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岐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六必举行盛大游神活动,祭祀玉皇三太子。据当地渔民世代传说,至少明代以来,黄岐湾较早迁来的胡姓家族,其先人一日在海面生产,偶得一木制
人头像,头带黑色纱帽,刻像如生,遂带回家中。当夜梦见一贵胄模样的公子,自称“吾乃玉皇三太子,因触犯天条被天帝腰斩三段,脚丢闽安、身置闽南、头投贵地,尔等如能尊吾敬吾,塑吾头像游境内各社,必佑尔等人财两旺”。
胡氏先人素敬神祇,遂按梦中所见,用竹制其头像,装扮一新,用黄伞遮盖,择族中耆宿捧着头像、香案,由12人护卫抬着游境内各社,配以高照灯、锣鼓、锁呐等,热闹非常。是年胡氏家族果然添丁发财。自此每年必操办游神活动,俗称游“胡头”,后亦叫游海神。信仰的人渐多。到清雍正末年,各姓渔民倡言神乃共尊同游,非胡姓独有,因争执停游两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朝廷钦差到台湾巡视,遇风停泊黄岐湾,夜闻锣鼓喧天,登视不见动静,因奇之。翌日造访渔民,乃知游神佳期,以为神祇显灵,因准许正月各姓共同游神6天。此后,游神活动逐渐扩展至苔菉、北茭及马祖岛等地,活动规模亦随之扩大,且日渐隆重。每到农历正月初四五即开始制作头像,正月十一晨安置于妈祖庙中,经“开眼”仪式后,于当晚抬出游街,鼓乐前导,焰火鞭炮齐放,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正月十五晚达到顶峰。直至十七早神像火化“升天”,游神活动才告结束。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时停时游。1979年后游神重趋活跃,年年不断,有时亦与马祖列岛居民共游。