整,两上角钻孔,与玉管串挂,组成项饰。玉坠正面用浅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雕琢一神徽图像。神人头戴羽冠,仅有上肢,双手隐没,下肢省略,与兽面纹复合。1986年浙江余杭墓葬出土。面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尺寸:玉管长2.7─3厘米、玉坠高4.2厘米、直径1─1.1厘米
体征
玉串饰是以管、珠为主体贯穿而成的饰物。玉管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传统玉器。良渚文化串饰中管的数量很多,通常以十余件或数十件贯联成串。每件玉管的截面大致呈圆形,其制作过程:先将玉料切割成棒状长条,并磋磨成近圆形柱体,然后用线切割法分割,最后逐段对钻成孔。同串中相邻的玉管往往能够并合对接。珠的数量较少,可分为直孔和燧孔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