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潭书院 位于湖南
宁乡。原名玉山书院。明
嘉靖二年(1523)知县胡明善建于玉山。
书院地址
书院历史
明
嘉靖二年(1523)知县胡明善建于玉山。“朔望进诸生讲明经义,课生童诵习”。聘周子采为山长。嗣后知县王纲、汪大壮等相继捐膏火田,兴学不断,“沚莪菁菁,蜚声前后”。
清顺治四年(1647)毁于兵火。
乾隆十九年(1754)邑绅邓竹林等捐资重建于东门
沩水边。有讲堂、定性堂、文昌阁、崇道祠、奎星楼、仓廒及正谊、明道、主敬、存诚、进德、居业6斋。辟凤翮流丹、藓花淳玉、化龙跃浪、天乌昂霄、绝顶擎云、灵峰铺翠六景。清复放田229.5亩,以供经费。山长
周增瑞“日与诸生讲明性大要”。
乾隆二十二年山长刘绍濂首刊《玉山书院志》,二十五年山长
王文清辑补之。王还定学规、读书、读经、读史诸法及勉学立等劝诸生。
乾隆三十二年改名“玉潭”,并新修《玉潭书院志》10卷。额定每年招生50-60名,每月课文3次,每月晨起、早读、讲书、晚读皆以击梆为节。
周曾作《条约》,以倡经古之学。
道光二十九年(1849)设推广正课20名。咸、同间毁于兵、水之灾,旋皆兴复。同治六年(1867)拔推广正课10名给云山书院,始定生监正附课各5名,童生正附课各30名。
据民国版《宁乡县志》记载,历任玉潭书院院长为:王忻(即王恩,乾隆三十五年、嘉庆三年主讲)、邓廷松、宋宾逢、杨世执、杨业万、张思炯(嘉庆某年)、黄道恩、刘开诚(前后主讲八年)、周锡瑜(嘉庆十七年)、戴铭(道光某年)贺晙上(道光七年)、周志勋(道光八年)、胡光瓒(道光十五年)、程惠吉(道光某年)、周汇万(道光二十二年)、潘县春(道光某年)、马维藩(道光二十九年)、童翚(咸丰某年)、黄翊勋(咸丰八年)、刘克道(咸丰某年)、范本梓(同治三年至五年、八年)、童镇(咸丰某年)、周瑞松(同治十一年、光绪二年)、程椿寿(同治十二年)、傅俨(同治某年)、袁镜清(同治某年)、文德基(光绪元年)、黄元极(光绪五年)、梅鉴源(光绪六年)、周恩荫(光绪七年)、刘先孝(光绪八年)、边维翰(光绪十年、二十七年)、曾酬瑾(光绪十二年)、成克襄(光绪十三、十四年)、童光斗(光绪十五、十六年、二十六年)、张铣(光绪十七年)、廖树蘅(光绪十八、十九年)、黄培英(光绪二十年)、胡泽湘(光绪二十一年)、李鼎基(光绪二十二、二十三年)、周榥荣(光绪二十四、二十五年)、廖润鸿(光绪二十七年)、李翰昌(光绪二十八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1912年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历史名人
宁乡名人六十一:一门三进士、祖孙三翰林
——童翚童秀春与玉潭书院
一、童翚:张之洞之师,玉潭书院山长,(1794.420--1864.4.18)号云奎,派名道晖,宁乡龙凤山(现属夏铎铺镇)人,童秀春之父。清嘉庆己卯年举人,道光十三(1833)年癸己科三甲进士,历任贵州定番州知州、毕节县令、黔西知州等职。同治间为玉潭书院山长。著有《企石山房诗存》十六卷。童博学厚问,曾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老师,冯天瑜的《张之洞评传》中曾经提及:“张之洞早年所师从者,如韩超、丁诵孙、童云逵、洪次庚、吕文节等……”。
二、晚清大才子 龙凤山小翰林 童秀春(1813--1868)宁乡龙凤山(现属夏铎铺镇)人,号圭农。童翚长子,嘉庆己卯可举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充国史馆协修、广东候补道保肇罗兵备道员加盐运使、授通义大夫。总纂修同治《宁乡县志》。生子童光斗、光泽、光湖等。童博学多才,同年同学皆有作为。丁未这一科(1847)状元是张之万,有名的同学有郭嵩焘,沈葆桢,李鸿章等。童秀春次子童光泽字子承,同治壬戍恩科举人,曾任刑部候补主事、山西司行走、浙江候补知府
三、童锡焘
童锡焘是童光湖子、童秀春孙,童翚曾孙。清朝光绪30年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冬世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